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雀雲獲英特爾戰略投資 加速搶佔容器 PaaS 制高點

2018年5月9日,靈雀雲(Alauda)宣佈獲得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英特爾投資領投,明照資本等戰略投資人跟投。

2018年5月9日,北京—中國領先的企業級容器PaaS服務商靈雀雲(Alauda)宣佈獲得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英特爾投資領投,明照資本等戰略投資人跟投。英特爾投資在美國舉行的第18屆“英特爾投資全球峰會”上同步發佈了這一消息。

灵雀云获英特尔战略投资 加速抢占容器 PaaS 制高点

參與本輪投資的均為戰略投資人,資金將用於專業團隊建設、容器PaaS平臺完善和行業落地,進一步強化靈雀雲在中國容器PaaS領域的先發優勢。

這是靈雀雲繼2017年11月獲得由騰訊雲戰略領投、早期投資方高榕資本和寬帶資本跟投的融資後,在6個月內完成的新融資。

灵雀云获英特尔战略投资 加速抢占容器 PaaS 制高点

靈雀雲創始人兼CTO陳愷(前排右一)與其他被投企業CEO合影

Kubernetes開源系統推動企業級DevOps和容器應用自動部署、調整與有效管理。Kubernetes的爆發再次引燃了容器技術創新和應用。

容器和Kubernetes已經成為雲原生概念的核心和基礎。Gartner發佈的與容器相關的最新報告*顯示,迄今已有20%的跨國企業會在生產環境中運行容器化應用程序,預計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變為50%,容器化應用會開始反超非容器化應用。

未來,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應用將全部實現微服務化和容器化,即雲原生(Cloud Native),這個發展趨勢與靈雀雲的技術產品發展路線相吻合。在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靈雀雲的容器PaaS技術將更加成熟,生態體系也將日趨完善。

靈雀雲創始人兼CEO左玥表示:“未來容器在IT技術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生態體系的日趨完善,靈雀雲的容器PaaS技術也進入了成熟階段。

我們很榮幸在公司發展的關鍵時刻獲得英特爾的戰略投資。我們將進一步錘鍊自身產品,深入企業級市場,通過基於Kubernetes、面向微服務應用的容器 PaaS平臺,幫助企業客戶快速構建雲原生應用,實現DevOps落地,從而加快業務創新迭代,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

灵雀云获英特尔战略投资 加速抢占容器 PaaS 制高点

靈雀雲創始人兼CEO 左玥

“英特爾正在奠定數據未來的創新基石,英特爾投資全力支持英特爾以數據為中心的增長戰略,”英特爾投資副總裁兼亞太及歐洲區董事總經理林立中表示。“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企業正走在全球雲計算科技創新的最前沿,靈雀雲無疑是容器技術領域的優秀代表之一。

相信我們對靈雀雲的投資能促進容器PaaS的發展,讓數據‘勢能’變成‘動能’。”

靈雀雲是雲原生計算基金會 (Cloud Native ComputingFoundation®,簡稱CNCF®)中國區成員,也是CNCF認證的Kubernetes 服務提供商(KCSP)。

CNCF中國區負責人Keith Chan表示:“非常高興看到靈雀雲和英特爾兩位CNCF成員攜手合作,以及雲原生應用的發展一日千里,這也見證了開源計算的重要性。相信兩位成員會為中國企業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靈雀雲由原微軟Azure雲平臺的核心創始團隊創立,是中國容器服務和企業級PaaS領域的領軍企業,擁有全球領先、超大規模企業級雲平臺的開發、運維和管理經驗,並在西雅圖和北京都設有研發中心。

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型企業,靈雀雲於2017年面向企業級市場推出支持私有云部署的容器PaaS平臺Alauda EE,一經推出就成為基於容器技術,以DevOps為理念,面向微服務應用的新一代企業級PaaS利器。

靈雀雲具有行業先發優勢,並在金融服務、移動通信運營商、製造、能源、航空、汽車等領域的諸多中國五百強企業中成功落地,幫助多個客戶實現了基礎設施雲化、應用架構現代化和開發流程的敏捷化。

關於靈雀雲

靈雀雲是容器服務和企業級PaaS領域的領軍企業,致力於幫助企業IT在數字化時代獲得持續創新的核心能力。通過幫助企業構建基於容器技術的PaaS平臺,快速構建雲原生應用,落地DevOps最佳實踐,實現企業客戶的應用架構現代化和開發流程敏捷化。目前,靈雀雲正在幫助金融、運營商、製造、能源、航空、汽車等領域的諸多五百強企業客戶順利實現數字化轉型。如需瞭解有關靈雀雲的更多信息,請訪問www.alauda.cn

關於英特爾投資

英特爾投資在全球範圍內向創新型初創企業進行股權資本投資。投資的領域非常廣泛,包括人工智能、無人駕駛、工作負載加速器、5G、虛擬現實以及其他顛覆性技術。自1991年以來,英特爾投資已經在全球對1,530家公司進行了投資,投資總額超過123億美元。在此期間,超過660家投資組合公司公開上市或被其它公司收購。如需瞭解有關英特爾投資,請訪問www.intelcapital.com 。

* Gartner: “Survey Analysis:Container Adoption and Deployment, 2018”, by Michael Warrilow and Dennis Smith,published on March 8, 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