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期间,你的朋友圈就是公司的”

“上班期间,你的朋友圈就是公司的”

文 / 西门君

图 / 网络

1.

每个月的中旬,我都有屏蔽筱雅的冲动。

因为她在那两天实在是太烦人了,朋友圈又是晒团建又是晒公司业绩,这就罢了,关键一刷连着就是五六条。

有一次我在饭桌上调侃筱雅:“你们公司很有爱啊,每个月的中旬都会组织团建,看你玩的可开心啦!”

“那些只是表象罢了。”她白了我一眼。

“什么意思?”

“KTV里听同事鬼哭狼嚎简直遭罪,玩狼人杀又不敢刀领导,聚餐时候大家聊着聊着又扯回工作了,开心个毛线。”

我挠挠头,尴尬地一笑。

“那我就奇怪了,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发那些看似愉悦的朋友圈呢?”

“哎,还不是因为领导说了一句,‘今天大家玩的很开心吧!可以发几条朋友圈,让他们看见我们公司的凝聚力!’

然后,几个同事都带头发了朋友圈......你说,我敢不发吗?”她轻叹了一声,“何况,吃人家嘴短啊。

筱雅的一番话,让我想起自己的职场经历。

2.

那是前年的事了,我误打误撞进入一家新媒体创业公司担任运营。

说实话,一开始我挺不适应的,毕竟我朋友圈的调性和公司不太搭,发出来特突兀。

同组的前辈看出了我的顾虑,开导我道:哥们,别把这事想的太严重了,文章本来就是你写的,不想让身边的人看见吗?再说了,别忘了咱还有KPI的考核呢~”

我点点头,便欣然照做了。

挨过了几个月后,领导突然找我谈话:

“那就开呗。”我当时心想,“这种问题问我干嘛?最后还不是您拍板。”

“上班期间,你的朋友圈就是公司的”

结果到了下午,我才知道领导给我挖了一个什么坑。

我:????

这下可好,我一天得转发两条公司的朋友圈。那段时间朋友们还以为我误入了传销组织。

不过后来我“机智”地设了分组,一切就顺利解决......并没有。

当时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我回顶了一句:“朋友圈是每个人的私人空间,公司无权干涉。”

万万没想到,领导回了一句堪称经典的话:“上班期间,你的朋友圈就是公司的!”

我噎然无语。鞠了一躬,出门,递交辞职报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上班期间,我们的朋友圈就是公司的吗?

看起来合情合理,毕竟在上班的时间段,自己的所作所为应该对公司负责,这是作为员工最基本的义务。

然而别忘了,在作为一个员工之前,我们首先是一个享有各种基本权利的普通人。

我就把话放这了,一切打着“公司利益”旗帜干涉员工言论自由的公司条款,都是耍流氓。

“上班期间,你的朋友圈就是公司的”

3.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diss我一句:

员工和公司是利益共同体,转发公司的文章是彰显公司的价值,这是双赢好么!

对不起,我是不是让你们有什么误会?

我从没有质疑过“员工该不该高调宣传公司”的合理性,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是员工认同公司的体现。

我反对的,是公司各种明示暗示甚至“威胁”员工的言论自由。

作为领导甚至CEO,你当然“有权”去命令员工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这是你的权利,但是不代表你的每一个指令,都是服众的。

是的,从结果论上来说,“员工只要经常吹捧公司,乐意不乐意没什么差别。”问题是,如果你的员工自身都有抵触情绪了,外人又怎么可能感受到你们公司真真切切的美好呢?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其实第二次拜访无果的时候,刘备也差点听从张飞动了“把诸葛亮绑回去”的念头,幸好他三思而后行,这才有后面了诸葛亮阔谈隆中对的故事。

用强权威逼员工,这不算本身。用魅力去折服员工,这才是领导的艺术。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下达了命令,员工转发朋友圈,不过是忌惮你。

而如果你不提,员工却主动去转发朋友圈,那才是因为崇尚公司价值啊!

最后再说两句。

作为员工,请保持你不卑不亢的姿态,你是来打工的,不是来当家佣的。捍卫自己的言论自由,比赚到十万元更重要。

拒绝成为“两面派”。别刚吐槽完事逼的公司,转身又去转发捧公司臭脚的文章。

一个虚伪的员工,没有资格吐槽公司的油腻。

“上班期间,你的朋友圈就是公司的”

ABOUT ME

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

目前正在就读浙大传播学在职研究生。

著电子书《我的才华不是拿来取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