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現在,金融市場相對繁榮,把所有的資產投資到單一工具或市場,資產無法穩定的保值和增值。如何才能維持資產價值相對穩定性,是我們一直在研究的問題,國際上也有多種的資產配置方式。但根據自身情況的不同,如果使用標準化的方式可能並不那麼合適,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怎麼自己設置合理的資產配置方案。

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如何自設資產配置方案

未來存在極大的不可確定性,如何應對這種不可確定性,使我們資產保值或者增值。小馬認為,就是將資產進行合理的配置,考慮到整體市場的風險和輪動,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我們的資產。

國際上比較通用的資產配置模型就是標普家庭資產配置,這種模型最大的好處就是將資產配置定量標準化。但是這種標準化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很多人收入不高,可能在基本生活開銷上就消耗了大部分資金,如果按照標準化配置,這些人基本就要餓死。國人講究審時度勢,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配置,因此完全按照這種配置方式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需求者,所以為大家介紹一下資產配置的幾大特性,大家通過這些特性來自設資產配置方案。

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主要需要考慮幾個方面,風險性、流動性、保障性和收益性。下面我們逐一分析一下這些特性,便於大家進行配置。

風險性,簡單來說就是整體配置模型的投資風險,每種投資工具的投資風險是不同,通常會建議大家按照風險權重來配置,就是風險越大配資比例越低。

收益性,與風險性相對應的就是收益性,風險越大收益越大。如果僅考慮風險性,很難達到資產保值增值的目的。這裡個人不建議,僅配置低風險工具,普通投資者建議配置部分中風險工具,比如股票、基金、債券等,這些工具從週期性投資的角度考慮,風險性並不高。是否配置高風險工具,根據自身情況決定。這裡大家不要理解的過於狹隘,只要能產生收益的方式都是大家的備選,並非只有金融投資才能保證收益性,非金融投資也是可以的。

流動性,主要是指配置模型中有一部分資金可以隨時使用或提現,這一部分資金是防止不時之需。現在比較流行的方式是通過現金管理工具來配置這部分資產,貨幣基金為主流方式。相對於銀行活期,其收益性更高,而流動性並沒有明顯降低。

保障性,就是你的配置模型中,要有一定的保障機制,防止意外發生。一般來說,主要方式是配置一定比例的保險。部分人覺得保險無用,那是在你沒有發生觸保事件的時候,買保險是對自己和家人的一種保障,有能力還是建議配置一部分。

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根據自身情況,考慮上述這些特性,可以兼顧投資者各種基本需求。最終資產配置比例,根據自己的資產情況進行合理化安排。

下面有一點小建議,由於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配置一定比例硬通商品或海外資產,抵禦區域性整體經濟風險。

小馬有話說

資產配置已經向大家介紹過很多次,其實無論怎樣的資產配置模型,都應該從大家的需求出發進行考慮,理論性模型對於大家資產配置沒有太大的幫助。

有部分人覺得自己的資金量小,資產配置和自己的關係不大,但我不這麼覺得。資產配置主要是合理分配自己的資產,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機會獲取大額的收入,那麼持續小額收入就不需要資產配置了嗎?資產保值增值和所有人有關,難道想自己本來就不多的資產貶值的越來越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