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甄嬛傳》中誰的結局最慘?

豆芽菜聊八卦

《甄嬛傳》中的小主嬪妃無數,真正得到善終的只有甄嬛一派,細說起來也只有甄嬛、端妃、敬妃和欣常在四人而已,勉強能湊夠一桌麻將。其餘的不是慘死就是瘋了,下場令人不勝唏噓。如果真要說誰的結局最慘,在我看來,不是吃貨淳常在,不是心機女曹貴人,也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華妃,最慘的應該是剛進宮三天就成廢人的常在夏冬春。

為什麼說夏冬春最慘呢?

夏冬春張揚跋扈,和華妃一個性格,剛選秀的時候就因為一杯茶水,奚落安陵容出身微賤不說,還硬逼著安陵容給她下跪道歉,一點面子也不給。可是夏常在不走運,碰上了女主甄嬛,三言兩語就把她懟了回去,還氣得她無話可說,裡子面子一起丟到家了,最後只能放一句“我會記住你的”,灰溜溜的逃開了。

進宮之後,夏冬春也沒少擠兌安陵容,自己得的賞賜多,尤其是皇后娘娘的賞賜,就想在安陵容面前炫耀一下,結果卻被來送賀禮的周寧海聽到,氣得他扭頭就走。夏冬春得意連連的同時卻不知道,她已經得罪了後宮中最不能得罪的人。

三天後,新晉宮嬪拜見皇后,夏冬春還不老實,當著華妃的面就嫌棄華妃陣仗大,殊不知自己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

眾人從皇后宮中出來後,夏冬春著魔似的一人單挑甄嬛三姐妹,被安陵容諷刺家風彪悍,夏冬春愚蠢的以為安陵容是在羨慕她,琢磨一會兒後才發現是在奚落她,於是就要不知天高地後的教訓安陵容。這一幕被華妃看見,華妃認為夏冬春是皇后的人,才會如此囂張。為了給皇后一個下馬威,華妃賜了夏冬春一丈紅。

別人或死或瘋之前好歹還當過幾天正經小主,享受過皇上的寵愛,可夏冬春剛進宮三天就殘廢了,別人避免犯的錯她都犯了,別人避免跳的坑她也都跳了,最後被遷入冷宮,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爛,年紀輕輕只能苟延殘喘的活著,怎一個“慘”字了得。


瞳心看世界

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這部劇裡的人物結局都很慘,不管是華妃皇后還是皇上允禮,哪怕是最後軸上人生巔峰的甄嬛也很慘,但是在我看來,全劇最慘的人是浣碧,原因如下:

第一,浣碧是甄家的二小姐,但礙於私生女的身份不宜被公開,自始至終都沒能認祖歸宗,成為真正的甄家二小姐,不能以小姐的身份出家,不能叫自己的親爹一聲父親,只能在甄嬛旁邊做一片綠葉,永遠的陪襯。

第二,浣碧自恃與甄嬛有幾分相像便處處想要與甄嬛平起平坐,先是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妄圖引起皇上的注意,不料皇帝覺得她太過豔麗顯得庸俗;入宮計劃失敗後又把目標轉到了果郡王身上,以為能憑藉自己與甄嬛有幾分相似的容貌獲得果郡王的青睞,機關算盡最後如願嫁給了果郡王,無奈又有個孟靜嫻,相比之下自己成了一個大字不識的草包,她的一身都在以甄嬛的替身生活著,即使後來為果郡王殉情,果郡王也絲毫未曾愛過她。

第三,浣碧為果郡王育有一子,名叫元澈,但浣碧死後元澈被過繼給了慎貝勒和玉嬈,倒是甄嬛和果郡王的親生兒子六阿哥過繼給了果郡王認祖歸宗了,她愛了果郡王一生,最後不惜以生命追隨果郡王,但唯一的兒子還成了別人的,果郡王至死心中只愛甄嬛一人,浣碧的一生不可謂不是悲劇。


