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区块链未来三年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

每到季末,各公司的财务人员就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进行对账,而且如果发现错误的话,还要去查账,甚至需要打印表格、盖章后邮寄,对方收到后再与系统数据进行比对。

无论是对账,还是核验真伪,整个业务流程会消耗很多人力物力,成本较高。如果把这些交易放在区块链上,就能化繁为简,通过多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自然而然的信用积累把这些成本降下去。

日前,工信部信息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这是国内第一份官方发布的区块链产业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用区块链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不仅可以降成本提效率,还可以实现“信任传递”或“信任外溢”。由于上链信息不可篡改,在交易双方共同验证一笔交易之后,也可以让第三方信任这个信息,进而实现数据的资产化。

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就提出,区块链技术需要与实体经济产业结合,通过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中介环节,减少交易对账、记录等等辅助性工作,为实体经济降成本,才能充分发挥区块链的价值。

于佳宁认为,区块链在和实体经济结合的初步阶段,就是要去致力于解决这些小问题。但如果能给所有的公司解决一些小的问题,对产业来说,就是解决了大的问题。

现在业内有观点认为,区块链的前途应该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上。“区块链最大的价值点一定是体现在实体经济,而非虚拟经济。”上海AIII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人工智能标准组成员、国际智能区块链研究会副会长朱兆颖对第一财经表示,国家很早就提出要脱虚向实,其核心就是不能纯金融而金融,所有的金融一定是在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再做这个事情。

“区块链一定是真正地要跟实体经济结合,比如跟工业领域、安防领域的结合,实现如何将现有的数据,通过区块链的方式更好地服务社会,提高效率,给不同行业带来价值。”朱兆颖说。

《白皮书》在谈到区块链产业发展趋势时提出,区块链未来三年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首先,区块链技术本身的特性与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场景的范围,区块链更多是传递一些高附加值数据的本身,而不只是传递一些价值比较低的数据。在广泛应用中,区块链作为一个新技术,无论是从企业层面,还是政府政策支持层面,一定会需要一个大的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