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農村的農民遷墳嗎?

阿兮隨筆

你見過農村的農民遷墳嗎?

作為一名鄉鎮基層工作者,直接和農民群眾打交道,平日裡經常要為修路、徵地和各種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矛盾與農民群眾進行糾紛調處,其中遷墳在所難免。記憶最深刻的是2010年1月修建高速公路經過一個村的祖墳,因山高箐深無法繞行,該村269座祖墳集體遷移!


農村古話道:“窮不改門,富不遷墳”。特別是對我們少數民族來說,祖墳是至高無上的,不可隨意採挖和遷移,若損壞陰宅吉地,村民認為對本村極為不利。所以開始這個典型的彝族山寨村民不同意搬遷,後經多次反覆做思想工作才同意遷移。

確定祖墳遷移後,除縣、鎮層層組建工作組以外,村裡以年長者為主組建了臨時遷墳小組,先後請來2位風水師,探測祖墳新址。隨後在當地畢摩(唄嗎)的全程主持下,就探測、規劃、山向、定位、葬儀等事項進行反覆測試,最後確定新祖墳地。

畢摩介紹說,該地為亥山來龍,地盤坐山為亥山,已向,七二分金為丁亥,八卦方位為乾卦,坐山經度為315度,緯度為305度,天盤八運為後山前水局,玄空地運為一百六十年,下元甲子向運(八運)到山向屬比較理想的墓地座落。


遷移墳地選定後,擇日作了7天的充分準備,於畢摩確定的黃道吉日舉行遷墳儀式。由村長主持儀式,村裡德高望重之人宣讀儀式口訣,畢摩口誦祭祀經(彝語),向先祖說明遷墳原因等。

隨後,在吹鼓手、板鼓、彝語花鼓舞及全村男女老少近200多人的送葬隊伍陪送下,先把3位高祖由原地移柩到新地新穴安葬,隨繼歷經16天,移柩269座祖墳到新穴安葬。


在我們民族山區,遷墳視為一個家族的大事,關係到後代子孫任途、官運,所以慎之又慎。

我們當地一般就請上知天下知地的彝族畢摩或者風水大師和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親臨指導,因為墳的立向和深淺至關重要,在遷墳過程中相關的道場和儀式均由畢摩全程操持。一般把清明節、中元節、祭祖節定為修墳動土、移骨安葬的最佳時機。

我是花腰妹,來自雲南民族山區,如果你想了解山區農村,體驗民族風土人情,請關注我!花腰妹願和你一起分享!

  


花腰妹

你見過農村的農民遷墳嗎?

見過的。記得還是在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那時候我們這裡修公路。

有一家的祖墳正好在公路的西邊,遮擋了大半個公路。不遷墳的話公路就要拐個彎很費功夫,然後就去找那個祖墳的後代主人了。說是祖墳,其實就是一個墳包子,不知道為啥是個孤墳,也不應該啊,估計別的墳墓不再這裡,路邊的也不適宜,按照農村的說法,也早該挪挪位置了。正好藉助修公路這個提法,主人家決定動墳遷墳了。

記得我們剛上學走的時候,大家還是在那裡商量著該咋辦?找了很多的村民幫忙,很多的钁頭,鐵鍬和鐵耙子。涼棚已經搭好了,聽說在遷墳的時候是不讓見過多的陽光的,但這也是民間的忌諱罷了。估計也是看好了時辰的,在我們上學走遠的時候,才聽見燃放鞭炮的聲音,應該是決定開始起挖了。

放學回來,人已經全部的走了。速度應該很快,估計是去新祖墳埋葬去了。聽村裡老輩人說,這個遷墳起墳是很有講究的,要不能見光,不能散了靈氣,要先拜過祖先和各路鬼神再說。最後搬拿骸骨木頭的人還要膽子大喝點酒什麼的以免粘上晦氣。這個人不一定要是自己家族的人,但要懂行。應該是有規矩的,不太懂,沒有細問過,主要是越聽越害怕。

還是算了不說了,大半夜的瘮人。


農民妹子一枝花

我不但見過,還親自參與過。就說說所謂的封建迷信遷墳。

這是一個我本村的一個真實故事,時間是2017年8月。

一個在浙江打工的朋友實然有一天找到我叫我去幫忙,說要給他的父親遷墳。我當時覺得很奇怪.。因為一般情況下都認為“人死為大入土為安”,沒有誰原去驚動自己的祖墳,更何況還是他只過世5年的父親。但是朋友找到又怎能不去。



