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能否攔截?攔截後果是什麼?


當然可以,不然美國滿世界建反導體系是幹嘛用的,就是為了在核戰爭那天儘可能的攔截對方的核彈頭,把對自己的傷害降到最低。核武器有不同的搭載平臺,一個國家的核威懾能力由轟炸機、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核潛艇三位一體構成。在兩個有核國家之間的核武器攔截,最主要的就是指對這三種發射方式的攔截。

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轟炸機投下的,因此如何攔截對方搭載核彈的轟炸機是想要攔截核武器一方面臨的最早的問題。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美國進入了全面核戰爭的一級戒備狀態,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轟炸機攜帶氫彈24小時空中待命。在這一時期,攔截轟炸機就代表著攔截核彈落入己方了領土。由於想要引爆一顆核彈特別是氫彈需要嚴格的起爆條件,因此只要擊落了對方的轟炸機基本宣告解除威脅。

隨著防空體系的不斷完善,即使是號稱完全隱形的美國B2轟炸機也沒有十足的把握進入一個防空體系完備森嚴的國家不被發現。因此,現代的核威懾能力主要是依靠搭載核彈頭的洲際導彈。現代的洲際導彈再入大氣層的速度通常會達到音速的數十倍,此時動能大、速度快並且具備變軌能力的核彈頭基本不可攔截,即使攔截也會對本國領土造成核汙染。因此,對洲際導彈的攔截主要集中在中段和發射前。前段時間我國高調宣佈的陸基中段反導試驗成功針對的就是這類情況。


強武堂

對於裝核彈頭的巡航導彈,像GBI、“標準”3等攔截效果很差,因為它們主要是攔截彈道目標,對於巡航導彈這類氣動目標在設計上就沒有太多的攔截考慮,所以要靠防空導彈來攔截核巡航導彈,例如俄羅斯已經列裝的S-300、S-400和在研的S-500都是較好的攔截武器,理論上可在100多公里之外實施攔截。

對於很多戰術核武器,如核地雷、核水雷就沒有什麼好的攔截手段了。至於核炮彈、核火箭彈,理論上可以用防空武器,如以色列發展的攔截火箭彈、炮彈和迫擊炮彈的“鐵穹”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攔截武器。不過實戰中攔截炮彈、核火箭彈非常非常難,因為打過來的炮彈和火箭彈數量極大,很難分清哪個裝有核彈頭,根本沒有足量的攔截武器來實施攔截。

攔截核武的後果在不同的時代是不同的,早期的反導攔截武器由於精度極差,所以採用核殺傷方式進行攔截,說白了就是在敵方核彈來襲方向的上空爆炸一枚核彈,這種攔截方式效果是很差的,甚至還不如不攔截。

現在的反導攔截主要是靠動能殺傷。由於核彈裡面的核材料是被分成到不到臨界質量的幾塊,裡面的炸藥爆炸後把它們擠壓到一起,從而超過臨界質量產生核爆。如果結構遭到破壞,就很難完成這個過程,所以核彈遭到攔截後被引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核彈彈體結構遭到破壞,核材料會洩露出來,從而構成核汙染。現在的反導系統之所以追求中段攔截,就是為了在本國領土之外攔截核彈,以避免攔截後的核汙染危害本國。


聯合防務


狹義上的核武器指的是原子彈,氫彈,中子彈等能自持進行的原子核裂變或聚變反應瞬時釋放的巨大能量,產生爆炸作用,並具有大規模毀傷破壞效應的武器。

而要把核武器投送出去,辦法可就不止彈道導彈一種了,還包括核炮彈、核魚雷、核巡航導彈、核彈道導彈、核炸彈等等。出於通用性的考慮,很多核武器載具同時也可以使用常規彈頭。

