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到底是什麼意思?

譚孝生

不同的境界層次會對“格物”有不同的經驗理解甚至超驗體會。

我們一般的理解,“物”僅指物質,但儒道經典裡的“物”,也包括精神。甚至在論及生命現象時,“物”就不指物質了,它特指與物質有交互關係的精神世界裡的一切物化現象,包括物質在精神世界的投影(我們對物質的直接印象)、殘影(記憶)、扭曲異化(我們那些奇怪的理解和對記憶的加工、對未來的想象等等),以及這些作用的各種擾動、混合。

整個生命現象裡,我們每個人的精神領域裡,除了與物質有交集擾動的這部分精神以外,還有一個理想的“地方”,或者說是一個理想的“東西”,它與現實世界的物質沒有任何關係,是獨立存在於“物”外的,這個“東西”,一般被稱為“主”,也叫“心王”,或者單用一個“心”字或“王”字,禪宗有時也把這個叫“我”,都是一回事情。

但是,這個東西很難說,它介於存在和不存在之間,無體而有用,也不是什麼秘密,古今中外各色經典都在講這個東西。

我們對於生命現象的認知,到了“心王”這個層面,再往“裡”,就沒有意義了,除非根本就沒到。而對於“心王”的認知,並不是非要天天掛在嘴邊才叫明瞭,實際上“心王”本身都是似有非有的,當我們盡於“物”的時候,對面便是心王,當我們坐入心王時,所見皆物,所以,在極致處,“一陰一陽之謂道”,任何人都是,居陰則遍行於陽,居陽則遍行於陰的。

“格物”二字,沒有明講“心王”,是因為,唯有居於“心王之所”,才能“格盡其物”,非“格盡其物”,不足以坐入“心王之所”。

具體到“格物”的“格”字,是各安其位、各適其職。也就是把我們腦子裡的“物”,和現實世界的外物,要一一對應,而且真實不虛,外邊是什麼樣,裡邊也是什麼樣,這樣就不會自己馬扁自己,真正到這一步,也就自然能坐入心王之境,就能“致知”。


n是名n

格,有天格,地格,人格。起名上有講究這些天地人格的。對於人,有人格,品格。天與地有格與品格嗎?品格與人格又是什麼呢?品德,品行。綜合天格,地格,人格之格有道的意思。人在生存之中秉道而行,天是有道的,天道。世界有宇宙,天體中物體運動有運行規律。地也有道,人間萬物順時而生,順時而亡。人間也有道,正道。人間正道是滄桑。

但人怎樣行道呢?李白蜀道之難不只山高路險難行,也有人間世道艱難勝於蜀道難攀行。人生於物質之中,存於大自然的萬物之中。人在人群中生存,人常見人。人心難見。在遇到事情在個人經歷中體察世情不易。因此把心寄情于山水,梅蘭出菊,月鶴松雪。把內心秉行的道,通過對物的使用與寄情上,表達人內心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人要遵道,就要循道。認識物以明心,為己所用。就要研究物。因此人類發明漢字,搞發明創造,觀察事物屬性,物體規律,世界運行規律。通過對自然之物觀察與改進中,學習有益的,人物共通之理。增智養性,提高人的認識與德性。在生活在社會中更好遵道。

識道行道。人人之道不同。見詩識人,文如其人,大抵不差。內心秉正之人有魯迅甩筆為刀,內心充滿生活情,文中多日常。脫俗之人多高潔,陶淵明。灑脫的如李白的詩。愛民的如杜甫的文。把個人的情感,追求的人生走向,秉行的人之道在對物的體察中表達出來。格物致人,通過自己言物抒情向他人表達己心之志。格物,於觀察物理上表現自己的人格操守。


圃香

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的意思。格物致知,通過研究事物,獲取知識。通俗的講,格物致知就是研究與學習的過程。

在古代,格物致知就是一個人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的基礎學習過程。

怎麼這樣講?我們來看:

儒家經典“大學”裡面,一個人的發展,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致知,為第一個階段,即完成基礎的學習階段,也就是說,一個人考取功名之前的修學業階段。學習內容為史地經典,以及諸子百家,五經四書等等。

誠意,正心,為第二個過程。這個過程注重自己的修身養性。培養自己的忠、孝、誠、敬、正、和之心。

一般而言,每個人的前兩個階段是並行發展的,這兩個階段也可以稱之為一個人“從文”的階段。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正是修身養性的過程。因為知識當中包含這些東西。

古人入仕從政的兩個途徑是,一個是科舉入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就是這樣子的。另一個是習武入仕,成為武將,跟隨皇帝南征北戰,最後封爵封侯。

