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彈射起飛,在彈射瞬間油門加到最大為什麼不會動,是飛機踩了剎車還是有東西擋住?

用戶7219042977907

在彈射起飛時,飛機的發動機是滿油門開啟的,但是這時飛機是不動的,因為前輪的彈射制動器擋住了,蒸汽彈射器還沒有調到可以起飛的功率。

飛機之所以在彈射前加滿油門,是因為需要在彈射出航母的瞬間,提供足以維持飛機上升的推力,不僅僅是彈射起飛,就連遼寧艦也是這樣,在起飛點是有擋板(也叫彈射器)擋住後輪,飛機發動機的油門加到最大功率,放下後輪的擋板,所以飛機翼最大功率起飛,可以縮小起飛距離,儘快達到起飛速度。

初中的物理就可以解釋了,加速度a=推力F(暫且不論摩擦力)/飛機質量,推力越大,加速度越大,飛機起飛的速度也就越大。


巴爾幹尖刀

飛機在起飛之前必須要滑行一段距離才能起飛,每個飛機場都有長長的跑道。航母的跑道沒有飛機場那麼長,如果要實現艦載機在離開航母範圍內就起飛,就得縮短這個距離。否則艦載機還沒起飛就落水裡了。

如何在最短距離內離開航空母艦而起飛,如何才能更高效的讓艦載機落回航母,成了一個決定性的問題,於是有了彈射型起飛方式。彈射型起飛方式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其原理通俗的講就是在彈射器的強力推動下,縮短起飛時間和滑行距離,加上此時艦載機的油門開到最大。兩者同時操作,從而達到在還沒離開航母之前就實現起飛。

操作彈射起飛的時候,需要多個崗位同時合作,比如擋板裝置好了以後指揮員給飛行員指令後才可以啟動飛機引擎,也要飛行員給出來準確的指示之後才可以操作彈射起飛,否則不論哪一個過程中出現小差錯,造成的後果都是不堪設想的。飛行員和指揮員都是經過多年嚴格訓練,並且長時間的配合練習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看似輕鬆的操作,其實都是十年磨一劍的結果。


利刃軍事

首先艦載機不是彈射瞬間才開啟加力燃燒室的,艦載機進入起飛位,並升起輪擋,擋焰板,掛上彈射器的時候發動機就開始開加力了。

艦載機在起飛的時候沒有直接滑出去的原因很好理解

當然不是剎車,剎車效果再好也剎不住

在艦載機起飛位置的後輪部位會有一個後輪止動輪擋,鎖定後輪,防止飛機滑出去


如上圖,可以看到在j15戰鬥機的後輪前部有一個豎起的擋板,擋住艦載機後輪。

輪擋是怎麼起作用的就不用說了吧,一目瞭然的

要是沒有這東西大家可以問一下剎車沒剎住遛下懸崖的老司機們的心理陰影面積


遼寧艦止動輪擋特寫。在艦載機起飛準備完畢後輪擋會由操作員手工操作將輪擋放平。

在輪擋放下後艦載機飛行員要做的就是深吸一口氣,抓穩操縱桿,對準船頭起飛了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輪擋特寫




美國的沒找到,但是應該也是用輪擋的實在不行上面這個也行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現代艦載機都是通過前起落架上的彈射拖曳杆在航母上進行彈射起飛的。彈射時,艦載飛行員會在引導員的指揮下滑入彈射位,然後放下前起落架上的彈射牽引杆,卡入彈射器的彈射滑塊中。

為了避免彈射器在蓄力時導致艦載機意外軟彈射墜海,此時飛行甲板上的彈射作業人員還要在前起落架後方安裝一根限位杆(trail bar或holdback bar),一頭與起落架支柱相連,一頭固定在飛行甲板上。這根限位杆非常重要,當彈射器滑塊張緊後開始蓄力時,整架飛機就靠這根限位杆被固定在彈射位上。

在彈射器持續蓄力的同時,艦載機也開啟加力準備好彈射起飛,當彈射器作用在飛機上的拉力超過限位杆拉斷閾值後,限位杆就會被從前起落架上拉脫,使艦載機在彈射器預定拉力下彈射升空。

不同重量的艦載機需要不同的彈射起飛拉力,所以限位杆也具有多種規格對應不同的彈射拉力,以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別。以前的限位杆是一次性的,根部有個能在規定拉力下被拉斷的金屬塊,現代限位杆改用液壓釋放機構,可以重複使用,避免了浪費。

