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書法史上最高水平的書法家,放到中國大概是什麼水平?

陳獨SH0W

把日本書法史上最高水平的書法家放在中國比較,就要先理一理中國書法史上的人物,才能對日本書法家有較準確的定位。


(圖為王羲之初月帖)

從秦丞相創小篆開始算起,以創造性書家為超一流來計,李斯創小篆,程邈創隸書,蔡邕創飛白,張芝創今草,鍾繇改革楷書,王羲之改革筆法,一掃漢魏晉隸意。其書為舉世楷模,餘烈至今一千七百年而不衰。李陽冰潛心小篆,過於李斯。張旭狂草,一瀉千里,顏真卿簎隸溶入楷書,橫掃姿媚之態,開古樸雍容之先河。此九位超一流書法家,日本諸名家不能抗衡。
(圖為趙孟頫書法欣賞)


中國一流書法家中,以王獻之為首,王珣,王僧虔智永,羊欣,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柳公權,蘇軾,米芾,蔡襄,趙孟頫,文徵明等人,日本三筆三跡之中,也很難插進。
(圖為王獻之書中秋帖)

客觀公正的說,空海,橘逸勢,嵯峨天皇,滕原行成,滕原佐裡,小野道風,放在中國的話,應該在一流偏下,與二流中上之間。
(圖為蹉


峨天皇書《哭澄上人詩》)很具歐陽詢的風格。三筆之一的橘逸勢,與另一書法大師空海,作為遣唐使,在中國學習多年,他們的書風直接受中國傳統書法的影響。

(圖為橘逸勢書《伊都內親王願文》)

三跡之首,有日本王羲之之稱的滕原行成,是日本書法的集大成者,在日本書法史上,其地位最為崇高。


(圖為滕原行成書白氏詩卷)

滕原行成與另外三跡之一的小野道風,以他們的書法水平放在中國而論,處於一流偏下是說沒有問題的。
(圖為小野道風書《玉泉銘》

在日本,三筆三跡被稱為書法聖人。而我們的書聖王羲之,在日本的地位,超乎我們的想象。日本人對王羲之的崇敬,是真正的五體投地。他們對王羲之行禮,要雙膝跪地,叩頭著地,雙掌爬地,是為五體投地。這樣的大禮,表現出他們對傳統中國文化的尊敬。是發於內心深處的敬。
(圖為空海書《金剛般若經開題殘卷》)

反觀現在的我們,懷疑王羲之的人,別說敬畏之心沒有。各種輕慢的語言……自己的寶藏不珍惜,想想都痛心


子衿tjk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中日兩國的書法史。

空海(774年7月27日-835年4月22日),俗名叫“佐伯真魚”,灌頂名號遍照金剛,諡號“弘法大師”,日本佛教僧侶,日本佛教真言宗創始人。此人被稱為日本的王羲之,應該算是日本最頂尖的書法家了。其書法水平是什麼樣的呢?

此圖為《風信帖》,是空海致最澄三通信札併為一卷的總稱,是空海歸回日本後最重要的書法代表作。



可以看出,其書法底子是二王的,骨力雄厚而流動感強,尤其是線條的流暢和行氣的連貫。就其整體水平而言,放在整個中國書法史上,空海的書法水平應該只能算二流書法家。


畢竟,他學的是中國的一流書法家,但又未超過王羲之,所以只能算是二流。這一點,田蘊章先生也曾發表過類似觀點。認為日本最頂尖的書法家,只能在中國排第二梯隊。

日本的書法除了根源於二王之外,還特別尊崇一個人,那就是神筆王鐸。他寫的《擬山園貼》傳到了日本,在日本轟動一時,成了日本第一,簡直是橫掃日本書法界,日本因此還專門形成了一個派別叫:明清調,日本書家甚至狂熱追捧,說王鐸的書法超過了王羲之。

如果說早期的日本書法還有些中國傳統書法的影子,那麼,二戰以後,日本的前衛派書法,已經把這種傳統丟到了九霄雲外。


尤其是日本的現代書法,已經成為書寫者宣洩情感的工具,藝術性和文化性大幅減弱。

比如下圖的兩幅日本書法,如果沒人提示,你能認出寫的是啥嗎?




揭曉答案,一幅字寫的是龍字,一幅字寫的是花間一壺酒。

就這樣,中國一些當代書法家,還提出要學習日本書法,無疑是自找羞辱。

因為日本書法的根在中國,你卻要捨近求遠,去日本學習書法,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歐陽中石先生認為,書法背後是文化,如果脫離了傳統文化,那麼書法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像日本當代書法提倡的過分注重線條,忽略了書法背後的文化內涵,實在是誤入歧途。

另外,日本的書法愛好者數量,沒有一個精確的數字,一般認為有兩三千萬,也就是說五六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練書法的。稱得起書法家,能舉辦個展、出作品集的人,全日本大約有100萬之多。

這個數量,遠不能與中國比。


豫見書法

我不知道日本史上最高水平的書法家,我只知道我們中國的“書聖”王羲之。日本人曾經是那麼樣地崇拜中國文化,那麼樣地崇拜中國書法,跟著中國書法亦步亦趨地學習,學習我們老祖宗的東西,我們國家很多書畫珍品,由於戰爭都散落日本。


還有一點,據田蘊章老師在節目裡說,他們到日本去辦書法展的時候,日本學習書法的一些人還跪拜王羲之等古代書家,使他大為震動。日本的《朝日新聞》都是用的歐陽詢的集字來拼湊書寫的。可見對中國書法的認可和看重。


日本人緊跟中國古代書家學習的歷史在戰後結束了。這是大的局面。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他們受到日本前衛派和西方審美的影響,已經不學習中國書法了,讓他們的書法變了樣。

第二,那就好日本戰敗,一些人不滿這樣的結局,不甘心失敗,於是就仇恨,在紙上來信筆為體,發洩感情,有的真是醜怪不堪了。

不管怎麼說,日本書法是沒有超過中國的,書法的老祖宗在中國,說這樣的話,不僅僅是名族感情,也是客觀事實。


鐵匠的頭髮

我只想說,漢字源於中國,書法歷史更悠久源長,日本人學中國的書法,日本人是學生層面,中國是老師傳承者,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就算日本一部人能懂書法,未必真正領悟書法的文化精髓……

日本最高書法家,最多就中國書法協會會員水平吧。


杜和龍

日本也走上了醜書的道路


chinayu2017

書法水平是一個人的事情,是要承前啟後才能昇華的,如果出一個勤奮的天才,保不齊不會寫的超級好。這樣的對比根本沒有價值,只是比較一下哪個人寫的好就ok了,絕對不存在中國人就一定寫的超級牛逼這樣的意淫之說。給人工智能所有的書法,他說不定幾天就超越人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