齊家,是第四個階段。也就是說,在家中的孝和悌的階段。孝為孝敬父母,悌為尊重兄長,友愛四鄰。

治國、平天下,為最高階段。當封爵封侯之後,就有治理一城一國一個地區的能力,也有護佑天下的施展餘地,治國安邦。


上述,是一個人在儒家思想統帥下的成長過程。格物致知,那是一個人成長的基礎。就是完成基礎學習的過程。

至於說王陽明,對格物的理解已經是後來的事兒了。孔孟之道是儒家正統思想,王陽明是儒家思想的繼承,但是雜入了更多的唯心論,唯心主義思想,不能說儒家思想的正統。


高考元學力嶽峰

“格物”一詞的本意是深刻研究某一物或事物,而後從中有所得,總結出的規律可以形而上,也可以形而下。

王陽明格物,以竹子為研究對象,在竹林中與竹對話,格竹七日累到吐血,但始終不得要領,直到後來龍場悟道,把平生所學全部用在了現實的實踐中,從而得出了陽明心學的精髓——“心外無物”,


對外境事物的判斷,都來自自己的內心,如何可以透過事物的表象,解讀出內在的本質,王陽明提出了“致良知”,由格物而致知,只有良知才是鑰匙,否則智巧就容易走向了歧途。

牛頓“格”蘋果而知“萬有引力定律”,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具有全息性,透過千變萬化的外表外形,內在的規律只有一個,老子把它稱為“道”,萬物都是由道而生出來。

《黃帝陰符經》中說:“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也是再說人體小宇宙與外界大宇宙之間的相互關係,兩者相互融通相互影響。

說到根本是心念與外界客觀事物的關係,一群人的集約性意識,會集聚形成一股合力,“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集體的意識是合於天道的善良,那麼此地也會海晏河清,多平安吉祥。

乾隆曾經訓誡官吏:有的人到哪兒上任哪有災害,可見是人出了問題。


佛家的空性智慧談到,五蘊皆空,三千大千世界皆由心念所化現,一念一世界。

格物便是當下所遇的一切事物皆是最好的遇見,或許在啟發,或許再告知,什麼樣的人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事兒,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決定什麼樣的遇見。


漢字在人間

格物是一個動賓短語,“格"是一個動詞,可以理解為觀察、瞭解、研究,“物"是動詞"格"渉及的對象,指生活環境中的客觀事物。

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具有無窮無盡的智慧,有待我們去發現、學習、運用。"格物"強調的就是向自然學習,向生活學習,向實踐學習。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學問,都不能完全沉迷於書本不能自拔,而要到生活中去尋求啟發和靈感,就是古人說的“道法自然"。

"格物"只是手段和過程,其目的是“求知"。


老韓閒聊

要明白「格物」是什麼意思?首先要明白《大學》是一本什麼書?而要明白《大學》是本什麼書,又必須明白孔子到底是幹什麼的?

從根本上來說,孔子學問的核心是教人「心智系統轉換」,孔子就是一個教人「心智系統轉換」的教練。

我們非常熟悉的儒學經典《大學》則是一本非常完整的,關於「心智系統轉換」的教科書。從「心智系統轉換」的原理、方法、細節、過程都面面俱到……

《中庸》用今天的教科書分類來看,就是一本「心智系統轉換」的教輔書,主要是孔子對於在「心智系統轉換」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的講解。

《論語》則是孔子對弟子學習「心智系統轉換」的點評以及弟子的學習心得。

因此,我們要真正認識「格物」的意思,先要把這些大關係先理請了,然後在這種大關係中,來認識「格物」的真正含義。

「格物」其實是「心智系統轉換」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三大心智系統調整技術之一,這三大心智系統調整技術就是:「格物」、「誠意」、「正心」,請看下圖:

大家可以 仔細看一下上圖,這張圖就是《大學》內含的結構圖。

從《大學》的角度來看,「格物」是「誠意」的基礎,那麼,這個「格物」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回過頭來看一下,人的兩套心智系統。

我們平時所用的是第一套心智系統,這套心智系統的特點是,依據已有的經驗、觀念、知識、偏見、預期來看到事物。

換個角度來說,在第一套心智系統中,所謂的「物」,並不是「物」的本身,而是存在於人意識中的經驗、觀念、知識、偏見、預期。

所以,一個想要從第一套心智系統轉換到第二套心智系統,首先,就必須拋開自己的經驗、觀念、知識、偏見、預期,這就是「格物」的意思。

「格」字本身就有破除、打破的意思。

請關注心智玩家: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還原中華源頭文化、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心智玩家

先說答案。

格物,就是將“物”的本質正確標識出來的意思。

換句現在的話就是:正確的認識世界。

格物,不僅僅是認識事物現在的樣子,更要認識到事物從何而來,因何而生,如何成長,又為何消亡。

出處

格物一詞,語出《禮記·大學》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木、夊、口組成。

木,本也;

夊,腳掌反象;

口,洞口;

格,有返本之意。

如何才能正確的認識世界,那就是要返回到世界的源頭,去完整認識萬事萬物無窮造化的根源,認識他們的生、長、成、亡。

認識世界

世界是如何而來的?