江南林語

《甄環傳》中宮斗的失利者結局往往最慘,雖然淳貴人枉死、曹貴人被毒死,但是她們沒有株連九族。華妃一家獨大了多年,最後因為在宮鬥中不敵甄嬛,得知了這麼多年不為人知的秘密,傷心欲絕撞牆而死。我認為結局最慘的是祺貴人瓜爾佳氏·文鳶,比華妃還要慘。


瓜爾佳氏·文鳶是平定年羹堯及其黨羽的有功之臣瓜爾佳氏·鄂敏的千金,華妃倒臺後,皇后為了充實後宮,一手選定了瓜爾佳氏·文鳶並徵求了皇帝意見封為貴人,賜號祺。祺貴人貌美動人,剛入宮就深得皇帝喜愛,祺貴人進宮沒多久甄嬛便出家修行去了,當甄嬛回宮重得恩寵時,祺貴人眼見恩寵被奪,在皇后的慫恿下,一次次陷害甄嬛不成,最後被甄嬛反擊打倒。



祺貴人就是皇后的一枚棋子。甄嬛多次遇險都是祺貴人衝鋒陷陣,一個貴人敢對貴妃不敬,皇后必是主謀,為她撐腰。只不過祺貴人低估了甄嬛的能力,經歷了宮外的生活再次回宮,甄嬛變得更加強大,不是皇后所能鉗制的,祺貴人自不量力、自以為是地站錯了隊伍,結局除了死路一條,還牽連了族人。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祺貴人在華妃死後,就是後宮最橫行霸道的女人,苛待宮女、和自己爭寵的安陵容被她下藥壞了嗓子、給甄嬛回宮路上放鵝軟石讓轎伕摔跤、誣告甄嬛和溫實初有姦情、網羅靜白和斐雯以及玢兒做偽證…壞事幹盡,屢次侵犯甄嬛讓她忍無可忍,祺貴人終究不得好報,下場和素日行為成正比了。

瓜爾佳氏一族本來是平定年羹堯黨羽有功之臣,讓文鳶入宮不但沒起到助力作用,反而害了家人,最後全家女性變賣為奴,男性做苦役,文鳶被蘇培盛讓太監打死拖去亂墳崗喂野狗了。


讀體漫育

《甄嬛傳》是一部一群女人的爭鬥史,各式各樣自負美貌與智慧的女人為爭奪一個男人,她們不遺餘力,使勁渾身解數,甚至不擇手段的黑心史!這一群女人可悲可嘆,可憎可恨,但是我覺得最悲慘的是那位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雍正皇帝!

為什麼這樣說呢?且聽我來分析!


1.後宮佳麗三千,皆非真愛

純元皇后——烏拉那拉柔則,一位女神一般存在的女人,多才多藝,德才兼備,沒有一個人不說她好的!皇上對她也是一見鍾情,多麼讓人羨慕。即便她死了,她也帶走了皇上的真心。劇中皇上對玉嬈說:“後宮的女人都是朕的妾,不是朕的妻。妾可以有很多,妻卻只有一個,你姐姐是朕的愛妾。”可見皇上沒對一群為了爭奪他的寵愛而斗的頭破血流的女人動過真心。即便喜歡的也是因為像純元!


女人再多又如何,始終沒有辦法和最愛的人長相廝守!

2.孤獨寂寞,缺乏父母之愛

皇上缺母愛。從小他被母親寄養在別處,太后最疼愛的是他的十四弟,太后彌留之際,皇上想再聽一次小時候太后為他唱的兒歌,太后無言,撒手而去。

皇上還缺父愛。有一次他和果郡王說你的騎射還是皇阿瑪親自教的。眼神閃過一絲酸楚。這裡可以看出皇上不比果郡王得先皇寵愛。

即便身為天子又如何,仍然得不到普通百姓都能得到的父母疼愛!

3.兒時母親造成心理陰影映射到現實

皇上臨死的時候告訴甄嬛:“也是這樣一個雨夜,舅舅隆科多緊緊的抱住額娘,我躲在簾後看到的。皇阿瑪是天子啊,怎麼能被背叛!”這件事一直是皇上的心病,也是他和太后之間過不去的鴻溝!

