潛艇後邊有一個螺旋槳,如果艇身左右各加裝一個,速度和靈活性都會更好嗎?

小豬184376854

目前的潛艇大部分採用單螺旋槳推進,但是,對於部分大型的核潛艇也有采用雙槳推進的設計。個人認為,採用雙槳推進的核潛艇並非是出於提高速度和靈活性的目的,而主要是由於核動力系統整體設計技術的侷限性,不得不採用的一種折中手段。

首先,對於常規動力潛艇,目前在役的潛艇基本都是採用單槳推進,比較典型的包括德國214級、俄羅斯基洛級以及中國的039級等。對於排水量相對較小的常規潛艇,目前的常規動力系統已非常成熟(主要是柴油機,或者柴油機+AIP),單槳推進最大可以使得潛艇水下速度超過20節的水平,足夠滿足其任務需求。

韓國(受德國許可)生產的214級潛艇

俄羅斯基洛級潛艇

中國039級改進型潛艇

對於核潛艇,目前的主流方案也是採用單槳推進設計,或者說新一代的核潛艇(包括攻擊性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都是採用單槳設計,包括英國的機敏級核潛艇、俄羅斯北德文斯克級核潛艇以及美國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等。

英國機敏級核潛艇

俄羅斯亞森級核潛艇

美國弗吉尼亞級核潛艇

但是,也有才有雙槳設計的大型核潛艇,最有明確的兩個代表都來自俄羅斯(確切的說是前蘇聯設計的):颱風級核潛艇和奧斯卡級和潛艇。這兩款核潛艇動力系統都才有雙堆、雙槳的設計。根本的原因是需要攜帶塊頭很大的武器(分別裝載P-39型潛射洲際導彈和SS-N-19導彈巡航導彈),艇體也隨之需要增大,為保持一定的速度要求,單堆單槳無法滿足動力需求的情況下只能採用雙堆雙槳的設計。

颱風級核潛艇

奧斯卡級核潛艇


意外沉沒的“庫爾斯克號”為奧斯卡II級

“颱風”與“奧斯卡”的直觀對比

單純從技術要求來講,雙槳驅動存在一定的劣勢,包括動力結構複雜、發生故障概率高;兩套驅動、變速機構增大了噪音源;核動力設施維護難度、工作量增大等等。雙槳推進在特殊情況下是可以提高機動性,但是相對於帶來的其他影響,則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目前提高潛艇機動性和靈活性,主要是通過艇體工藝設計、多樣化的控制方式等方面進行,而且,潛艇的最大優勢是其隱蔽性,相對目前的反潛武器的速度來講,提升機動性也不是那麼有效,進一步提高靜音性能、探測性能從而增強隱蔽性應是關注的重點。


威吶解析

潛艇如狙擊手一般,是一個潛伏者。潛艇的作用是隱蔽偷襲,所以如果兩邊加上螺旋槳,噪聲水的波動被發現的幾率都大大增加,每一種武器都有其專有的特點,如果只追求速度那和快艇有和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