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享譽津門的“玉清池”是怎麼建起來的?

今晚報

提到天津的“澡堂子”很多人都讚不絕口,修腳、按摩、捏腳、剃頭,拔罐、走罐、跳罐特別齊全,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都知道,“澡堂子”是我們對公共浴池的俗稱,老輩天津人對澡堂子可謂情有獨鍾,“澡堂子”文化更是體現老天津衛的市井民風。說到天津地道的“澡堂子”都會老天津衛都會想到享譽津門的“玉清池”,可問到它是怎麼建起來的,卻很少有人知道,正好藉由此題,為大家好好講解一下吧。

“玉清池”是怎麼建起來的?

在天津這個華洋雜處,充滿碼頭文化元素的地方,1922年年底,天津靠鮮貨水果發家的祁霈霖來南市華園澡堂洗澡。然後,請修腳師傅孫振山為其修腳,孫振山修腳技藝高超,服務周到。祁霈霖雖地位顯赫,但沒有一點瞧不起修腳工的傲慢。因為是老主顧,兩人邊修腳邊聊。這時,華園澡堂的王經理怕怠慢其他顧客,便斥責孫振山:“別光顧聊天,抓緊幹活!”祁爺一聽不高興了:“催什麼?我給雙份錢。”王經理也不含糊:“您有錢,自己開個澡堂子多舒服!”這句話可惹了“凡事不能栽”的祁爺,當著眾人的面,說了一句:“咱爺們兒要蓋,就蓋個比你好的!”

  天津爺們說話就得算話,說幹就幹,遠了還不去,地點就選在華園澡堂所處的南市。用一年多的時間,於1924年完工開業。祁霈霖獨資建成了當時華北規模最大、設備最全的玉清池。這個建築氣派非凡,五層磚混結構,建築面積5167平方米,南北兩座樓,中間設天橋相連。樓內安裝了德國電梯,這是天津當時第二部電梯。大門設於轉角處,樓頂有突出的八角閣樓。開業初始,在四樓附設西餐廳。該浴池還有自己的浴巾廠、肥皂廠,那裡用的浴巾、肥皂全為自制。


  後來,祁霈霖讓自己的兒子祁卜五出任了天津澡堂同業公會會長,張作霖、倪嗣沖、張宗昌等名流更是經常光顧玉清池,直到今天,“玉清池”在天津澡堂文化的位置也是不可動搖的,歡迎大家留言,說說你們知道天津“玉清池”嗎?去過沒有?最喜歡它哪些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