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之堯的時代

作為帝嚳之子,堯十三歲封於陶(山西襄汾縣陶氏村),十五歲輔佐兄長帝摯(zhì),改封於唐地(今山西翼城)。由於堯在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條,而同時期身居帝位的兄長摯卻沒什麼突出的政績,所以在堯二十歲時,堯代替摯成為天子,帝號堯 , 又因初封於唐地,便以唐為朝代號,後世稱“唐堯虞舜”就是這樣來的。

五帝之堯的時代

帝堯像

繼位以後,堯設置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可說是開啟了民間直言進諫之路。

堯當政初期,天文曆法還很不完善,百姓經常耽誤農時,因此堯就祖織專門人員總結前人的經驗,令羲、和兩族掌天文,根據日月星辰運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來推定時日,測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週期為一月,太陽一週期為一年,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天,這是有記載的我國最早的歷法,奠定了我國農曆的基礎。

堯執政初期,還沒有基本的國家制度,國家只是部落聯合體,非常鬆散,不利於國家的統一管理,所以在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開始建立國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系統的政治制度,為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堯的晚年時代是上古大洪水時代,堯十分關切民間安危,徵詢四嶽(四方諸侯之長)的意見,四嶽推薦了鯀(gǔn)治理洪水,堯覺得鯀不僅經常違抗命令,還危害本族的利益,是個靠不住的人,但是鑑於四嶽堅持,於是便讓鯀治理水。結果治水九年,毫無效果。

堯最為後人樂道的事蹟便是開創禪讓制,帝位不傳子而傳賢,堯晚年經四嶽推薦,得知舜孝行感動天下,後又將兩女兒嫁給舜,各方考察後覺得舜值得託付,便將帝位禪讓於舜。

五帝之堯的時代

禪讓帝位於舜

禪讓帝位二十八年後,堯去世,葬於谷林。堯的一生是辛苦的一生,年少在母親家裡長大,直到十歲才到父親帝嚳身邊,十三歲起便被封到異鄉,二十歲執掌天下,一生用在建立曆法,完善國家制度,晚年天下又爆發洪水,啟用鯀治水又失敗。禪讓後歸隱山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