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地區瀝青供應趨緊 青島進口瀝青量創同期最佳

山東地區瀝青供應趨緊 青島進口瀝青量創同期最佳

中宇資訊 深度觀察

文/王良

據中宇資訊數據監測數據顯示:2011-2017年中國進口瀝青數量達到2805萬噸,其中佔總表觀消費量16%左右,由於進口瀝青與國產瀝青存在原油原料與加工工藝上的差別,進口瀝青在加工改性瀝青過程中,比國產瀝青指標更加穩定,因此進口瀝青數量逐年呈現遞增態勢發展,在與國產瀝青價格相當的情況下,更容易得到國內進口商和下游用戶的青睞。

山東地區瀝青供應趨緊 青島進口瀝青量創同期最佳

由圖所示,按照海關關口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3月份國內進口瀝青到港量前三名分別為,南京海關、青島海關、南寧海關。華東地區一直以來都是國內進口瀝青貿易商集結地,而青島港口亦不容忽視,尤其是近幾年山東地區經濟維持良好發展,而以沿海城市而言青島地區自然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紐帶,尤其是今年青島港口瀝青進口量較同期增長明顯。

山東地區瀝青供應趨緊 青島進口瀝青量創同期最佳

由圖表可以看出,2018年青島港口1-3月份進口總量高達14.5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5.69萬噸,增幅高達64%,其中3月份進口瀝青數量較同期增長高達91%。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首先,外盤原油期貨市場行情增長速度過快超出多數業者預期且維持高位整理,導致國內瀝青生產企業高成本持續增長,然而瀝青市場價格卻增長幅度低於預期,導致主營煉廠整體開工率維持低位,市場供應趨緊局面下,進口瀝青價格後期看漲氛圍不斷放大。其次,青島經濟建設持續升溫,尤其是青島經濟開發區道路需求提升增長明顯,進口瀝青數量增加順理成章,而山東地區瀝青生產企業則集中在東營、濰坊一帶,青島本地主要以中石化旗下青島煉化為主而其生產能力遠遠難以滿足當地瀝青需求,因而青島地區瀝青來源主要以進口瀝青,東營等地區為主。

而山東地區作為主產瀝青先行地區,其市場價格導向備受業者所關注,尤其是隨著近幾年山東獨立煉廠加工原油進口使用權下放,困擾多年加工原料瓶頸得以突破,而中石油為拓展瀝青市場份額而代加工方式操作得到民營煉廠積極響應,主要集中在山東、東北一帶。後期市場來看短期內山東地區嵐橋石化開工時間待定、無棣鑫嶽開工時間延遲暫無計劃產出瀝青,濱陽燃化計劃5月底進入全廠檢修為期1個月左右,京博石化存在計劃檢修可能,未來一段時間山東煉廠瀝青供應有望保持相對低水平。而後期物流方面或受到一定交通管制,尤其是瀝青進入青島地區或受到一定限制,而且外盤原油期貨高位運行下,發改委再次上調汽柴油價格預期或難以改變,運輸成本增加在所難免。而需求方面,目前來看西北、西南地區仍然是主要瀝青需求增長點,其餘地區次之。因此綜合來看,青島港口進口瀝青後期影響力仍不容小覷,而山東地區仍作為瀝青主產地區,其資源流向未來仍以西北、南方等地區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