在特定的日子,由兩個陰陽先生操作,一張八仙桌兩條板登兩隻雄雞,擺好香米儀到墳邊,他拿著招魂幡跟著先生鞠躬作揖,做著各種動作。先生打著響器念著咒語踏著禹步,大概半小時後就叫鳴炮起墳。他先取一點墳頭土,後面就是我們挖墳起棺,棺木取出來放在板凳上就不允許落地,在先生的帶引下我們一直把棺材抬到新的墳地。又經過先生的一種儀式後,就落棺蓋土。主人先把帶來墳頭土蓋上,再跪下挖三鋤土後就請大家給他父親蓋房(不能叫蓋土)。



這就是我經歷的遷墳過程,雖說是迷信,但是人真的到走投無路之時。只能把迷信當作心理安慰。

你們有沒有過迷信經歷,請評論區留言


鄉村老農民

你見過農村的農民遷墳嗎?”老實說,就在去年,老農在老家農村經歷過一次,算是多少懂一些農民遷墳的事情。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

農民遷墳,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葉落歸根的農村遊子。

農村人葉落規格的思想最嚴重,很多離開故土五六十年,最後客死異鄉的老人,臨終念念不忘的就是有一天遺骸能夠回老家,埋進祖墳地,死後也要魂歸故里

像這樣的案例,新聞上也不少,我們的臺胞和海外僑胞,有些有這樣的要求。

2、在外地去世暫時埋在當地的村裡人。

農村風俗多。因風俗和特殊原因,無法當時送回老家埋入祖墳的人也是有的。比如老人們去很遠的城市幫兒女照顧孩子,或者歲子女居住,最後去世在那邊,也只能當地火化掩埋,或存留骨灰,等燒過三年祭後,骨灰遷回老家下葬。

3、信風水的人,擇風水寶地遷墳。

農村有一些家裡出凶事,比如橫禍,連續少亡,無後等,就會亂找原因,懷疑祖墳有問題,甚至找人破解另擇風水寶地,試圖遷墳改變命運。

這樣的遷墳自然很講究,要家裡的嫡系男丁,在晚上動遷(鬼屬陰,不能見太陽),還有許多雜七雜八的規矩,在此不表。

農村老話:“死者為大”,那感覺好像不管人活著時候多麼卑微,一去世就瞬間昇華,成為神秘的存在,總覺得他們會無形中影響著後代吉凶,我想這與農村風俗敬天敬地敬鬼神的老思想有關。我比較欣賞農村的另一種說法:“人的運氣好了,鬼神也得讓路”,這才是相對積極的人生觀。

4、集體號召平墳導致的大規模農民遷墳。

像這樣的平墳行為,老農兒時見過,是在農業學大寨時期,轟轟烈烈戰山河整修水利,確實是全村總動員的平墳。自己家的墳,自然是深埋,平了墳頭,照樣在地裡種莊稼。一些無主的亂墳,包括六十一還家的油簍墳,直接是挖了整地。

那時老農只有幾歲年紀,跟著一幫孩子看大人們在墳地裡挖墳,一大钁頭下去,刨出個油簍罐兒,社員們並不害怕,撿起來扔到一邊,棺材板兒、骨殖做柴禾,就在地裡熬糞積肥。破除封建迷信,好像人人都膽子大,啥也不害怕。

人生從生到死走一遭,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就好。經歷過太多生死,反而把一切都看淡了,順其自然,自然而然,就是完滿。其他的,又何必太過在意呢?

我是【南鄉老農】,喜歡我的觀點就請為我點個贊吧!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不同經歷和觀點!