而他自己做為天子也難逃被背叛的命運。甄嬛懷上別人的孩子後回宮;靜和公主也是眉莊和溫實初的;還沒死,妃嬪已和侍衛私通。

當心理陰影映射到現實,自己還成為主角,多可笑的諷刺,貴為天子卻像小丑一樣被玩弄!

4.處處被算計,連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

皇上的女人那麼多,可是子嗣卻少的可憐,為什麼?因嫉妒而斗的女人最狠心!皇上即便至高無上,獨攬大權,也逃不過後宮妃嬪的算計。安嬪的迷情藥,寧嬪的硃砂之毒,甄嬛故意氣死他。就連妃嬪肚子裡無辜的孩子也一個個慘遭暗算,沒能出生!



權利再大又如何,護不住深愛的妻,護不住自己的孩子,也護不住自己的命

正是這些導致皇上多疑,敏感,心狠!如果說後宮的女人可憐,那雍正皇帝也是可憐的,他缺少愛情,親情,友情!他什麼都沒有,唯一有的就是那冷冰冰的皇帝寶座!


姒莞萱

《甄嬛傳》中除了甄嬛,端妃,敬妃,欣常在的結局不錯,其他人都有著悲慘的結局。

1皇后

純元皇后的事情被揭發出來,皇上自是龍顏大怒,但是有太后的懿旨,雖為被廢,卻也被打入冷宮,與皇上死生不復相見,皇后最重視身份地位,最後一一被奪,如何能不悲慘。雖然悲慘,皇后也是罪有應得,殘害了那麼多子嗣。



2華妃

華妃仗著年家勢力與皇上的寵愛,驕橫跋扈,年家倒臺後,華妃也被打入冷宮。華妃死前,甄嬛告知她真相,華妃深愛著皇上,一心想生下皇上的孩子,不是為了鞏固地位,只是想為心愛之人生一個孩子。可是皇上一直防範著她,賜她歡宜香令她不能生育,連她當年小產也是皇上所為,灌端妃再多的紅花也換不回她的孩子,可憐華妃愛了皇上一生,卻也被辜負了一生,真是可憐可嘆。



3淳兒

淳兒天真活潑,心直口快,想笑就笑,想哭就哭,皇上也喜歡她的純真。淳兒與甄嬛去放風箏,去假山撿風箏時,聽見華妃賣官之事,被華妃滅口。可憐淳兒小小年紀,雖有些小心機,但從未害過人,就這樣失去了鮮活的生命。



4瑛貴人

瑛貴人單純善良,是後宮一股清流,浣碧嫉妒她的美貌將她送進宮。瑛貴人知道後宮詭譎,一直小心翼翼,從未與人爭寵,因為三阿哥的糾纏,皇上為了皇家顏面,處死了瑛貴人。可憐瑛貴人從未有過害人之事,卻死在後宮的爭鬥中,果真天妒紅顏。

5沈眉莊

沈眉莊端莊賢淑,因假孕爭寵之事,對皇上死了心,因滴血驗親一事受到驚嚇,血崩而死,自己的孩子才剛出生,都未能好好的扶養。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殞。

6夏冬春

夏冬春仗著自己的家世,驕橫跋扈,不把華妃放在眼裡,被賞了一丈紅,剛剛入宮便入了冷宮,終身殘疾,年紀輕輕就這麼毀了。

7祺貴人

祺貴人貌美動人,卻胸無城府,被皇后利用都不知。最後陷害甄嬛和雙生子一事,祺貴人被打入冷宮,冒雨去向皇上求情,被侍衛活活打死,出身高貴,死後連安身之地都沒有。



粥粥56051592

如果是年妃,曹貴人,淳貴人這三個人來比的話,個人覺得是淳貴人最慘。


雖然年妃令人嘆息,卻不覺得她慘,因為她確確實實害過很多人,那些被害的人比她還慘,不能說因為她真心比皇上,她給其他的傷害就不算了。

而曹貴人呢,她也是個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她聰明卻心懷不軌,不管是當初投靠年妃還是和甄嬛合作,她始終在謀奪自己的最大利益,為了利益能隨時反轉陷害隊友;她害得人也不少,最後皇上和太后就是看穿了她的心思,所以容不得她,所以她死的也不冤。


