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在隋唐之後的去向如何?

MICHELLE-LIN

兩晉南朝時期,是士族貴族最為活躍的時期。東晉時還出現了“門閥政治”這一皇權變態,門閥士族甚至與皇權共治。其中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是其中的頂級世家。《南史·侯景傳》:“請娶於王謝,帝曰:‘王謝門高非偶,可於朱張以下訪之。’”後常常以“王謝”來指代名門望族。

王導

謝安

在東晉之前,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並不算顯赫,但頗有名望。琅琊王氏相傳是秦朝名將王翦的後代,為避秦亂,遷於琅琊。魏晉時,以孝悌聞名。王祥的臥冰求鯉、王覽友悌的故事流傳在外,王家得到百姓的愛戴。西晉末年,八王之亂的爆發,整個北方地區混亂不堪。天災人禍之下,北方少數民族趁機南下中原,永嘉之亂後,北方的諸多士族都選擇了南遷。陳郡謝氏在東晉中葉之前,並不是一流的世家。有史可循的謝氏官員是曹魏時期的長安典農中郎將謝纘,之後謝家子弟多有在魏晉時期做官的,世家規模初顯。永嘉之亂後也跟隨遷往南方。王氏的崛起是在亂世之中抓住了機遇。王導說服了江左士族支持司馬睿,併為北方士族在南方立足,促成南北士族的合作付出了巨大努力。東晉初年,王氏一族備受皇族重用,王導為宰相,王敦掌軍權,兩人內外結合把持朝政,王氏一躍為頂級門閥,時有“王與馬,共天下”的傳言。後來,招致皇族的猜忌,皇帝重用侍中劉隗等人,向牽制王導。322年,王敦上疏劉隗罪狀,並以此為名,在武昌起兵叛亂。皇族兵力不抵,元帝憂憤而死。明帝上位後,恰王敦病重,討伐王敦大獲全勝。王家勢力有所減弱。謝氏家族的上位是幾代謝家子弟努力和時勢造就的結果。東晉初期,謝家的謝安、謝尚、謝玄等都是傑出的人才,在官場上有一定的地位,特別是有出色政治才能的謝安登上了宰相之位。適逢前秦入侵東晉,爆發了淝水之戰。謝安擔任東晉方的總指揮官,臨危不亂,機智指揮,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一時間,謝氏成為士族之首。那是謝氏最輝煌的時期。東晉滅亡後,王謝的權勢不再,在南朝時不斷衰敗,但並沒有斷絕流傳,反而歷經南朝四朝,依然傳承。這一時期王謝家族在政治上作為不大,庶族出身的南朝皇帝只是需要世家大族的名望,並不會給很大的實權。在文學上倒是出了很多的名人,如儒學家王儉、創作永明體的王融、謝家的謝靈運、謝朓等,為我國的文學發展做出了貢獻。

侯景之亂

南朝末年,侯景之亂對世家大族是致命打擊。侯景進入建康之後,燒殺搶掠,大肆屠殺,特別是世家大族被屠殺、被餓死的不計其數。顏之推曾雲:“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故江東有《百譜》;至是,在都者覆滅略盡。”這就導致王謝世家元氣大傷,特別是陳郡謝氏基本消失。隋唐時期,王謝家族雖然存貨下來,但淪落為不入流的家族。陳朝滅亡後,琅琊王氏的族人多生活在江南和關中,也有族中子弟入官場,但擔任的官職都不高。比較出色的子弟就是由陳降隋的王猛、王胄、王眘,是隋朝的猛將。隋唐時期,琅琊王氏的旁支太原王氏更為顯赫,琅琊王氏已經徹底退出了政治中心。唐朝劉禹錫的《烏衣巷》詩中感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讀起來讓人唏噓不已。


國家人文歷史

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等江南門閥,跟隋唐統治集團不是一家人。

“永嘉南渡”之後,從北方遷移到江南的那批士族門閥,稱為“僑姓”。經過對陸、顧、沈等原吳國門閥的打擊後,“僑姓”掌握了東晉的大權。

“僑姓”門閥的首領,陸續由琅琊王氏、龍亢桓氏、陳郡謝氏擔任。

直到劉裕建立宋朝後,王、謝、蕭等門閥依然勢力龐大。雖然劉裕不讓他們掌握實權,但是必須藉助門閥的金字招牌,才能坐穩皇位。

這時期的王謝門閥,有地位、有名望、無實權。



歷經250多年的發展,“僑姓”門閥後繼無人。

梁武帝蕭衍妄想接納了北齊軍閥侯景,就能白得一塊土地,沒想到確實引狼入室。侯景來梁國之前,家眷全被北齊朝廷殺掉,所以他就像求娶南方高門王、謝家的女子為妻。

蕭衍直接懟他:“呵呵,你一個胡人也想娶中國最高貴的美女?別做夢了。”

