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茶之九難到一杯好茶(十四)茶道精神發展與美的形式

在上一篇中,我介紹了日本茶道中的道具的一些情況,我認為日本的茶會時對於藝術或美的追求,與中國唐宋飲茶或茶會,對於茶本身味的追求並不相同,特別是當代茶道的探討或對茶的精神的體驗中,瞭解中日茶道的這種差異可以更多的認識日本茶道的發展過程所展示出來特殊性,比如所涉及的關於對茶會的藝術的鑑賞,在不同時代茶道大師們對於茶及飲茶過程的瞭解,對於茶器在茶飲傳播過程中的作用等。

對日本的茶道及所涉及的器具有的藝術美學和茶的精神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我想這也是作為對茶器這個與茶相關的重要器具的另一個側面的所需要探討,併為我思考如何在新的時期去思考茶器的選擇提供一種借鑑。當然也是為了理解茶道這個詞所包含的意義;或者說去理解飲茶過程稱之為文化的一種途徑。在本文中,我採用引用的方式,來表述我對於日本茶道的一些理解。

從茶之九難到一杯好茶(十四)茶道精神發展與美的形式

首先向大家介紹田中仙翁所著的《茶道的美學-茶的精神與形式》。我想通過這本書的結語,能夠很好的反映本文的一些內容,也能夠讓我們吃茶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些事情。當然重點是其中透出的對於道具的變化,引用的是最後的結語部分,全文如下:

“一個國家的文化與其自然和風土息息相關。日本的文化和藝術也與四季分明的風土關聯密切。在溫和的氣候中沐浴著自然的恩惠萌發生長的日本文化,在接受外來文化的過程中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貌。從吃茶的習慣和吃茶的聚會發展而來的茶湯便是其中一個典型。

直到平安時代末期,日本的文化以京都的宮廷和貴族為主傳承而來。學問自不待言,美術和藝能是庶民難以涉足的傳統世界。就連執掌政權的武家們也深感無法打破這種格局。

但吃茶的習慣卻同中國文化一起傳到了日本,除此之外,還包括名種技術、美術、藝術、工藝以及衣食住行的模式和新的宗教等等。

在這之中,美術和工藝與吃茶密不可分。吃茶就需要天目和青瓷的茶碗,而這些陶器本身就是精湛的美術品,即便用現今的製造技術也未必能夠如法炮製。這些茶碗使用時被放置在堆朱、螺鈿、存星等盞託上,這些都是傑出的工藝品。而裝飾在茶室空間牆壁上的繪畫、室內裝飾品,也都是曾與武家與庶民階層的生活格格不入的物品。

但是後來的武家學會了持有和鑑賞這些唐物舶來品,取代貴族並創造了武家文化。其行為和原動力就是作為新宗教和哲學的禪,禪在進入日本之後,是鎌倉的武士首先接受了它。

在通過禪來吸收中國文化的同時,武士們從新的視角審視了作為武士根本的倫理和生死觀,與禪僧所謂通過個人的修煉獲得生生髮展的思想產生共鳴。禪僧在當時是學問最好的知識人,因為與中國保持著頻繁的交流,始終接觸著外國的文化。

當時的禪宗寺院發揮著傳播中國的學問和藝術大本營的作用。室町時代後,五山的禪僧在上流武家階層的庇護下,將禪宗趣味和文化傳播給了武家貴族。而作為統治階級的武家也需要禪僧這種學識上的支持。

為了適應這個需求,禪僧發揮了十二分的作用。不但在學問、藝術、道德等方面,而且在建築、造園、乃至政治、經濟、外交等所有領域產生作用,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吃茶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其形式和精神也幾經離合,不過,最初整合的是形式。禪宗寺院在舉行茶會活動時,有裝飾室內、遵從禮儀進行茶禮的吃茶傳統。全盤照搬這種茶禮形式就成了初期的吃茶的茶禮茶規。

這種聚會也給建築帶來了影響。在寢殿造到書院造這種武家貴族獨特的建築結構的過渡中,武家的宅弟發生了種種變化。舉行吃茶會的住宅中以集會的會所為主,在吃茶的形式上可謂絞盡了腦汁。

