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s2正式量產,在這個芯片進入7nm製程的時代,16nm有什麼意義?

痞面書生

據爆料澎湃S2基於臺基電16nm工藝製程,擁有4×A73+4×A53的八核構架,大核頻率為2.2GHz,GPU為Mali G71MP8,除了不支持CDMA網絡,其規格參數基本和麒麟960持平,其性能接近目前較為流行的驍龍660處理器,定位中端芯片。






濤聲依舊23268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更多有趣資訊等著您哦。

雖然現在是落後,但是現在的努力,就是為了以後不落後。只不過總有人有一步登天的想法。

根據爆料,臺積電代工的澎湃S2將會採用了八核心設計,這是小米的第二款自行研發的芯片,整體性能與麒麟960持平,或者輕微落後於麒麟960。澎湃S2採用4核A73+4核A53的架構,4核A73主頻在2.2GHz左右,4核A53的頻率則在1.8GHz左右,採用了Mali G71MP8 GPU,支持UFS2.1閃存和LPDDR4內存,不過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基帶不支持CDMA網絡仍是硬傷。

澎湃S2定位是一款中低端的芯片,7nm工藝非常貴,中低端的芯片根本不會用上7nm工藝。而且7nm工藝的產量有限,使用7nm工藝的的只能是A12、麒麟980、高通855這種定位的高端的芯片。澎湃S2定位是一款中低端的芯片用7nm工藝根本上是不切實際。

並不是澎湃S2定位定位中低端,用不上7nm就沒有意義的,因為這是小米的第二款自行研發的芯片,小米還在初期的研發階段。當然是為了以後可以用上更好的自行研發的芯片。當年華為在研發麒麟的時候也花了很多時間和資金去研發才有今天的躋身國際一流的移動芯片的結果。這些都需要時間和嘗試。

大家別忘了最近中美最近的貿易戰中,中國被限制進口芯片的教訓了,小米這種努力就是為了以後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但是,在發展的階段,可能搭載澎湃S2的小米6C(應該是小米6C了)的體驗並沒有想想中的好,但是啊,這一代的進步挺大的,我們應該繼續觀望。


太平洋電腦網

當然有意義了。

首先,16nm並不算太過時,即便對於對於臺積電來說,16nm依然屬於先進工藝。由於時間的積累,現在的16nm比以前的16nm性能要好。因此,澎湃S2使用16nm工藝並沒有什麼問題。

其次,澎湃s2立項早,大概在2015年左右就開始研發了,當時最先進的工藝就是16nm工藝。只是澎湃S2的研發週期太長,錯過了16nm工藝在市場上的黃金時期。即便是澎湃S1,用的不也是看似過時的28nm工藝嗎?

第三,新工藝貴啊。7nm工藝的成本極其高昂,需要足夠的產量才能不虧損。顯而易見,小米並沒法實現足夠的產能,因為他們的基帶存在問題,澎湃芯片不可能大規模應用於產品上。

第四,這並不是旗艦處理器,沒有任何人說這是旗艦處理器。對比聯發科P60和澎湃S1,澎湃S2仍然屬於中端處理器,只是GPU核心變強了。既然是中端處理器就沒必要用最新的工藝了。

澎湃S2和S1GPU對比,製程大提升GPU提升明顯,但目前的旗艦GPU至少是MP12級別的。

CPU對比聯發科P60,由於12nm只是16nm馬甲,所以工藝差距並不大。可見兩者CPU勢均力敵。


看球人

從出發點來講就是填補了一個空白,是好事,但是還是不能盲目樂觀。

我們先從好的方面來說,目前咱們國家高端芯片短板的問題暴露的比較充分,中興事件讓國人的目光重新聚焦在了芯片之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澎湃s2的研發無論如何都是一個非常積極的現象,證明我們在芯片領域尋求著突破,這總要比一直停滯不前要好很多。此外,這款芯片在性能方面與華為海思在2016年發佈的麒麟960相當,這更是就目前來講非常難能可貴的。

另外就是從去年發佈的澎湃S1來看,宣傳和實際中差距還是較大的,雖然和驍龍625一樣,也採用了八核A53架構,製造工藝依然為落後的28nm,在功耗和性能方面無疑要落後驍龍625很多,不過S2採用16nm的製造工藝,雖然和目前最尖端技術7nm還有一定差距,但依然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我們再來澆一盆冷水,雖然製造工藝上有所提升,但是小米應該還是沒有研發自己的基帶,選擇的是聯芯的基帶,這澎湃S1僅能用於中國移動的4G網絡,澎湃S2如果繼續採用聯芯的基帶,也只能用於中國移動的網絡,非常難以推廣,如果小米自己研發基帶,那麼再加上本來就已經昂貴的芯片研發費用,對於小米來說比較舉步維艱。所以一切都不輕鬆,

任重而道遠

當然,無論如何,S2的研發讓小米芯片方面已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希望見到它未來在手機芯片市場取得更大的成功,走得更遠。