1、如果是彈道導彈搭載,那麼反導系統有一定幾率能攔截,但可能會導致核彈在被攔截上空空爆。

2、如果是最最傳統的戰略轟炸機空投,那完全取決於對方的防空能力,不過你成功突防的可能性比芝麻大不了多少。

3.陸地自殺襲擊這個是反恐中的問題,不過敵對國之間完全可以利用特工或者特種兵完成核彈設備的偷渡,而後定點起爆。但這種方法在和平時期幾乎不可能成功,但在戰時,國家機器被破壞的時候完全有可能成功實施同樣的。

4、超近距離打擊這是一種自殺襲擊的變體。炮射核彈頭就是一種,這種打擊方式不可能攔截,但發射者本身必死無疑。

目前美國已經形成了世界上最全面的彈道導彈的防禦系統,可以攔截所有種類的彈道導彈。它的反導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可以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的陸基中段攔截系統,一個是攔截中遠程彈道導彈的海基標準-3攔截彈,還有陸軍裝備的愛國者-2、愛國者-3和薩德系統,該系統能對中近程彈道導彈進行所謂的末端攔截。其中,薩德系統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既能在大氣層內又能在大氣層外攔截來襲彈道導彈的反導系統。



綜合來看,核彈頭能否被攔截,更多的要取決於核彈頭的搭載方式上,並且伴隨著矛與盾的辯證統一關係,攻防雙方都將不斷提升自身的技戰術水平。就像有一個笑話說的那樣,為什麼美國的導彈最容易被攔截,因為性能太好。只要發射以後,導彈肯定按照預設的軌道飛行,那俄羅斯要攔截它就可以在預定的地點打掉它。但是印度的導彈就不容易被攔截,因為一旦發射,印度自己也不知道它會飛到哪裡去。


阿爾法軍事

分情況

若是一枚或幾枚核武器來襲,攔截度非常高,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防禦系統莫過於美國的薩德系統,此係統可防禦大氣層內,外,中的彈道導彈,這種雷達為x波段有源相控陣列體制,其探測距離超過2000公里,當然俄羅斯s-4O0,中國的紅旗系都很出色。

若是當今最先進導彈幾百枚甚至上千核彈的飽和攻擊,想全部攔截幾乎不可能。現今先進洲際導彈可採取分彈頭形式(一枚核彈在大氣層中可分為四枚,八枚分彈頭,攻擊中標均可不同)且面對攔截導彈時,攻擊核彈還可釆取規避,並不是一味直線攻擊。這就大大增加了防禦難度。



攔截後果

若在發射基地都被攔截,基地有可能被炸燬,也有可能引發其它核彈爆炸,發射方的損傷將巨大,而且有長期的核汙染。若在大氣層中被攔截其損失最低,只是會有一定的大氣汙染。若在攻擊目標上方十幾米的地方攔截,將增大核彈殺傷力,(核彈在地面爆炸其建築物有阻擋作用,而在空中沒阻擋其攻擊範圍更廣)


廣島原子彈屬空中引爆其殺傷力較大,核戰最好永遠不要爆發,那是整個人類的災難。


歷史軍武研討員

肯定是能攔截的。現在的反導系統對超高速多彈頭能機動變軌的的導彈攔截是很困難的。

要想在不發生核炸的情況下攔截,說實在的我認為是很困難的!

可是,要是利用激光定向能武器來攔截它,效果會更加!所以,現在各國都在大力研究能有效的攔截,並且還達到沒有威脅傷害的辦法。

暫時也就是高性能激光粒子束了!它能在瞬間發出上億兆瓦的能量,足矣摧毀各種來襲高中低目標!

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一定會有一種更安全,更先進的攔截辦法誕生!


田園書香

核武器能否攔截?

得看核武器是以何種方式投射出去的,某些方式投射出來的核武器無法攔截。

如果敵對國家不能把核武器投射出去,那麼就不用攔截了。而要把核武器投送出去,辦法包括核炮彈、核魚雷、核巡航導彈、核彈道導彈、核炸彈等等。出於通用性的考慮,很多核武器載具同時也可以使用常規彈頭。

如果攔截住核武器了,核彈頭會爆炸嗎?