從茶之九難到一杯好茶(十四)茶道精神發展與美的形式

足利氏掌握政權後,建立了宋元樣式的禪宗寺院,在自家的住宅中也建造了同樣風格的寓所。三代將軍義滿建造了至今聳立著的三層建築金閣以及二層附會所的北山殿。

在義滿的時代,茶會似乎是不公開的,但到了義教的時候就有了茶會時裝飾美術品的記錄。

義政十分重視造園、建築和室內裝飾等。這個時候,室內裝飾等配合凸窗、擱板架、臺板這種造建築樣式的做法基本定型。

吃茶的方法從室町時代後期也開始發生變化。茶會客人的人數限制在數人,稱之為“茶湯”。這所以將客人限定在三人至五人,原因是讓主客人之間能夠做到心心相印。當茶會演變成茶湯,客人人數進一步減少的情況下,客間的狹小令主客人之間產生一種緊張感。於是,就發明了被稱之為小客間或數寄屋的特別茶席。與此同時,茶人們在牆壁、柱子、凹間、出入口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無論平面上還是立體上,茶席都發生了大的變化。

在16世紀後半葉的堺,憑藉海外貿易和工商業繁榮,文學與藝術也相當盛行。堺這個城市與京都和奈良不同,它是貿易港,與明朝的貿易船每月都有往來,港口異常興旺,從南蠻也有物品運來。辨別取捨這些珍奇物品的便是堺的商賈。可以說在當時的日本,堺是一扇接觸近代文明的窗戶。

堺流行的茶湯展示了一個全部的美之世界。這並非後來所看到的固定死板的程式,它體現了主體的美意識,注重在創意上下工夫。《上山宗二記》中見有如下記載:

茶湯中若是掌握其本質的話,就能做到各種規矩、茶禮的觸類旁通。首先是數寄的方法,這是秘傳。這必須請教高人方能學到。但要做到此五條的融會貫通極其困難,若做不到自我獨創,就應該在若狹屋宗 可、梅雪前止步。茶湯的方法和習慣的學習需遵從古來的傳統。創意需新穎。外觀上的事可託付給技術高超的前輩。(傳統技法和創意的)選擇要符合各個時代的需求。

正如文中所述,茶道的方法要跟前輩學習,茶湯的方法和習慣要遵從古來的傳統,創意要做到新穎,“選擇要符合各個時代的需求”。這些話都代表茶人追求美之世界的態度。”

PS:這段文字所涉及的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當然如果需要了解茶道的美學,建議還是去看田中先生的著作,從這本書中,你可以體驗到整個茶會或是日本茶道在藝術性上的嘗試及實踐。

從茶之九難到一杯好茶(十四)茶道精神發展與美的形式

其次是來自於《茶之書》中岡倉天心對於日本茶室的理解,裝飾茶室用的道具的這種理念和選擇也能透出日本茶道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特點,我想這對於對我們當代加深對茶的理解還是有幫助的。原文如下:

“茶室有“時興之所”這樣的名字,暗示著它是一個容納創意的空間結構,可以符合特定的,個別的藝術需求。茶人是去造就茶室,而非受限於茶室。因此茶室的具體樣貌,自始就是為了一時所好,而非流傳百世。……另上方面,具有個人主義色彩的禪宗思想,於15世紀時躍上主導地位,而茶室更讓我們察覺到,這種思想是如何為古老日本的藝術理念,注入了更深切的意涵。承續佛教一切無常的看法,還有以心御物的訓勉,禪宗思想將房屋視為身體暫時的避風港。而且就連我們擁有的身體,同樣不過有如原野中的一座草屋——以四周雜生的草杆綁束而成,雖能用來遮風避雨,但也有點單薄脆弱,終有一天散落開來時,又迴歸隱沒至原本的荒蕪之中。茶室以其茅草屋頂,話說短暫易逝;以其纖細支柱,透露脆弱本性;以竹撐暗示輕微,以平凡的選材,言明無所滯礙。因為將美感投射於如此單純簡樸的環境上,那妙不可言的靈光始能現身於現實之中,而所謂的永恆,唯有在這種精神世界中,才有可能追尋。

茶室必須依循某種個別特定的品味來建造,乃是在遵照一項重要的藝術原則;若要淋漓盡致地賞玩藝術,就必定得真誠面對此刻的生活與生命。並非是說無需考慮將來人們的觀感,而是應該更試著去享受當下;這也不是在說無需尊重過去留下的作品,而是應該試著將前人的果實融入自己的胸懷……

“虛空之所”這樣的稱呼,除了帶有道家“無所不有”的理論之外,也關連到另一個概念,那就是茶室中裝飾的主題,需要持續不斷有所變更。茶室乃是絕對的“空”,其中的擺設,只是符合某種暫時性的美感情懷。所有的對象,都是為了增添與主題應和的美感,而刻意挑選與安置的,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下,才會加入一些別有用意的藝術作品。……因此,日本茶室的裝置原則,……日本人早已習慣單純而不斷變換擺設方式的裝飾方法。……一件藝術品,即使是大師的傑作,觀賞者也必須要擁有強盛豐富的鑑賞力,才能在不停凝望之上,還有享受之感。……