歐界傳媒

這個需要分米粉和非米粉。

米粉需要知道一點,在你們噴麒麟970是辣雞的時候請清楚的認識到,這個澎湃是辣雞中的戰鬥辣雞。簡直一點意義都沒得,我估計出來連聯發科P60都不如。又是一個需要外掛基帶的IC,功耗將會非常不樂觀,我覺得不發佈還好,發佈了就被啪啪啪打臉,米粉說華為麒麟不具知識產權,那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們,這個澎湃還不如麒麟呢,沒有基帶沒有NPU,公版架構,16nm工藝。。。整個一個驍龍625還不如。

對非米粉而言,這個需要大家明智的認識到,這個的確是具有一定自助知識產權的中國芯,雖然小米不像華為已經擁有10幾年的芯片研發能力了,但是畢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芯片研發廠商,值得鼓勵,對於小米而言,我最喜歡它的一句廣告,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未來一定會百芯齊鳴,中國芯會越來越強大!當然啦,我個人覺得,小米想跟華為媲美幾乎不可能。基因不同,小米還是適合做無印良品,對於這種靠真技術真能力硬實力狼心對抗的東西,還是弱了點。雖然雷軍是IT勞模,說實在的籤軍令狀這種事雷軍幹不出來。小米會錦上添花,但華為一定是雪中送炭。在地質氣候條件最惡劣的南北極,只有華為才會弄出全球唯一的基站。。。


中國頂級科技評論人


曾經過往24

首先,澎湃S1也沒有用當時最先進的工藝,這無非有如下兩點原因,第一小米的自主研發SoC尚處於初期階段,使用成熟的生產線可以提高良率,降低成本,同時也可以避免產能爬坡。而且這塊SoC畢竟還沒用到全線機型,說明出貨量不會很大,所以小米還是在努力控制成本。第二小米對澎湃的定位不是高端SoC,而是中高端定位。

S2估計也會走上述路線,走中高端定位,所以面對最新工藝小米沒必要冒風險。此外臺積電的7nm產能估計都被蘋果高通和華為訂光了,小米量小可能也爭不過來產能。

澎湃系列對於小米的最主要意義是小米擁有了自主設計SoC的能力,可以對小米整合上下游產業鏈提供一些幫助,此外也可以提高自身和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畢竟不再受制於人了。


同道眾人

時隔近兩年,小米終於拿出了自研芯片的第二代產品,澎湃s2,讓我們先來看看其參數,s2採用16nm工藝,八核心設計,四顆A73核心(最高主頻2.2ghz)+四顆A53核心(1.8ghz),GPU採用mail G71 MP8,從目前給出的參數來看,s2的性能對標驍龍820和麒麟960,使用在接下來中端產品小米note4或者紅米pro2上還是沒有問題的,不過依然不是全網通,必須靠外掛基帶解決這個問題。


很多人看到這個參數後,有不少問題,其中最懷疑的就是澎湃s2一款兩年前的旗艦U水準,放在現在還是16nm製程,對小米的幫助的有多大,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問題。

小米研發澎湃處理器的目的與華為是相似的,華為建立海思麒麟是為了與其他廠商的硬件差異,而小米現在高度依賴高通芯片,不管是高端還是低端基本都是高通,研發澎湃處理器就是為了逐步減少其對高通的依賴,避免自己等我生命線掌握在別人手裡,現在的中興就是個最好的反面教材。


所以說澎湃s2對小米的意義是巨大,製程的落後和性能的平庸,也無法否認其價值,這是小米在芯片行業邁出的第二步,意味著其對高通的依賴又少了一些,有了更多的自己的東西,至於性能可以一代代的提升,就跟今天的還是一樣,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出來。

回應很多人提的一個問題,澎湃是不是自研的芯片?答案是肯定的,不可否認澎湃的CPU,GPU架構都是購買的公版架構,剩下基帶什麼的也沒有多少自己的東西,但是把這些東西完美設計到一顆芯片上面,這可不是搭積木那麼簡單,這就是小米自己的東西,在這個產業分工明確的年代,也沒有哪家的芯片完全自研,所以說澎湃是小米的自研芯片完全沒有問題,等以後澎湃成熟了,自己架構是遲早的事情。


如鯨向海鳥投林

中興的集成電路全國排名前三!2017年銷售額75億,所涉及的類別超過華為!華為的麒麟估計佔了大頭,視頻處理當然也很強大,如果去掉這兩個大頭,中興估計秒殺華為!華為的麒麟不外售,視頻處理賣到了全世界!中興的芯片一直是外售的,中興有FPGA,很強大!拿澎湃和中興比,簡直就是嬰兒對成人!小米的澎湃就是個笑話!賤人們,不要提起芯片就是手機,不要提起手機就是cpu和存儲器,顯得你們非常無知!


花和尚1747716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