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蒙古的幾種起源說





蒙古族是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而龐大的民族,其民族起源問題是海內外蒙古學研究中長期無法形成一致意見的問題,在歷史上,很早就提出蒙古族源問題,人們對這個突然興起於北方,馳騁歐亞大陸的馬背民族作了種種猜測。人類民族的發展史本來就是同化和異化的過程,各民族間隨著交流的深入民族融合是必然的。蒙古民族也不例外,以下是幾種主流起源說:

蒙古族源於匈奴或與匈奴同族

关于蒙古的几种起源说

持匈奴說者,是依據宋人彭大雅所撰《黑韃事略》中記敘的“黑韃之國號大蒙古”,徐霆疏證曰“即北單于國”,單于國即匈奴。這與成吉思汗自稱“我單于國”的說法一致。日本史學家白鳥庫吉著《匈奴民族考》,認為蒙古族源於匈奴,其根據是語言相通,習俗相同,軍政制度相似,作者舉匈奴撐犁(天)、單于(廣大)、冒頓(聖)、瘀氏(妻)、頭曼(萬)、逗落(冢與種)、甌脫(室)、胥紕(鉤)、冥蠡(聚落)、服匿(缶)等字詞,認為與蒙古語一致或接近。此外,黃文弼、謝再善、佟柱臣等學者均持匈奴說。但有些學者認為,匈奴興於大青山下,蒙古成長於肯特山脈三河之源,天各一方,無法聯繫起來。
關於蒙古的幾種起源說​​

肯特山風光關於蒙古的幾種起源說​匈奴的後裔於蒙古族的世系更不能銜接,而據明代王圻所著《稗史彙編》,已證明匈奴是多民族之國,突厥、蒙古皆匈奴國家之民,而非匈奴民族之裔,即蒙古的祖先是匈奴國的成員,而非匈奴的子孫。

蒙古族源於東胡。

關於蒙古的幾種起源說


關於蒙古的幾種起源說

关于蒙古的几种起源说

蒙古族源於突厥,為突厥苗裔。關於蒙古的幾種起源說關於蒙古的幾種起源說

柯劭忞之《新元史》則主張此觀點。邵循正先生雖不能肯定蒙古一定源於突厥,但認為蒙古之發源與突厥有極其相似或密切之關係。最明顯的就是關於蒙古人來歷的兩個傳說,第一個傳說是“狼鹿相配生子為蒙古諸族始祖”說,《元朝秘史第一節明初譯文即是:“成吉思合罕(皇帝)的根源,是有命於上天而生的孛兒帖赤那(意為“蒼狼”,但是人名)與其妻豁埃馬蘭勒(意為“慘白色鹿”)。他們同渡著騰吉思水來,到斡難河源不兒罕山做營盤,生子巴塔赤罕”。而突厥則也傳說“人狼配合肇生阿史那氏”,狼為突厥祖先崇拜的圖騰,蒙古人也崇拜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語言上,蒙古初期所用突厥語的字眼極多。岑仲勉、馮家升等也持此說。但反對者則認為,雖然二者有不少共同點,但突厥晚出,蒙古早見,時間名次不能顛倒。

蒙古出於韃靼
關於蒙古的幾種起源說​​

《元史新編》的作者魏源持此說,認為“蒙古人之祖先實出於韃靼。”他根據《明史.韃靼傳》認為即蒙古,最早於唐武宗宰相李德裕的《會昌一品集》裡有“達坦”的記載。

蒙古源於吐蕃。​
關於蒙古的幾種起源說

根據是薩囊徹辰《蒙古源流》的記載,認為吐蕃智固木贊博汗為奸臣隆納木所篡弒,其三子布爾特其諾逃至恭博地方,娶郭娃瑪喇勒為妻,渡青吉思河東行至蒙古地方不兒罕合勒敦山稱勃兒特國。

蒙漢同源

抱咫齋雜著《中國人種考》持此說,認為蒙古是匈奴遺種,《史記一一匈奴列傳》稱“匈奴,其先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匈奴出於淳維,淳維出於夏后氏,為黃帝子孫,“則蒙古之出於黃帝殆無疑義”。曾厚載《蒙漢同源之初步探討》也認為蒙漢是同血統。

蒙古族為土著居民。

其源於公元前兩千五百年以前,是中國北方一個古老的土著民族,形成於圖騰崇拜社會階段的北狄之地。蒙古學者蘇日巴達拉哈著《蒙古族族源新考》力駁蒙古族起源於匈奴、東胡之說,認為蒙古族起源於蒙古高原原始人群中的蒙古語群體。原在北上貝加爾湖原始森林的部分,被稱為森林之王,後發展為草原上的牧獵民族,接受了拓拔文化、匈奴文化、中原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蒙古文化。

此外,還有認為蒙古族是東胡、突厥、吐蕃混合而成的,在唐之前並不存在蒙古民族中的杜爾伯特、準噶爾等部族的祖源傳說,“天女與孛汗私合,生了棄子樹下,孛汗往尋,見群鳥在上面飛翔,遮住陽光,小兒不受曝曬,小樹枝伸入嬰兒口中,滴入樹汁。這樹枝的形狀和幹亦類似蒸奶子酒用的彎管‘綽羅子’所以他的子孫就稱‘綽羅斯’。”又傳說:“杜爾伯特與準噶爾為一族,是從天而降。獵人見一樹生瘤,內有一小兒,樹的形狀是‘綽爾’管狀,故稱‘綽羅斯’。認為這些傳說與回紇族起源傳說大致相同,似應源於回紇。至於關於蒙古族起源的神話傳說也不少,或狼鹿相配生蒙古祖先,或二千多年前有二夫婦于山中煉礦,但均荒誕不足信。即使上面所列七說,有的拘泥於一鱗半爪的史料,有的過分牽強附會,也很令人信服。究竟蒙古族源何屬,看來,歷史學者還要走很長的路。


民族融合是大勢所趨,單一民族逐漸被邊緣化。每個民族都在隨著社會的發展,為追逐更大的生存空間而遷移,並存著通婚而融入到當地社會。哪怕在單一民族中所佔比例弱小,但隨著時間的流失,政權的更迭逐漸會形成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要細分追溯祖源,就看主體民族與外來民族的同化和異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