惠姐說三農

2018.02.03 我的奶奶去世,02.07 遷移我爺爺的墳墓,因為我爺爺的墳墓旁邊的位置太小,也不夠給我奶奶下葬的位置,我爺爺的墳墓旁人家看了,位置很不是理想,所以就商量著移一個位置,最後找了一個專門看地方的,給我奶奶跟爺爺專門找了一個位置,自己鼓的墓,最後把我爺爺跟我奶奶合葬在一起了

我們村從來還沒有出現過遷墳的,所以我們是第一家,剛開始先給爺爺燒香,敬酒,磕頭,我們用的車,車先把坑挖出來,然後給上面用塑料紙遮住,不讓見陽光,然後把磚用棍子敲開,先把裡面的味道放了,等了兩天後重新給爺爺換了一個棺材,找了一個擺放骨頭的,給他整理,把他裡面的帶的東西也全部給他帶到新的墳墓,他去世前穿的衣服用袋子裝著也給他放到新墳墓裡面,給他換了新衣服,下葬奶奶前一天下午,就把爺爺轉過去了,去了燒香,燒紙,磕頭,最後把棺材用被子抱著,用繩子綁著,好幾個人抬出來,最後吹號,響炮,抬著去新墳了,,,,,,。不說了,好想奶奶,哭的寫不下去了,,


Wang小桀

見過,通常情況下,農民是不會遷墳的,除非遇到不得不遷的情況才會動土遷墳。

第一,開修公路或者建設等用土地必須要遷墳。

高中時,學校擴建,再緊鄰學校的小山坡建一公園,施工前,山坡上的墳被遷走,有的是家屬親人,而有的直接被挖走了(沒有親人了)。目前,因施工而產生的遷墳事件比較多,也最普遍了。


第二,配偶合葬遷墳。

我們村裡有一對老人想死後共葬在一起,老婆先去世,老頭後去世,兒女在老人都去世後將母親的墳挖出,骨頭放在一起,進行合葬。

第三,風水因素導致的遷墳。

中國一直有崇信風水的說法,雖然改革開放至今,總在提倡掃除迷信,崇信科學,可在農村老一輩人和部分年輕人依然相信“風水”,認為家中發生的不幸或者貧窮,都跟風水有關,因此也會產生遷墳的情況。



這是我所見所聞關於遷墳的相關情況,大家看到的遷墳都是什麼情況呢,歡迎你的留言和關注哦!


鄉野裡的丫頭123

說實話我見過,在我們這邊我就看到幾個遷墳的,有的是土地被人徵用了,要挖個魚塘,搞水產養殖,家裡的祖墳在裡面沒辦法自好遷走,印象最深的是在小時候十多歲的時候看見一次,這家的祖墳在人家的宅基地下面,家裡很窮,可能是聽風水先生說他家的祖墳在哪埋的不好,這家人選個日子把他家的祖墳遷到別的地方,我記得當時挖墳之前,首先是這家的人在墳前燒紙祈禱,然後是他請來幫忙的人開始挖墳,挖到下邊棺材已經在地下藕壞了,我看到的是人的骷髏和白骨,然後有人把他們撿起來,放在事先準備好的棺材裡,整齊的排好,然後蓋上棺材蓋,然後抬棺的人把他們抬到事先準備好的地方去下葬,整個過程家屬後代都是披麻戴孝,和剛死的人辦事是一個樣的,我不知道別的地方遷墳是怎麼樣的,希望大家都在下面給我評論,這樣可以多交流經驗。


家和興旺\n

小時候見過一次,就是在我們家現在宅基地的方位下面,還是附近區域,有些模糊了!

那時候碰到的遷墳應該是與人們活動區域有關,由於我們村裡很多墳地就在村南邊,但那時我們村也是向南邊不斷拓展活動範圍,導致一些附近的墳地不得不遷移,就像我們家新宅基地下面就原來有墳地,不過小時候主家給遷走了。

雖然具體流程不記得了,但那時人們遷墳時是非常隆重的。會比較講究,一切按傳統習俗來辦。



非常清楚的記得,開前墳,會在挖開的墳墓上面搭一個用布構成的簡易棚遮住陽光,以前很好奇,但也只是遠遠的觀看。

由於時間比較久了,那時還小,根本不得啥情況。

小時候做個很多膽大的事,例如:

由於以前埋的棺材比較淺,一些年份久遠的就會露出來,有時候就會撿到人骨頭或人的頭骨,就會拿著玩!

另外,記得有一次放學路過墳場,曾在一個新墳上看到上完墳留下的東西,其中有一袋軟糖,就被我和小夥伴們分著吃了😁。

小時候的回憶因為一次聯想,記起來很多,兒時的樂趣太多了,可惜一去不復返了。


龍百曉生

從小到大見過很多次,還親自抬過。最早的一次是小學二三年級,放學的路上經過一家門口,看見圍了很多人,就上去看看。


原來是一家人在遷墳,當時年紀小,看見從坑裡捧上來的骷髏💀忍不住一陣噁心,然後當天的飯也省了,吃不下!

