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時期的美術是怎樣的?

宋怡婷

太平天國運動,作為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對文化藝術方面也是相當重視的,他們反對描繪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以及仙佛鬼怪的人物畫,他們很重視民間美術的宣傳,目前現存的太平天國的美術作品,以壁畫為多,在宜興和南京等地都有這一時期的壁畫的保存。在清朝末期時壁畫雖然已經衰落了,但是因為得到了要求文藝的農民政權的重視,也得到了一些新的發展。太平天國美術方便的變化比較多的富有裝飾意味遊戲慶吉祥的圖案,比較有名的代表作是《鶴壽圖》、《荷花雙鷺圖》等等。虞蟾、徐崇光都是當時比較有名的畫家,他們都屬於民間的職業畫家,虞蟾在太平天國建都後多次參加了山水壁畫的繪畫以及管理宋元書畫的作用,在晚年的時候筆墨之風頗為豪邁。陳崇光是虞蟾的弟子,他在二十一歲時也和虞蟾一樣管理宋元古畫,後來有做了洪福祥的弟子,他擅長山水花卉人物等等,並且寫有《一謳吟館》這一著作,再後來黃賓虹也曾向他學,說他的作品“極合古法,沉雄深厚”,吳昌碩也認為他的“筆古法嚴”。中國古代稱繪畫叫丹青或者叫水墨,只有在近代的時候西洋畫大量傳入,才有了特定的對中國傳統繪畫叫做“中國畫”,用來區別中外繪畫。在時代的發展上,近代的中國畫居然說到了壓制和排斥,但是它廣泛地吸收外來的藝術影響,並且按照自身規律不斷的發展。


藝滴設計

安徽績溪小村子裡有太平天國壁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