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40條“斷頭路”將直達長江

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40條“斷頭路”將直達長江

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40條“斷頭路”將直達長江

小東門山城錦帶(武珞路—民主路):基於上跨、下穿的地形高差特徵,利用天橋、隧道等元素打造空中步道、隧道景觀,形成不同景觀段,營造不同騎行體驗,同時串聯蛇山、長春觀周邊景觀資源,形成武昌門戶的一條山城錦帶。

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40條“斷頭路”將直達長江

沙湖湖岸廊橋(煙霞路—友誼大道):基於臨近沙湖的濱湖景觀優勢和商業氣息濃厚的購物氛圍,沿沙湖設計一條集商業購物、遊客服務、慢行綠道等功能於一體的立體化鐵路文化街,使得遊客既可以憑欄遠眺,面湖領略沙湖美景,又可下一臺階,體驗購物樂趣。

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40條“斷頭路”將直達長江

月亮灣城市陽臺:武九鐵路在月亮灣節點處橫穿規劃城市垂江綠軸,藉此契機,武昌生態文化長廊在此結合垂江綠軸整體設計。一條狹長的線在此展開成面,並通過立體城市空間設計,使慢行系統上跨臨江大道同時整合月亮灣防洪堤防設計,將周邊建築、公共平臺以及月亮灣城市陽臺融合成有機整體。

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40條“斷頭路”將直達長江

四美塘鐵路文創天地(長江二橋—四美塘路):基於武鐵武昌機務段的寬闊場地和工業建築遺存等資源特徵,通過鐵路肌理與要素的保留、歷史建築的改造、自然景觀的塑造,打造集鐵路文化體驗、展示、創意於一體的鐵路文創天地。包括多彩錦帶、鐵路驛站、火車博物館、鐵路文創園等景點。

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40條“斷頭路”將直達長江

八大家創意工坊(建設一路—建設四路):該段結合周邊資源和現狀八大家站臺,借鑑國外一些商業元素,打造主題化商業街聚集人氣,改善沿線環境品質,塑造充滿活力的特色公共空間,讓老站臺煥發新的活力。

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40條“斷頭路”將直達長江

青山鐵路樂園(沿港路—京漢客運專線):以生態樂活為主題,從生態遊賞和鐵路文化兩個層面進行特色打造,設置有火車遊賞線路、綠道騎行線路、慢遊步道線路;並運用廢舊火車廂、集裝箱打造火車工坊、休憩設施、文創小品等。植物景觀方面以生態的手法,以櫻花為特色,結合地被花坡,形成季節性爆發景觀效果。將該段生態文化長廊融入青山公園。

長江日報融媒體訊19日,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簽約,廣大市民關注的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進入實質性階段。

歷經多年攻堅,多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一直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終於得以辦成,這樣的成果來之不易。

展望:“臨江居民不親江”難題有望解開

雷明說,建設十路和平大道到冶金大道段因為被武九鐵路隔斷,以往他們從臨江大道邊的家中出發去武漢站坐高鐵,要麼走沿港路繞行,要麼從和平大道上三環線,都沒有走建設十路一條直路方便。

武九鐵路北環線的前身是1918年通車的粵漢鐵路,長約18.4公里。隨著武九鐵路電氣化改造,該鐵路客運功能轉換至南環線,北環線僅承擔沿線鐵路職工的通勤。然而,這條“退休”卻沒“退位”的鐵路,截斷了武昌、青山兩個城區近40條與長江垂直的道路,鐵路兩側多為零星棚戶區或已建成小區,市容市貌也受到影響。

位於武昌濱江商務區核心區的在建“華中第一高樓”——武漢636綠地中心,也因這條北環線的阻隔,無法與臨江大道“牽手”。

揭秘:鐵路搬遷,所有資產處置都要到北京報批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實施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既是改善城市路網結構、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民生實事,也是武漢市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優化城市功能佈局、提高城市品質的需要。

鐵路搬遷絕不只是拆鐵軌這麼簡單,牽涉面廣,協調工作量很大。武漢市城投集團鐵投公司負責人不無感慨地說:“鐵路搬遷程序、手續十分繁雜,所有資產處置都要到北京報批,可以說,要搬遷武九鐵路北環線,真是千頭萬緒,牽一髮而動全身。”

然而,只要鎖定目標、鍥而不捨,一抓到底、久久為功,再難的問題也一定能夠解決。

為此,2016年起,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經歷了兩年的集中“攻堅”。當年,武漢市政府明確了“一個領導小組、一個協調機構、一個工作專班、一個投融資平臺”的“四個一”運作機制,明確了工作節點目標,成立了具體實施的市鐵投公司,搬遷工作由此進入提速階段。

“相關材料報上去後,只要沒有重大原則性問題,就儘快組織審查,中間存在的不足,在審查通過後一併修改完成。”鐵投公司負責人對市城建委的“容缺機制”印象很深,他說:“如果一開始發現問題就打回去重做,至少要耽擱近一個月的時間。”

武鐵也積極與武漢市共同研究,拿出各種實施方案,最終在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支持下,簽下中鐵總改制後地方鐵路搬遷改造的第一單。

目標:生態文化長廊一期2021年初建成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目前確定的武九鐵路北環線土地綜合利用規劃方案,站在“回望百年有鐵路歷史記憶、展望百年有濱江生態特點”的歷史高度,充分考慮瞭如何挖掘文化底蘊,留住百年曆史。

根據規劃,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後,地上部分將建設世界級城市公共空間——武昌生態文化長廊;地下部分將建設綜合管廊,將電力、熱力、給水、通信、中水等管線集約其中。

負責該區域的園林設計師介紹,生態文化長廊可謂一步一景,暢遊期間能感受到富有變化的景觀效果。六大亮點區段主要景觀分別為:大聯線蛇山西段葉落秋山景觀;華中金融城段奼紫嫣紅景觀;沙湖湖岸廊橋為銀杏長廊;秦園路段月亮灣城市陽臺;在武昌濱江右岸大道段營造楓林盡染景象;在八大家創意集市形成落英繽紛景觀。

“經過多輪比選後,武昌生態文化長廊主要樹種為銀杏,全長15公里,形成獨具特色的彩色生態廊道。”該設計師說。

此外,還擬選址建設武漢鐵路博物館(暫定),並設置武漢鐵路文化公園展示區,展示武漢鐵路發展百年曆史軌跡和發展成就。

2021年初,武昌生態文化長廊一期建成後,長江主軸上將增添一個重要的景觀帶。“今後,武昌濱江地區居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休閒慢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