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供需關係

人們喜歡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就如股價的漲跌,簡單的供需關係,被搞的無比複雜。有人覺得漲跌看資金、有人覺得漲跌看政策、還有人覺得漲跌看價值,其實這些都很片面。我們一定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任何價格的波動都時由市場供需決定,股市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股市的供需關係。

股市供需關係

股市是股票流通交易的市場,所有上市企業的股票都是通過股市進行交易。股票的價格,由市場競價決定。在我國A股市場,有漲跌幅的限制,因此很多股票的價格無法一次性達到其公允值,也就是市場認可價格。

為什麼在相同的時間區間內,部分股票上漲,而部分股票下跌?簡單一點理解,市場上對於不同企業的股票需求是不同的,有的股票需求大它就上漲,當市場供不應求的時候,股票就會漲停;有的股票需求小它就下跌,當市場供大於求的時候,股票就會跌停。因此,股票價格的漲跌,跟市場的需求有直接關係。

既然股票價格由供需關係決定,那麼就應該瞭解這種需求是如何產生的。股票市場主要需求有兩種,一種是投資需求,一種是投機需求。還要其它一些次要需求,就不在這進行說明。

投資需求跟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類似,“豆你玩”、“姜你軍”、“蒜你狠”這些行情大家都經歷的過,這種時候吃肉比佐料便宜,那我就多吃肉少放佐料,股票市場的投資需求也是如此。對於一筆特定的投資來說,價格越便宜,則投資的回報率越高,越值得投資。  

投機需求則完全不同,只要預期未來股價會更高,具有投機需求的買家就會進場買入,以期在未來以更高的價格出售。比如同樣的一個杯子,印點圖案漲價、加個包裝盒漲價、加個品牌漲價,但實際杯子的成本並沒有增加多少,前面提到的資金、政策、消息就是促使其漲價的因素。投機需求往往比較複雜,與股價之間並沒有固定的關係。例如:2018年的上證50行情,多數成分股新高後又新高,股價在不斷升高,但由於投機者認為未來的價格會更高,即使投資價值逐步降低也會買入。

供需關係,我們瞭解需求之後應該瞭解供給。投資股票大家應該知道,上市企業只要不退市,所流通的股票是通過二級市場永久交易的,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在企業手中。需求決定了買方,那供應就決定了賣方,這種供應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二級市場流通股票的供應,存在各種原因。一部分供給來自投資者的替代效應,投資者發現其他投資回報率更高,或者持股者有資金需求,就會產生供應。另一部分供給來自投機者,如果認為股價會下跌,他們就會賣出甚至賣空股票,或者認為另一標的有可能會漲得更“快”,就會賣出調倉。這就是從上述兩種需求者產生出的供應,有投資者會問到上市企業本身,如果把企業也看成供應者,上述解釋同樣適用。 

弄清楚股票市場的需求和供應,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這種供需關係如何影響股價漲跌。 

股市供需關係

每一筆股票交易,買者與賣者都各有原因,就算沒有原因,市場也會為你找出原因,否則股評、分析師寫的東西還有什麼用,就是在為漲跌找理由。我們需要認識到,股票跟其他的商品一樣,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股票的價格,就是以價值為核心,由供需關係為主導,當市場上認為股票價格會上漲,不管現在價值如何,價格被這種供大於求的關係推動上漲;如果市場認為股票價格會下跌,則反之。這種供需不平衡的關係一直在持續,所以股價會不斷產生波動。

通過上述解釋,大家還會覺得股價漲跌是因為政策、資金、消息或其他原因嗎?這些可能只是影響供需關係的一種因素,且非必要因素。

小馬有話說

股市漲跌的原因就向大家介紹到這裡,一切價格最終都是由供需關係所決定,其實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只不過身在股市時間長了會變得糊塗。當然國家會有一些控價商品,買的便宜並不是由於其自身便宜,而是穩定國家秩序例如鹽。

介紹股市的供需關係也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不要嘗試去預測股價,這個是無法預測的,股價是由供需關係決定,其它所有能夠影響股價的只不過是影響投資者思維,進一步影響供需關係的手段。簡單的理解,一支股票供應的少了,只需促成其市場需求,就一定會上漲,至於能漲多高,我們無法去精準的預測,就看什麼時候能夠達到一種相對的供需平衡。而這種供需平衡的出現,也意味著股價將要反轉。

如果大家還不清楚,就看看我們的新三板,大家應該就會明白,沒有需求沒有供應的市場,股價是可以維持不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