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四夢》——夢裡現人生

《臨川四夢》——夢裡現人生

昨天看了人生第一場崑劇,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即《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夢》,雖然是第一次接觸,但可能因為自己是邯鄲人的關係吧,對其中的故事並不覺得陌生。身臨現場看名家把這些故事栩栩如生的演繹出來,震撼不已。

戲曲的美有很多,造型美,唱腔美,舞臺美,意境美,每一舉手每一抬足每一回眸都是美,但我感受最多的是她的文字美及那初心不改“為情甘做使,夢留萬世馨”的炙熱情懷。隔著幾百年的時光,在以湯顯祖一生血淚為筆的夢裡,我感受到了他一生的夢想、憤慨、真情、絕望、和向佛的了悟。

在我們開啟白話文時代之後,古文學就漸漸離我們遠去了,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離我們更加遠去的是欣賞古文學之美的能力。我們漸漸不再能靜坐,冥思;不再認得很多古文字;不再懂五言七律。曾看過一句話大意是說“跟美的消逝比起來,失去欣賞美的能力是更深切的悲痛”。

戲曲裡的唱詞,是詩詞與曲的和鳴,是意境、情感、文字集體美學的呈現。跟現代我們表達感情總是喜歡用很激烈的詞彙不同,古人的表達用詞是含蓄的,但感情的孕育卻更加飽滿,也更加真摯,而這份飽滿與真摯,通過含蓄的詞句表達出來,就有種像是悶雷的感覺,所有的感情在胸腔裡發酵,悶響,撞擊,迴盪,徘徊,卻又梗在喉嚨,更多的共鳴與震撼纏繞在內心裡,而不只是情緒上。它帶來的震撼與情感,是更加向內的催發自我,而不是走馬觀花的愉悅了耳朵與眼睛。

我想,我在某種程度上是懂湯顯祖的吧,我懂他的那些藉由夢境而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懂他的警世的寓意,也懂他的偉大,歷經百年,他依舊存活在每一個懂他的人心中。

我想,我在某種程度上是真的熱愛於充滿智慧又飽含文學之美的事物的吧,虔誠的熱愛他們的智慧、美、以及真摯。

我想,我在某種程度上終究還是願意在自己內心深處留一片不入世的淨土的吧,獨自的,小小的,溫暖的,純潔且靜逸的。

《臨川四夢》——夢裡現人生

《臨川四夢》——夢裡現人生

《臨川四夢》——夢裡現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