至於淳貴人,她在劇中始終是一個愛吃貪玩的形象,卻因為偶然知道了年妃的秘密,而死於非命,她還那麼小的年紀,還來不及感受許多事情,生命就嘎然而止了。雖然很多人說她並不像表面那麼單純,但至少,在她死前,她都是沒有害過人的。

此外,個人覺得也很可惜的就是瑛貴人了,瑛貴人不像淳兒表現的那麼單純,可是她是與世無爭的,她被動的進宮,然後接受了自己的命運,安心的做皇上的妃子,不爭不搶。

可就是這樣,宮鬥還是自己找上了她,三阿哥愛慕她,又被敬妃看到了,想以此來扳倒皇后和三阿哥,結果皇上要保三阿哥,反而犧牲了無辜的瑛貴人。


小D雜談

華妃——年世蘭

私以為《甄嬛傳》中最壞的人是皇帝,一副心心念念只愛純元皇后一人的樣子,害的身邊所有他不愛的女人爭風吃醋,機關算盡地爭寵奪愛。他涼薄冷血任由一個個如花般的女子斷送性命。

聰明多疑,心機深沉、老謀深算的皇帝,難道看不穿他身邊這群前仆後繼的女子的那點小心思,卻還是任由她們互相殘殺,不時因朝局政治還要小小利用一番她們,一個個地香消玉殞的她們,何曾得到皇帝的半點溫情和憐惜。

這樣無情的一個男人,最愛他的女人最慘。後宮佳麗三千,細細數來真正愛皇帝的也不過華妃、皇后、端妃和早期初得寵時的甄嬛、眉莊。

而愛的最熱烈、最執著和最忘我的是華妃,憑著美貌和家世,年世蘭盛寵多年,連皇后也不放在眼裡,驕橫跋扈,縱橫六宮。她是自信的,自以為皇帝對她的寵愛又加,全是因為愛。皇帝對她種種出格行為的縱容,全是因為愛,縱然皇帝對其他人的寵信從未斷,待她與別的妃嬪還是不同的。她是美的,高調跋扈,手段毒辣卻沒有心機和智慧的支撐。家族勢力一倒,她在後宮也病敗如山倒。

即使失寵,被打入冷宮,她也是驕傲著的,蔑視著甄嬛的,因為她還相信愛,相信她與皇帝之間有愛情。所以,甄嬛的最後一刀,“說出皇帝寵她的真相”,相當於把華妃活著的最後一根稻草抽走了。她有多少怨多少恨,她在生命的最後發現自己像一個笑話。那一句“皇上,你害的世蘭好苦啊”是有多絕望。

帝王的真情,她以為自己得到了,到最後才發現不過黃粱一夢,心痛決絕地撞牆而亡。她的一生看似繁華似錦,烈火烹油,實則華而不實。

別的女人在後宮裡你死我活地鬥,都是清醒的有目的有所求。只有她為了從來不存在的愛情,耗盡一生的年華和真情。就這樣糊里糊塗地死去也算是上天眷顧,偏偏甄嬛恨毒了她......


燕程程的旅程

《甄嬛傳》中,個人覺得華妃年世蘭的結局最慘。

雖然其中有不少是咎由自取的因素,但她一心為愛的執著讓人心疼。

唯愛至上的女人,到最後才從死敵的口中得知自己只是深愛的那個男人手下的一枚棋子,並且一直深受其害,那種痛到不能自已,委屈到無人訴說的心情,恐怕只有一死了之,才能解脫。事實上,得知真相的華妃在說完“皇上,你害得世蘭好苦啊”之後撞牆而去了。

這一句話的心情是複雜的,是控訴?是委屈?是痛心?是委屈?是愛恨交織?或許都有。


華妃作為將門之後,在年輕的時候,也曾深得皇上寵愛,也算風光過好一陣子,如果她能知足,旦凡有一點得過且過,不使小性子,結局就不一樣了吧?

