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張翠英離世 曾目睹長江漂屍

曹洪泰、張翠英夫婦都是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又一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離世。4月30日晚間,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發佈消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張翠英老人去世,終年88歲。北京青年報記者根據該紀念館發佈的信息統計,張翠英是2018年第11位離世的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今年已有11位倖存者離世4月30日晚間,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張翠英老人於4月30日15點46分去世,終年88歲。微博中透露,張翠英1930年12月18日出生於南京太平門外。1937年,年僅7歲的她為躲避屠殺,跟隨父母藏身於蘆葦蕩。由於怕日本兵認出她是女生,張翠英把頭髮全部剃掉,母親則把鍋底灰抹在臉上。“當時江邊的蘆葦溝都是紅的,飄著很多屍體。”老人生前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說,躲在蘆葦蕩的一個月,她和家人每天吃樹根和蘆葦草。得知張翠英去世的消息後,不少網友留言悼念:“前幾天看到老人住院的消息,希望她早日康復。可是最後還是離開了我們,時光走慢點吧。”“願下一世的您不再經歷痛苦。”隨著時間推移,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數量越來越少。2017年初,登記在冊的倖存者有104人,紀念館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倖存者在世人數不足百人,平均年齡在85歲以上。北青報記者在統計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發佈的信息時發現,僅2018年開年至3月底,已有王翠英、顧秀蘭、馬淑勤等10位老人相繼離世,張翠英老人是今年第11位離開的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紀念館工作人員已於昨天下午派人前往張翠英老人家中悼念,隨後還在紀念館內舉行了獻花、滅燈儀式。張翠英是今年去世的第11位倖存者女兒:母親曾目睹長江漂屍張翠英老人曾經把自己的經歷告訴女兒曹玉。1937年,只有7歲的張翠英在逃往江北時,碰到了日本人。“當時大家都躲到蘆葦蕩裡,日本士兵看不到人,就用刺刀亂刺,母親被刺傷了腿,都沒敢喊出聲。”曹玉向北青報記者轉述張翠英曾給她講過的經歷時說,逃過一劫的張翠英親眼目睹了家鄉屍體成山,血流成河的場景,“當時長江上漂滿了屍體,染紅了江水。”張翠英老人生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在躲到蘆葦蕩裡的那些日子,經常能遠遠看見日本人端著槍來回巡邏,稍有風吹草動,這些士兵就開槍,還時常拿著刺刀戳蘆葦叢。曹玉講述,母親老家的房子也遭到日本兵洗劫,“當我外公外婆帶著我母親從江北迴到家中,原本埋在地裡的金銀細軟全沒了,房子也被燒燬。”大屠殺給張翠英帶來的傷口絕不僅留在腿上,更在心裡。後來,每當全家出遊行至江邊,父母都會特別沉默。“我覺得我母親一生性格特別焦慮,而且很容易惶恐。平時過日子總怕自己丟了東西。” 曹玉說。口述歷史影像被保存張翠英老人的丈夫曹洪泰已於2004年去世,他也是一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曹玉告訴北青報記者,父母對那段歷史很是避諱,“我們小時候都不會問起那些事情,母親很少說。相比而言,父親會偶爾跟我們講講,但是一提起來就會非常難過。”直到上世紀80年代,南京開始籌建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父母才跟曹玉詳細講述了當時的情形。“我當時聽到那些事情覺得特別不可思議,怎麼可能有人能幹出這麼殘忍的事情。直到我去紀念館看了各種各樣的史料,它們和父母的講述是可以相互印證的,我才慢慢地接受了。”口述經歷,是很多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以及他們的後人選擇傳承歷史的方式。曹洪泰和張翠英在世時,曾前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留言,他們口述歷史的影像也被用紀錄片的形式保存下來,並在館內循環播放,供遊人瞭解歷史。如今,曹玉和她的姐姐還會經常參加各種口述歷史的活動,“因為我們覺得重任傳到了我們身上,通過口述言傳 ,我們必須把真實的歷史去講給大家聽。歷史是不可能消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