後來年紀大了見得多了,也就不以為意了。通常遷墳都要重新打一副棺材,沒有當初下葬的大,俗稱“匣子”。然後找本地專業的“行首”,備齊香燭火紙,白酒啊糕啊都要有。白酒主要是行首喝兩口到處噴噴,剩下的用來事後洗手,早先沒有皮手套也沒有洗手液就是這樣做的,糕點來幫忙的每人吃兩片,圖個吉利,香燭火紙自然是死者享用啦!

過去沒有火葬,通常骨骼都會完整,也有腐朽的,一般微黃色,也有象牙白的顏色,行首根據每塊骨頭的位置把它一根根安裝位置擺好,連黑土都鏟在裡面抬走,那時候條件好的還買一床冥器店裡賣的被子和衣褲放在裡面。偶有發現裡面有金銀首飾的慣例歸行首所有,一般都是窮人,很少見金的東西,以銀器居多。

裝好匣子之後,由事先找來的本家後輩抬著到新墓穴,孝子要走在前邊,抱著一個芭鬥,裝一鏟舊墳前的土,如果路上有橋要喊一聲“媽媽,過橋嘍”或者“爸爸,過橋嘍”。我抬過的一次遷墳,孝子已經九十多歲了,走不動了,就用平板車拉著走。
到了新墓地,新挖的墓穴叫“炕”,要燒大量紙錢在裡面叫暖炕,把糕點撒一些,然後燒“四鄰紙”,意思是新來的,求關照!然後匣子入炕,由行首以羅盤定位,用紅線作為中分依據定好位置,扯斷紅線,鋪上蘆蓆,上土堆圓。然後親戚朋友磕頭,回去吃喝!


宿遷脫模劑cheng

見過的,去年我孃家的祖墳因為徵地需要動遷,我們做姑娘的是必須回家參與其中的。

一早我們家族的人就全部到了墓地裡,族裡的媳婦和我們外嫁的姑娘們陸續在每座墳塋上燒紙寄託哀思,完事後抓車已經開始開起第一座墳了,最大的墳是我爺爺的父親母親,第二排就是我爺爺和二爺爺的,隨後第三排我爺爺下邊是我大伯,大伯下邊一排是因病去世的嫂子。二爺爺下面一排是車禍去世的堂三伯。

我們族裡媳婦和我們出嫁的姑娘負責在新買的棺材裡裝點棺材裡,也就是純棉的布把整個棺材裡麵包裹起來,然後在棺材底部放入一層新棉花,棉花上鋪上一層燒紙,燒紙上扔入幾個一元的硬幣,然後把新買來的去世才穿的那種長襟襖鋪上,長襟襖裡面再放入一套棉衣棉褲,男女的顏色不同,形式是一樣的。

因為我性格比較漢子一些,這份工作我做的比較少,我主要是去看起墓了,第一個大墓是我爺爺的父母,是個明堂墓,也就是用磚刻的名字的墓,找到磚就可以了,二排爺爺和二爺爺以下的都是屍骨墓,需要把骨頭都撿拾起來裝在一個袋裡子,有男人們負責,因為我的侄兒們都已經結婚生子了,所以由他們負責此項工作,我父親輩的負責指揮。

每打開一座墓,都會在墓的上方多人拿一個塑料布蓋上,俗話說不讓去世的人見到陽光,把屍骨撿拾好後放入剛剛媳婦們鋪好的棺材裡,按照能看的出來的人的骨骼形狀依次擺列成生前的樣子,然後就開始封棺蓋了。幾個去世先人都這樣依次弄好後,用貨車拉到新墓地,再依次放入新的墓穴,掩埋成新的墳塋,因為不許女人們進入新的墳地,我只看到了這裡,同時內心也是極度的難過和痛苦的。以這樣的方式再見陰陽相隔的親人,不是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過,曾經疼過自己愛過的親人數年後化作了一堆白骨,腦海裡閃現著的只有每位親人活著時的音容笑貌了。

歲月是無情的,從我們身邊帶走著親人,我們唯有好好珍惜這一場生命的旅途,才不冤今生的所有過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