侯景受到無情的嘲笑,徹底憤怒了:今天你們看不起我,明天我讓你們高攀不起。他帶領手下的800騎兵,就扯旗造反了。



800人就敢造反,侯景是有把握的。

他發現梁國一個致命的缺點:門閥士族終日飽食清談,卻沒有治國、打仗的能力。而付出辛勤汗水的勞動人民,卻被他們無情的欺壓。如果能釋放出勞動人民的充填怒火,那些門閥士族是沒有還手之力的。

結果,侯景一路殺士族、放奴婢,到南京城的時候已經擁兵十萬。把王、謝等僑姓士族的根基徹底打斷,從此再也沒有崛起的能力。

沒人才、沒土地、沒經濟、沒軍隊,憑什麼掌握天下命脈?



隋唐的統治集團跟魏晉以來的門閥士族沒有半毛錢關係,完全是自主發展起來的。

北魏“六鎮起義”後,被爾朱榮逐漸收服、平定。沃野、懷荒等五鎮的起義軍被爾朱榮留在河北、山東、河南等地。

武川鎮軍人則留在關中。

爾朱榮被刺殺後,高歡用手段拉攏了鮮卑貴族、漢人門閥、起義軍,成為大丞相。

宇文泰等武川軍人不願意聽從高歡的命令,就在關中自立門戶。

武川軍人就是隋唐統治集團的祖宗。



當時的西北經過幾百年戰亂,十分破敗。

為了對抗高歡,宇文泰不得不對制度、人事、經濟進行改革。

將無主土地分給農民,形成廣泛的自耕農,保證了賦稅收入。

將所以男子都納入兵役體系,閒時為農戰時為兵,保證了充足的兵員。

將鮮卑貴族、漢人豪強納入統一的官職體系,並且互相聯姻,保證了統治集團的穩定。

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革,關中政權的實力蒸蒸日上。577年滅北齊、589年滅陳、624年再次一統天下、630年滅突厥,用實力打出了大片的江山。

雖然經過宇文氏、楊氏、李氏的朝代更迭,但也只是皇帝換人而已,朝廷幹活的還是那批人。



雖然隋唐建立以後,重用的是關隴集團的人,但江南門閥也不是沒有機會。

蘭陵蕭氏,就是由江南門閥融入到關隴集團。

侯景之亂後,皇族中有一支跑道湖北,建立了一個小國家,依附於北周。

楊堅稱帝后,從這個小國家中選了一個公主,作為自己兒子楊廣的媳婦,她後來成為隋朝的皇后。

李淵起兵後,蕭皇后的弟弟蕭瑀率先響應表示支持,由此被李淵喜歡,稱他為“蕭郎。”

有唐一朝,蘭陵蕭氏出任宰相的有10人,與博陵崔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河東裴氏、京兆韋氏並稱“六大豪門”。

可見,還是要教育子弟、培養才能、眼力好、腰段軟才能活得好啊。


溫乎

首先我們先講琅琊王氏,琅琊王氏是中國頂級門閥士族,晉代四大家族之首,是中國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名門望族。

琅琊王氏家族始於兩漢時期的琅琊臨沂,在魏晉時期,走上鼎峰。史稱“王於馬,共天下”,王氏家族從東漢到明清的1700多年間出了35個宰相,36個皇后和36個駙馬與186位文人名仕。

琅琊王氏家族世代居住於琅琊臨沂,但是在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舉族遷居金陵。琅琊王氏家族興盛於東晉,西晉末年南遷以後,扶持司馬睿,建立東晉中興了晉室。

隋唐以來,真正意義上的琅琊王氏家族已經不復存在了,雖然琅琊王氏在唐朝還有四人認宰相,但是於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琅琊王氏比,真的是滄海一粟了!

陳郡謝氏,中國古代著名家族,頂級門閥之一,起家於魏晉時期,以謝安為首的謝氏家族,在著名的“淝水之戰”中為東晉立下了至偉的貢獻,奠定了謝家的在東晉及南朝的地位!

謝家到了隋朝時期家族只剩下一個人謝貞為官,所擔任的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六品官,為了拯救急劇下降的家族地位,謝氏也有人做過一些努力。這種努力表現在仕宦上面,但是已經力不從心了!


三弟聊歷史

我個人的觀點

謝晦之死真是讓陳郡謝氏太可惜了,這絕對失去了一次陳郡謝氏的優秀傳統文化向北方政權發展的機會,像琅琊王氏就有王肅,劉宋皇室有劉昶,蘭陵蕭氏蕭齊皇室有蕭寅,還有梁朝宗室遺族往隋國成了外戚到唐還一直興盛,謝家這點上真的太太太可惜了,最後一個謝貞被擄去北周已經沒有那種勢力發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