《道德經》代表的華夏道易思想認為是這樣的。

道生,德畜,物生,形成,現象。

我們可以體察到的事物,感知到的變化,就出現了。

任何事物,任何變化,都根源於“道”。

因此,認識世界的前提條件,就是掌握道易的思想。

形而上的道易思想,在伏羲時代,演化出象數的思維,河圖洛書,便是對天道運行的符號標識,這是最初的格物

到了黃帝的時代,文字發明了,華夏人用象形文字這樣的自然語言去擬合自然的生活,這是人文時代的格物。

所謂的格物,並不是隨便拉個框架,找個抽屜、格子,把事物往裡一塞,就萬事大吉。

而是要觀天之道,格物以自然。

還原事物本來的樣子。

為何格物

以道格物,可以得正知,得正知而可以達誠意,達誠意而可以正心,正心者可以以道修身,以道修身者可以以道齊家,以道齊家者可以以道治國,以道治國者可以以道平天下。

格竹子?

不為也。

以上


平凡2850

理解格物,就必須理解致知,還必須做到誠意正心,如果我們能夠做到誠意正心,心無旁騖,我們就可能體會到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就會進入無知無慾的境界,就會體會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就理解了格物就是本來無一物。


煮茶聞書香

格,甲骨文,表示行軍作戰。有的金文,表示用木械進犯、攻擊。——《象形字典》。在這篇文章的語境中,把它解釋為“介入”更合適。格,引申為:規則、標準、規限物、方框、線框等。

人可以對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接觸到的、學習到的事物進行認知,也可以利用工具、儀器對事物進行認知,人可以進行直接的認知行為,也可以進行間接的認知行為。

人可以認知的事物,都是和自己發生聯繫的事物,這種聯繫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和人沒有聯繫的事物,對任何人的世界不產生任何影響,人無法去認知。這就是人認知的侷限。

以上種種人的認知方式,其實都是與事物建立聯繫,與事物產生相互的影響,也可以說是人與事物的相介入。所以,介入是人認知的根本途徑,沒有對事物的介入,就沒有人的認知。

人通過對事物的介入,發現了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限界,發現了事物的性質,變化規律,從而產生了對事物的認定標準、應對規則,以及在不同事物之間進行區別、分類、共性的歸納等等一些認知。

格物,就是對物進行介入,去發現物區別於其它物的限界,發現了物的性質,變化規律,進而在不同物之間進行區別、分類、共性的歸納。事體現的是物的相互影響及變化過程,所以,格物裡面也包含了對事的認知過程。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科學研究手段對物的介入,其實是改變了物的原本情狀,所以,格物的結果,未必就是得到了物的原本情狀,而是物與人相介入後,相互影響、變化的情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事物的真相,已經超脫了人的認知限界。通過格物,我們得到的是我們可以真知的物的情狀和可以實現我們的目的的道路、規律、本源、依憑(道),而這對於生命來說,也就夠用了。

格物,是與物的相介入、相互影響,所以,格物的結果不僅僅是得到了認知,還有自身實實在在的改變。

“物格”是有效的格物過程和格物的結果。格物的結果,前面已經論述清楚。有效的格物過程,是指符合道的格物過程,也就是能夠實現,或者是實現了格物目的的格物過程。比如科學實驗與科學研究,成功的叫“物格”,不成功的不叫 “物格”。


儒學求義

回答“格物”問題的朋友很多,但是有些回答的是有問題的,我還看到有些朋友用禪宗,道家來解釋,更是錯誤。有些人說格物是出自王陽明,哪有那麼晚?!我來簡單說說吧。

“格物”一詞最早出自《禮記·大學》,也就是後來說的“四書”裡的那個《大學》。《大學》全文不長,但是提出了儒家的“三綱八條目”,所謂“三綱”(不是父為子綱那個哦!)即:明明德,新(親)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面四條,大家都熟悉吧!


實際上,這八條目是儒家向士人提出的由低到高,由自我到外放,有個體到社會的要求。正心,誠意說的是個人品質,格物,說的是對外界的認識,屬於方法論。致知是格物之後的結果。從字面上說,格物,就是把物放置在相應的位置,也就是說,儒家“格物”的意思是要求正確認識事物,這個物包括客觀世界,世界的性質與規律,社會,社會規律等,從而形成“知”。


很多人一說“格物”就想到王陽明,他在《傳習錄》裡討論“格物致知”的問題,並不是他發明創造了什麼,而是為了反對朱熹。王陽明很多思想來自明代很主流的理學思想,而理學正宗就是南宋朱熹。但是他又有很多認同陸九淵心學的地方,所以,在分析具體問題的時候,又常常反對朱熹。(順便說一句,心學不是王陽明最先提出,起碼陸九淵比他早。)王陽明對《大學》頗有心得,並以此為武器,批判朱熹。

“格物致知”等問題絕不可從禪宗入手,首先時代不一樣,《大學》之文約成於戰國,禪宗是啥時候的事情?晚的多。再有,宋明理學雖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佛家影響,所謂三家合流是也,但是宋儒的反佛情緒是有目共睹的。拿佛家解釋儒家,大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