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互联网”,看企业好坏

如何通过“互联网”,看企业好坏

善用互联网

我们现在所身处的时代,科技高度发达,生活节奏异常快,时间等于金钱的概念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完美的执行,高效的处理事情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种本能。

21世纪是人才与互联网并重的时代,而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石油、天然气,而是数据。互联网大数据几乎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此事有利有弊,使用得当,大数据的存在真的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我下面要分享的就是如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来为自己求职分辨公司做基本排查:

一. 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如何通过“互联网”,看企业好坏

如何通过“互联网”,看企业好坏

此网站任何人都可以登录,只要能准确地输入企业的工商注册名称,就能查询到企业的一些工商信息,比如注册资金,变更情况,罚款情况等等,作为求职者最关心的一些信息每一处都指代什么意思,我仅就我了解的为大家解答一下:

1.注册资本

营业执照的注册资本数并不代表企业实际的入资数,这个数据只是表示在国家规定的营业期限内,企业要实际入资的金额,像上图期限为2028年,而此时为2018年,也就说至于这3000万人民币是否真实的已经入资到企业,只能通过财务报表来看,营业执照是不体现的。

结论:注册资本数高的并不代表企业就有钱,也有可能是沽名钓誉之辈。

2.成立日期

此成立日期只能是表示这个公司具备工商法律名片的日期,后期可能被别人买走,更改了公司名称,法人,经营范围等信息,中途倒了多少次手都是未知数。

结论:成立日期早,并不代表这个公司存活的时间就早,很多可能都是空壳倒卖的。

3.注册地址

注册地址的正规与否几乎能直接反应出这家公司的正规与否,一个好的成规模有固定盈利的企业,必然是会有固定的正规的办公场所的,反之亦然。再则,如果注册地址和通知你面试的地址不一致,很可能是这个公司是没有像样的确切办公地点的,而这样的单位往往各方面正规性也都有待考量。

4.行政处罚

图片里没显示全,如果自己去网页搜索,有些单位有法律诉讼,或者出现过罚款等的信息,在里面都是能看到的。蒽~,如果企业以前有过这些记录,一个可能是买壳之前的公司发生的,另一个就是现企业发生的,但不管是哪种,这种企业不靠谱概率还是很高的,求职者对这种企业就要多加小心了。

二.利用《天眼查》等第三方大数据平台

如何通过“互联网”,看企业好坏

如何通过“互联网”,看企业好坏

在天眼查里,企业背景,发展,风险等信息都有披露,结合工商系统披露的信息,企业的一个大体情况就摸得的差不多了。

三.利用《看准网》等第三方平台了解企业内部

如何通过“互联网”,看企业好坏

如何通过“互联网”,看企业好坏

我个人使用看准网也就1年的时间,发觉它主要就是一个内部员工对公司吐槽的平台,但就是这样的一个APP,却给我们无数求职者提供了很多我们特别关心的信息。里面有面试者的吐槽,也有在职/离职员工的吐槽,有关于工作的,也有关于工资的,我曾查询过几家我了解企业内部情况的公司信息,发现里面的吐槽还是挺真实的。

四.电话初步沟通很重要

在北京很多企业几乎都会在电话里就双方的情况做个初步的沟通,涉及的信息如公司主要经营内容、公司发展状态、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假、职位名称、岗位主要负责的工作等等,就这些基本信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可能才会具体再约下一步面试的时间。

结论:一些基础的信息,能初步电话沟通的就电话沟通,如果初步信息都不匹配,即使亲自去面试了,结果往往也不尽如人意。

上面虽然给大家说了这么多,但主要提供的就是一个思路,很多结论也是基于我自身的经验得出的,有不妥之处,希望大家自行修正完善。总而言之,谋定而思动,谋在前,动在后,凡是多总结经验,多思考总是没错的。

愿我们都能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能尽情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