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沒有他們,可能沒有人能登上珠峰

新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 有一張照片因為記錄了1953年5月29日人類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而聞名世界。在這張照片上,尼泊爾嚮導丹增·諾爾蓋站在峰頂手舉一塊冰。

倘若沒有他們,可能沒有人能登上珠峰

1953年5月29日上午11時30分,丹增·諾爾蓋引導和陪伴新西蘭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克服千難萬險,從珠穆朗瑪南坡攜手登上頂峰,完成了人類登上地球之巔的夢想,完成人類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首登。丹增·諾爾蓋,夏爾巴人,尼泊爾探險家。

倘若沒有他們,可能沒有人能登上珠峰

夏爾巴人藏語意為“來自東方的人”,散居在喜馬拉雅山兩側,主要在尼泊爾,少數散居於中國、印度和不丹,語言為夏爾巴語,使用藏文,中國西藏境內僅有約數千人溝。他們深居深山老林,過去幾乎與世隔絕,後來因為給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各國登山隊當嚮導或背夫而聞名於世。可以說,是珠穆朗瑪峰讓世界認識了夏爾巴人。也可以說倘若沒有夏爾巴人,沒有人能登上珠峰。

倘若沒有他們,可能沒有人能登上珠峰

這一點也不誇張。在尼泊爾,幾乎每一支攀登珠峰的登山隊都有夏爾巴人嚮導,幾乎每一個夏爾巴家庭,都有家人因登山而罹難。夏爾巴人有如此高的登山天賦嗎?其實是不是,只因為對於人均月收入只有幾百元人民幣的尼泊爾來講,一個夏爾巴人背夫用六天時間背運70公斤的設備從海拔2800米的地方到海拔5300米的營地,他獲得的是相當於別人一個月兩倍的酬勞。

倘若沒有他們,可能沒有人能登上珠峰

19世紀中葉,隨著登山運動的興起,西方登山家開始把攀登的目標轉向亞洲的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但他們在這裡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攀登技術,而是後勤保障。很快,他們幸運地發現有一群夏爾巴人,擁有特別好的高海拔行動能力。從此,夏爾巴人加入到登山運動中了。

倘若沒有他們,可能沒有人能登上珠峰

相對於諸多外來的登山者而言,昆布冰川顯然是登頂珠峰路上的天塹,如何才能讓天塹變通途,只有夏爾巴人。每年攀登珠峰旺季時,最大的登山隊就以“盟主”的身份召集各國隊伍,出錢、出物,請夏爾巴人先行上山修“路”。夏爾巴人在沒有任何裝備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架設全長達7000米至8000米的安全繩。

倘若沒有他們,可能沒有人能登上珠峰

也許過不了多久,一個又一個登頂珠峰的喜訊,將從這裡傳遍世界。可誰會去關心,在那些登山英雄背後用生命默默為他們做著墊腳基石的夏爾巴人!

倘若沒有他們,可能沒有人能登上珠峰

騰訊報道過一篇關於尼泊爾地震後的夏爾巴人,並以此作為結束語:為什麼要登頂珠峰,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回答。而對於生長於斯的夏爾巴人來說,答案只有一個:這是他們無從選擇的生存之戰。只要山在那裡,夏爾巴人也還依然將在這條產業鏈的上下游活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