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怪異?國足與緬甸之戰尷尬蹭熱度:歐冠決賽前,費勁打緬甸

不知道什麼奇怪的人安排熱身賽,會安排緬甸、泰國這樣的對手,還有奇怪的聲音說是為了亞洲盃;如果說為了亞洲盃也勉強能湊的上,偏偏又是一眾30+的老將們坐鎮,不踢到40歲不算完的套路,結果被一群20+的緬甸對手硬抗的沒什麼脾氣。

決策怪異?國足與緬甸之戰尷尬蹭熱度:歐冠決賽前,費勁打緬甸

更為奇怪的是這個熱身賽日程,當中超聯賽已經進入間歇期時,挑一眾完全不可能有鬥志的球員們來打這種不疼不癢的比賽,同時還是偏偏趕上了歐冠決賽前的若干小時,蹭熱度的跡象過於明顯,結果熱度沒蹭上,緬甸這塊硬骨頭也讓國足啃的太費勁。

同樣,一群跟風起鬨的媒體和觀眾在不斷地煽風點火,吃瓜起鬨,成了比1-0“艱難戰勝”對手的國足更尷尬的角色。

決策怪異?國足與緬甸之戰尷尬蹭熱度:歐冠決賽前,費勁打緬甸

【鄭智迷信還會持續】

決策怪異?國足與緬甸之戰尷尬蹭熱度:歐冠決賽前,費勁打緬甸

有一種看中超叫做恆大來了才看,有一種鄭智迷信叫做恆大奪冠了才叫迷信;

因為壓根就沒人提及當年山東魯能和查爾頓時期的鄭智,彷彿是恆大“激活”了鄭智一般,孔卡三叉戟及後來外援們的碾壓級發揮似乎都被忽視。

在恆大鄭智依然能上場,現在又如何?兩支升班馬的完勝早已經打破迷信。

決策怪異?國足與緬甸之戰尷尬蹭熱度:歐冠決賽前,費勁打緬甸

只是這種迷信還延續到了國足。。。

【無腦黑武磊成千年梗,其次是郜林】

趕著輸球才在評論區裡發一條“從來不看國足”的奇怪夥計們,似乎並不清楚郜林在2009年之後長期佔據先發前鋒的位置,郜林曾經和三名前衛默契的配合,讓國足一度能夠打出賞心悅目的地面進攻。

決策怪異?國足與緬甸之戰尷尬蹭熱度:歐冠決賽前,費勁打緬甸

而此後用人越來越偏重老油條的套路,也讓國足越來越老,越來越散,越來越沒組織。

而在中超難得有所發揮的前鋒,只有郜林和武磊。即使如此,能夠在中超場均一球的武磊還是被無腦指責,哪怕打進了全場唯一進球。

這些奇人看的不是球,只是看個球。

【聯賽越能賺錢,國足越沒未來】

因為看球的人多,踢球的人少,自然踢球的人就能賺大錢,看球的人沒什麼選擇,一如20年間汽車性能逐漸上升,而價格逐漸下降一般。

中超聯賽已經能夠在亞冠中有一席之地,更加加劇這種趨勢,以往靠著足協發補貼的球員們,在俱樂部隨便發揮都能拿到幾百上千倍的收益,自然不會把踢這種友誼賽放在眼裡,甚至去留洋都興趣不大,難得有幾名去歐洲冒險的球員,大多也都不是在中超地位不穩的角色。

中超還會逐漸上升,但國足必定會不斷下降,要改變這種局面,除非那些評論區裡的人真能夠“挑戰國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