“不全之所”這個說法,指出我們裝置架構的又一個面向。同樣是受禪道兩家典範影響所致,日本的藝術作品中欠缺平衡對稱,此項特徵經常為西方評論家所著墨。以二元理念為根本的儒家,以及崇拜“三元”的北方佛教,絕對不會表現出平衡對稱,會有什麼值得加以反對之處。事實上。……道家與禪宗對於何謂完美,與上述提到的看法大相徑庭。人們唯有在心智上克服自身的不完全,才能對真正的美有所認識。生命與藝術的蓬勃生氣,源自於它們具有成長的可能性。茶室,將這種可能性保留給每一位客人,讓他們的想像力為自己填補出完整的美感效果。……

在茶室中,隨時隨地可見害怕造成重複的心思。用來佈置房間的各種對象,必須經過精心挑選,以避免在顏色或式樣上有所重疊。已經擺上實體的花卉,繪畫中就不可以再出現,煮水壺身若是圓的,盛水的器皿就得有稜有角。茶碗選的是黑色釉彩,茶葉罐便不應該挑黑色漆光。如果要在床之間放上花瓶或香爐,則切記不可將其置於正中央,以免空間受其平分對稱。床之間的柱子也有必須遵守的規範,它所用的木材不能與茶室內其它柱子相同,否帽還是不免引來千篇一律之嫌。……

簡單樸素與不落俗套,確實讓茶室成為免於外界憂煩的桃源。在此之外,再無他處,可以讓人對美心情沉醉,不受打擾……”

從茶之九難到一杯好茶(十四)茶道精神發展與美的形式

茶器所承載的茶,對其不同的追求,也許是成就中日過去茶道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我國,茶與禪和道都結合得相當的緊密,而道教在唐時的興起,也使得對茶的認識從另一個角度展現出來,盧仝曾作七碗茶詩,把茶作為仙丹妙藥,並說七碗飲不得,而這種對於茶之功效的追求,對於與茶性味及功效相關的崇拜,使之功利的成色增加了不少,煉丹成仙成為重要的追求之一。而禪宗的靜修悟道,使茶成為一種能夠靜心防止嗑睡的重要物品這一,茶只是輔助於修禪悟道,而感悟生命或者說是悟道成佛是一種目標,因此從方面講,對於茶的認識是有差別的,而這個過程中,我國唐的道家氣息及其後宋朝的點茶,並與使這通過僧侶禪宗傳入日本的茶道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元后,宋代的飲茶文化被明的散茶所替代,使得飲茶成為非常容易的事情,而清飲之茶的平民化和近代中國歷史中的曲折坎坷,使得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多過了從茶之中涉取生命的理解。而這本身對於茶器這個一個表現形式還是出現了很大的區別。

我想,之所以在茶器中用二個篇幅,近8000餘字的內容來提日本茶道(茶會)中的器,和茶室中的一些內容,其目的的表現我對於茶器的一個觀點,如何使一杯好茶在其物質的性的另一面,更多的表現出道的另一面,正如我在前面所講的,有形之物所表現的應該是無形的道,有形之為器,而器的背後為道,一杯好茶的背後不僅僅是一個茶味,而更應該關注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美和對於生命或生活的思考,而對於這種茶的精神的思考和美的追求,更能體現茶無形之用的價值。

從茶之九難到一杯好茶(十四)茶道精神發展與美的形式

在中國大學MOOC上,我曾經在《中國茶道》的評論區討論關於何為茶文化這個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我在日本茶道上看到了時長4小時的頂極的儀式感極強的茶道表演,這一整套規範化和內容,所透露出的日本茶道大師們的貢獻;但我認為我覺得並沒有形成公認的一個表現形式,也許原因是我們散茶的情況下有過多的茶類,而各個茶類之間所表達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有更多的飲茶風俗,對於茶室的理解也是非常的有個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公認陸羽作為茶的祖師,依然以其的二十四茶器或者以其對茶器的理解來作為我們的參考,雖然我們常說一茶一世界,茶禪一味,但真正能理解這個並加以表現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是我們在追求我們最終品嚐茶的最後的味道,追求影響最後茶味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而過程有多少人去體驗,並把與禪的靜修這種相結合,我們也許更注重與環境,希望在自然的春光裡品嚐茶味,去體驗天人合一,但有多少去關注茶器過程中的藝術和美,去感受這種美的藝術性後的歷史傳承和人文內涵,也許岡倉天心一百年前寫的茶之書,之所以依然成為今日的話題,也許正是由於超越了茶之味的本身吧。

當然對於平常的飲茶生活來說,自然無需想得如此複雜,也許正如道家所言,複雜的背後是簡單,大道至簡。

下篇:從茶之九難到一杯好茶(十五)一隻蓋碗裡的茶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