答案是不會引發核爆。

但是可能會導致核容器的破損,引發核洩漏。

為什麼呢?

因為原子彈、氫彈是否會引爆是由他們的引爆原理決定的,核彈不同與常規爆炸物。

原子彈引爆原理:常規特製炸藥爆炸→向原子彈藥(u235,固體金屬)產生向心壓力→原子彈達到臨界值→爆炸。

氫彈引爆原理:原子彈爆炸→引發氫彈臨界值→氫彈爆炸。

上述指令都是按照設置的程序完成的。現在裝在核武器裡的高能炸藥都是頓感炸藥,對外界的刺激(高溫、撞擊)十分不敏感。

常規轟炸或者從高空摔下不能達到上述任何一個引爆條件。

攔截後果是什麼?

攔截成功,後果是很安全,虛驚一場。

攔截失敗,會引發核爆,後果很嚴重。


那人燈火

當前核武器的主要運載工具只有戰略轟炸機和彈道導彈,而這兩者都是能夠被攔截下來的。

先說說轟炸機,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研發並裝備了隱身戰略轟炸機,中國的轟-20還在研發道路上,裝備時間久久不能確定。

但即便是隱身轟炸機那也並不是完全無法攔截的。比如中國,雖然轟-20還在研製當中,但是反隱身雷達技術已經能夠為中國撐起一把保護傘了。像之前在網絡上炒的沸沸揚揚的量子雷達,就是一個很好的概念,如果研發出來,那就是隱身戰機的剋星!

而且,歷史上也並非沒有隱身戰機被擊落的例子,如科索沃戰爭中那架被擊落的F-117A就是很好的證明。

既然隱身轟炸機都有可能被擊落,那就更不要說沒有隱身能力的普通轟炸機了。

然後,我們來說說導彈。現在以中美俄為首的各個軍事強國都在不遺餘力地發展自己的導彈防禦系統,為什麼說是“不遺餘力”?一是因為防禦彈道導彈對於本國安全來說至關重要,二是因為現有的反導系統始終無法做到完全攔截所有來襲導彈!

所以我們說彈道導彈是可以攔截,但是相對於轟炸機來說突防概率又非常高的核彈運載工具。

現今人類還沒有發明完全無法被攔截的武器系統,如果要說到高超音速武器,那現階段也只是處於研發狀態,而且未來也必定會出現更先進的攔截系統!

矛與盾、攻與防,自古以來都是相輔相成、螺旋上升的。

而要說核武器被攔截的後果,那就是像普通戰機和導彈被攔截的效果一樣,並不會出現核爆炸。因為現代核武器都是相當安全的,內部擁有好幾套保險開關,一般的爆炸和撞擊還真不會引發核彈頭爆炸。


軍事帝

核武器有兩種投擲方式——飛機和導彈。如果用飛機投擲,那麼攔截起來難度較小,畢竟現代防空系統已經十分發達和嚴密了。不過這裡有兩個特殊情況。一是隱身戰略轟炸機,如B2,因為很難被發現,所以不好攔截。B2的研發初衷就是為了深入蘇聯領空尋找和消滅機動發射的洲際導彈。二是在防區外發射空射巡航導彈,如B52可以在離目標800公里之外發射AGM86核導彈,而任何防空系統都作用不到這個距離。