她的悲劇在於自己滿心愛著的男人,只將自己看做政治籌碼。

華妃的眼裡只有皇上,而皇上的格局是江山天下,後宮只是消遣的地方。他的夜晚從來不屬於她一個人的,這一點甄嬛看得就比較清楚,而華妃就糊塗了,因為愛而不得,不惜與後宮所有女人作對,甚至不折手段去殘害其他妃嬪。

帝王之家,何來專寵? 帝王情愛,何必太過認真?華妃輸在了太過認真。

其實古往今來,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女人想要活得安穩自在,把希望寄託在男人身上風險極高,且變數太大。

所以,在愛與被愛之間,且不說這人值不值得,記得先愛好自己,千萬不要失去自我。否則像華妃這樣,到頭來發現自己竟也活在騙局之中,何其諷刺?又是何其絕望?


天天陪伴

我覺得甄嬛傳中結局最慘的是淳常在,年紀才只有17歲,本性天真無邪,說話口無遮攔,涉世未深,在宮中並沒有害人之心,整天就愛吃,嘴不停,就連心狠手辣的皇后,也忍不住誇她幾句。

有一天她和莞嬪等人在御花園放風箏,本來玩得挺開心的,沒想到風箏線斷了,落在了假山上,她便去假山尋找風箏,莞嬪命奴才跟著她去,她不肯要自己去尋,等到假山上尋得風箏,無意間看到假山後的華妃,聽到了華妃收受官員的賄賂賣官一事,左右朝廷用人,當時在假山另一邊上的曹貴人看到了淳常在,她便扔石子提醒華妃,華妃抬頭看到了淳常在,派太監周寧海追趕淳常在,在荷花池邊,淳常在無路可退,被周寧海把她溺死在荷花池裡。




梅花121339996

說實話,甄嬛自身的結局也很慘。

首先,甄嬛是被她爹孃親手送入宮中以期為人替身的。

甄嬛像純元,甄玉嬈比甄嬛像純元,浣碧像甄嬛但皇帝並沒有覺得她像純元,由此可以推出甄夫人應該是長得很像純元皇后的。再脫離史書想一下各角色的年齡的問題。甄嬛比四阿哥大7歲,比三阿哥大不了7歲,純元生二阿哥的時候大阿哥已經沒了,純元入府是專房之寵,她死前齊妃不會懷上三阿哥,也就是說大阿哥至少比三阿哥大3到4歲,算起來甄嬛最多比宜修的大阿哥大一兩歲。所以說甄夫人和純元皇后是同齡人。而她們兩個那麼像,兩人應該是有血緣關係的表/堂/親姐妹。有這層關係在,甄夫人應當早知皇上對純元的感情,也就知道她女兒進宮後會得寵。旁證是扳倒年氏後,甄夫人進宮,聽說皇帝要來就早早告退了,皇帝還玩笑自己連丈母孃都嚇跑了。因為她不敢見皇帝。

其次,甄嬛與皇帝初次相見時,皇帝是以果郡王的身份見她的,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已經埋下了禍根,她註定跟皇上不能白頭偕老。最後她殺死了皇上,自己當上了皇太后,可是她並不快樂,滿腹心機,已經不是剛入宮時那個清純的她了。

最後,甄嬛自己其實並不想進宮,也不想得寵,只是想找一個可以終身託付的枕邊人,可是結果呢,皇上並不信任她導致她的出宮,只因為她穿了純元皇后的衣服。因為她只是純元皇后的替身,她得到的皇上的愛也不是真正的愛,在宮外與果郡王相愛,卻也只能是偷偷摸摸的地下情,最終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最愛的男人死去,這何嘗不是一種很慘的結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