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順門事件,幾百名大臣受刑,他們犯了什麼罪

在明代有一個左順門事件,在正德帝死後,沒有子嗣人繼承皇權,最後只能由正德帝的堂弟朱厚熜來繼承皇位。但是沒有想到明世宗剛一即位,就讓他的親生父母追加封號,但是朝中很多人為了維護禮儀,不破壞祖制,一起上諫。不過朱厚熜非常孝順,不想過繼給正德帝的父親,想要給自己的父母一個好的封號,就一怒之下,把在京文武官員上下接本之地的群臣給抓捕,並且株連很多的大臣。這個事件就是左順門事件。

左順門事件,幾百名大臣受刑,他們犯了什麼罪

這一場事件持續了很多年,大家從表面看不過是名分之爭,卻反映出了朱厚熜與內閣大臣的深層爭鬥。明世宗從小酷愛學習,非常重視禮節,通讀了《孝經》、《大學》。在他父親去世以後,他就管理他父親的封地,直到正德帝明武宗去世以後,朱厚熜就依據《皇明祖訓》的規定繼承了皇位,但是需要過繼明孝宗為子,這個讓明世祖朱厚熜不能接受,一直沒有妥協。直到正德十六年,明世宗突然命群臣商議自己父母的稱號,這時候大禮之爭就正式拉開。

左順門事件,幾百名大臣受刑,他們犯了什麼罪

當時朝堂上面分為兩派,一個是以張璁為主的議禮派,一個是以內閣大臣為主的護禮派。在明世祖朱厚熜登基初期,支持他的大臣非常少,而作為少數支持他的大臣之一的張璁非常得朱厚熜喜歡。不過當時內閣大臣認為張璁只是為了討明世祖的好感,拍皇上的馬屁,所以他們上書彈劾張璁以及他的同黨,明世祖卻沒有處理他,而是讓他來朝廷之上給內閣大臣論禮。這個當然受到各位反對派的阻撓了,不過朱厚璁依舊堅持自己的看法。

左順門事件,幾百名大臣受刑,他們犯了什麼罪

在這場事件中,大臣與大臣之間的博弈,大臣和皇帝之間的博弈,表面看似是簡單,實際上暗流湧動。等到了1522年,皇帝下旨,興獻帝為興獻皇帝,興獻太后稱作興國皇太后。這件事情一出,大臣們又開始反對,說興獻帝不可以加皇號,最後提出這個要求的大臣辭去了禮部尚書的職位。這件事情最後引發了反對皇帝過度推崇親生父親的哭門事件。當時哭門的人是一支龐大的隊伍,一共達到了200多人,集體跪在左順門,哭聲震天,明世宗知道之後,令錦衣衛把翰林學士等人抓了。當時左順門還出現了混亂,明世宗非常生氣,把大部分官員都抓入獄中,左順門的門前是血跡斑斑,這次大家也是看出來了明世宗下定的想法是不可以被逆轉的。

左順門事件,幾百名大臣受刑,他們犯了什麼罪

左順門事件大臣們都受到了重罰,受刑杖達到了180多人,張原在當時就被打死了,楊慎成為了貧民,還有被派往邊疆的。最終在1524年,定了大禮,孝宗稱為皇伯考,昭聖太后稱作皇伯母,穆獻皇帝為"皇考",章聖太后為"聖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