在滑躍起飛航母上,艦載機起飛限位是通過甲板上的兩個可收放主起落架輪檔實現的,但該艦載機的發動機處於穩定的最大推力狀態後,輪檔會突然放下,讓艦載機以最大加速度滑躍起飛。所以不管限位杆還是輪檔,都是保證艦載機安全起飛的一個關鍵設備。


飛豹科普秀

根據問題的描述來看題主是不知道航母上有限位器。

首先對於美國以及法國這樣有彈射器的航母要回答這個問題就相當簡單了,戰機會首先開一點點油門滑跑到蒸汽彈射器的位置,然後由飛行甲板上的調度人員協助將彈射器和飛機起落架做連接,在滑軌上的定位器會首先讓戰機被相對固定,再扯著戰機的起落架拼命跑。

飛機將油門推到最大是為了彈射結束的時候,已經有足夠速度的飛機有足夠的推力不至於在飛出航母甲板之後下落太多。有彈射器的航母艦載機在彈射過後戰機一般會有幾米甚至十幾米的下落距離,這段距離給飛行員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如同會掉進海里一樣。

而對於中俄採用的滑躍式起飛,戰機起飛所需的速度和動力全部都來自於發動機。在起飛之前中俄的艦載機飛行員會在擋焰板升起之後將油門推到最大,在快要接到起飛信號的時候甚至會開啟加力。這樣才能夠保證艦載機在只有一百米左右的起飛甲板加速後能有足夠的速度,不至於掉到海里。而滑躍起飛誒的艦載機在進入上翹甲板時會感覺撞向一堵牆,飛行員也會產生不小的心理壓力,這方面兩種起飛方式都有不足。

中俄航母的艦載戰鬥機在起飛之前會被甲板上幾個小的限位器擋住輪胎,這個時候採用滑躍起飛的戰鬥機可以放心大膽的開油門和加力。讓發動機功率升到最高,這樣戰機才能夠在短的距離內獲得最多的加速度。相比起彈射器起飛,滑躍起飛的艦載戰鬥機起落架的門檻更高。

(J15起飛準備)

所以中國J15艦載機一開始就能夠帶彈起降,而美國艦載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降落的時候需要把沒發射的導彈或者副油箱扔掉,因為掛載的重量和距離很可能使得艦載機降落過程中掛載物脫離掛架或者和甲板碰撞。而因為滑躍起飛的限位器不止一個,對艦載機三個起落架都有要求,這樣從側面起到了要求艦載機起落架性能必須過關的效果


(J15主起落架處的限位器)


軍情解析

彈射器滑塊後面有一根拉桿,上面有拉爆螺栓,彈射前根據飛機型號和重量選定。這時飛機全油門,飛行員檢查準備好後向彈射指揮員敬禮。彈射指揮員檢查確認可以放飛則做出放飛手勢,彈射器操作員打開蒸汽閥門放飛。此時蒸汽和發動機共同產生的推力拉斷拉爆螺栓,滑塊帶著飛機急劇加速,2秒鐘滑行100米後起飛離艦。


俺就是熊

服了 請問飛機發動機推力是多少千牛?飛機起落架需要多強才可以頂住發動機的加力推力?小編有一點點常識嗎 事實是 在沒有彈射之前 發動機需要一段時間達到需要的推力 換句話說就像汽車發動機需要提高轉速是一樣的 這時發動機還沒有打開加力 只是提高轉速 當彈射器啟動以後 飛行員才馬上把油門推倒最大 並且打開加力燃燒室 所以大概在彈射出去一段距離後(因為彈射速度非常快)引擎才最大功率工作 然後飛機在頂風和彈射速度加飛機發動機加力三種力量下才會升空。 總結:在彈射器沒有彈射前 發動機只是在暖身


KevinYICS

彈射型起飛方式在彈射器工作之前,飛機加大油門可以增加推力減輕彈射裝置瞬時巨大牽引力對機體的傷害,飛行員在彈射器工作之前是剎車狀態,飛行員給指揮員一個準備好的手勢,指揮員發出起飛手勢彈射器工作人員操作彈射和飛行員松剎車飛機順利彈射起飛,這種默契配合需要長時間鍛鍊


一杯清茶182860292

是被“拴”主了。有一截“金屬桿”(不記得正式名了),把起落架和甲板固定在一起。這個金屬桿中間有一圈預製的槽,彈射時拉力驟增,應力集中在預製槽上,驟然斷裂,飛機就被釋放彈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