導彈是有核國家投擲核武器的主要方式,總體上看,攔截難度很大,或者說,只要面對一定規模的核武庫,反導系統是無法有效攔截的。核導彈有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其中前者是主流。彈道導彈的特點是飛行速度快,洲際導彈飛完全程只需要半小時。對於反導系統來說,有效的攔截時間也就十幾分鍾。美國陸基中段反導的設計攔截概率是三打一。拋開其他因素不談,如果美國想全部攔截俄羅斯1550枚核彈頭(這是美俄新的核裁軍條約的規定),那就至少需要5000枚攔截彈!(預警指揮系統也要隨之增加)一枚陸基攔截彈的價格是7000萬美金,你算算要多少錢?這是其一。其二,讓我們回到現實中來,如此龐大的反導系統在哪裡部署?遍地開花的遠程預警雷達和火控雷達會不會成為對手首先攻擊的目標?其三,這是最重要的,任何反導系統都不具備飽和攔截能力,也就是說,來襲導彈一多,系統就反應不過來,所以,如果對手採取飽和打擊的方式,那麼反導系統就會陷入癱瘓。而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俄羅斯,恰恰就具備這個能力。

美蘇搞反導系統的歷程反反覆覆,其實說到底,就是無法突破技術、資金、有效性、生存能力等等瓶頸。美國現在搞的反導系統,其宗旨是對付有限的彈道導彈進攻,也就是說,對付像朝鮮這樣國家還可以,對付俄羅斯徹底沒戲,對付中國也不行。

也有少量核彈頭也搭載在巡航導彈上,主要是戰術核彈,比如空射的AGM86,艦射的戰斧,這些巡航導彈體積小,飛機高度低(位於雷達盲區),並採取了一些隱身措施,所以也很難攔截。

攔截了核武器會有什麼後果呢?沒有什麼後果!因為你只能攔截很小的部分,對於減輕核戰爭的後果而言,其影響幾乎可以忽略。或者可以這麼說,你即使能夠攔截很多也沒有多大用處,核武器威力太大,少量的漏網之魚就能夠造成滅頂之災。如果說防空可以講概率的話,反導只有萬無一失才有意義。問題是,誰能保證萬無一失?


進擊的女武神

如果不可以攔截,瘋子發狂咋辦,可以攔截所以沒人敢隨便首先使用,但攔截總有漏網之魚,因為沒人能判斷彈頭,全方位打擊攔不勝攔,主要的是螳臂捕蟬黃雀在後,誰又肯定沒有彈丸侍候著黃雀,一個正常的腦袋,是不會與瘋子拼的,攔截等於院子鎖上門,有人破門,便要考慮後果。而遭到的,當然帶有懲罰性的。


阿霖169922001

圖注:反導攔截試驗場景,核彈頭被攔截後可能會引發損毀而導致核材料洩漏,但不會引發核爆炸

核武器有很多搭載方式,可以由戰略轟炸機進行空投作戰,也可以由彈道導彈搭載進行遠程投射,等等。如果是空投核武器,對其攔截其實就是對攜帶它的轟炸機的攔截,比如,地面防空火力將戰略轟炸機擊落,由此,其上搭載的核武器也就相當於被攔截了。

如果核武器是由彈道導彈搭載的,當然有被攔截的可能了,美國在反導武器方面手段很多,攔截系統也很多元化,包括愛國者系列導彈,標準系列導彈,薩德反導系統,陸基中段攔截系統,等等,其中很多武器系統已經完成實戰部署,而這些武器系統在實戰部署之前肯定要經過打靶試驗,試驗應該有一定的成功率才會定型服役。事實上,美國的愛國者反導武器就已經經過實戰的考驗了,在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的愛國者反導攔截彈成功攔截過伊拉克發射的飛毛腿戰術彈道導彈。換句話說,彈道導彈被成功攔截的概率很大,這與它搭載的是常規戰鬥部還是核戰鬥部無關。

其實,核武器在起爆的時候有非常複雜的程序設計,沒有滿足它的起爆條件,它是不會引發核爆炸的,所以,無論成功擊落了戰略轟炸機也好,還是成功攔截了彈道導彈也好,它們攜帶的核武器在被成功攔截的時候,一般不會發生恐怖的核爆炸,最多就是核武器在被攔截過程中被損毀而導致其內的核物質洩漏,引發核洩漏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