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流感,讓我體會到增強孩子免疫力的重要性

作者 / 小C媽媽

分享0~3歲育兒知識和早教心得,都是乾貨。


今年冬天的這場流感,來勢之強、傳播範圍之廣,應該讓好多人都見識了,特別是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幾乎都是一倒一大片。

經歷了此次流感,我最深的體會就是: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實在太重要了。

在沒有多餘用藥的情況下能扛過來,靠的就是自身的免疫能力。當然我不是鼓勵大家生病都要硬抗,而是想說,增強寶寶的免疫力,才可以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樣是淋雨,有的人打幾個噴嚏就沒事了,有的人就會感冒發燒;同樣是感冒發燒,有的人多喝水多休息就沒事了,而有的人不輸液就好不了,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就是免疫能力的差別。

一場流感,讓我體會到增強孩子免疫力的重要性

免疫力到底是什麼?

人體免疫系統分先天性免疫系統和獲得性免疫系統。

先天性免疫是每個人天生的、自然的免疫力,比如皮膚的屏障功能、咳嗽等。

獲得性免疫是出生後建立的,是機體需要後天學習和鍛鍊才能獲得的免疫能力,我們平常說的增強免疫力,指的就是增強獲得性免疫力。

要怎樣增強孩子的免疫力呢?

增強孩子的免疫力說難也不難,難在於免疫力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長期的累積;不難在於這些方法其實就包含在我們對孩子的日常護理中,只要用心,每一位家長都可以做到。

小C媽跟大家分享的方法有以下這些:

一、按時按程序接種疫苗

要說一種能最快、最有效的提高寶寶免疫力的方法,那就是接種疫苗了,接種疫苗非常有必要,這相當於給寶寶穿上了一件防護衣。

在我國,疫苗分一類和二類,一類為免費接種,二類為自願選擇。有的家長誤以為二類疫苗不重要,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很多二類疫苗在發達國家都是免費接種,而我們國家的財力還達不到全部免費的程度,所以只能讓家長自願選擇。

關於二類疫苗的接種,小C媽的建議是:只要經濟上不是非常緊張,重要的二類疫苗都應該接種,這個錢不要省。

一場流感,讓我體會到增強孩子免疫力的重要性

二、健康均衡的飲食

營養對孩子非常重要,營養不足,身體就長不好,有個詞語叫“體弱多病”,身體虛弱和疾病總是聯繫在一起的。

一提起營養,很多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弄點什麼高蛋白的食物給孩子補補,其實好營養的標準是:1、食物種類越多越好,2、各類比例要適當。

對於6個月之前的寶寶來說,只要喝足奶量、每日補充維生素D,就不用擔心營養不夠;

6個月後,在保證奶量的基礎上,及時添加高鐵輔食,並儘量豐富食物的種類;

1歲以後,關於各類食物的攝入比例,大家可以看中國營養學會的膳食寶塔圖:

一場流感,讓我體會到增強孩子免疫力的重要性

這張圖適用於1~3歲的寶寶,如果要了解更詳細的食物分類和配比,大家可以看我的這篇文章:早餐牛奶+雞蛋?骨頭湯補鈣?你的孩子營養真的夠嗎?

在這裡小C媽要提一下營養補充劑。現在各種補鈣補鋅、補維生素的產品非常多,也是海淘的熱門產品,其實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的兒科醫生,都不主張盲目給孩子吃營養補充劑,除非是醫藥所需。

小C五歲了,除了維生素D和鐵劑外,我沒給她吃過任何營養劑。鐵劑也是當初因為添加輔食後長期便秘,添加進度非常慢,我擔心她貧血才補充的,飲食正常的寶寶只需要補維生素D一種就夠了。

一句話,好好喝奶、好好吃飯,比啥都強。

三、堅持戶外活動

在美國,兒科醫生要求1~3歲孩子保證每天至少1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3歲後要保證每天至少2小時;中國衛生部也明確規定,學齡前兒童每天戶外活動不少於2小時。

1歲以內的寶寶,天氣好的時候也應該多帶出去呼吸新鮮空氣,適應外部環境。

一場流感,讓我體會到增強孩子免疫力的重要性

一到冬天,帶孩子出來玩的人就少了,原因是擔心寶寶生病。但是寶寶的各項器官是需要鍛鍊的,經常帶孩子出去接受冷空氣的刺激,呼吸道粘膜就會慢慢適應,反而可以更有效的預防感冒。

上次我看過一部芬蘭幼兒園的紀錄片,芬蘭的冬天非常寒冷,但那裡的孩子做好防護措施後照樣天天在外面玩,相比之下,我們對孩子護理的過於小心了。

當然,霧霾天和一些極端天氣是不適合帶孩子出去的,另外在秋冬流行病高發季,儘量不要帶娃去人多的密閉空間。

四、規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體會,孩子在嗨玩扛睡後,就病了。小C在上幼兒園之前很少生病,好幾次都是因為白天出去玩,平時習慣的午覺也沒睡,回到家晚上就發燒了。

人在缺乏睡眠的狀態下免疫力會降低,一降低,病毒就會乘虛而入,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麼孩子每天該睡多少時間呢?下圖是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花了兩年時間制定的最新睡眠指南,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一場流感,讓我體會到增強孩子免疫力的重要性

除了要達到睡覺的總時長外,爸媽們還要留意孩子的入睡時間,三歲以前的寶寶晚上儘量不要超過8點半上床,再磨蹭一下,睡著也要9點了。

五、不濫用藥物

在女兒出生前,我看過兒科專家鄭玉巧醫生的書,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孩子不能承受藥物帶來的傷害,“無藥而醫”才是對寶寶健康的最佳呵護。

她說的“無藥而醫”,不是不用藥,而是不要濫用藥。

寶寶出生後,不可避免地要生病,在與疾病的鬥爭和鍛鍊中,逐漸產生抗體,這就是寶寶後天免疫能力提高的過程。

免疫力就像身體內的衛兵,第一次遇到敵人時會本能的抵抗,但過多的藥物提前把敵人消滅了,那麼等敵人第二次來的時候,這些衛兵就以為自己不用再抵抗了,然後只能加重用藥,衛兵的戰鬥力就鍛鍊不起來。

一場流感,讓我體會到增強孩子免疫力的重要性

所以爸媽們平時不要盲目給孩子用藥,尤其是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殺滅體內的有益菌,並增強致病菌耐藥性,給孩子使用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

最後還是引用鄭玉巧醫生的話:新生命有能力適應新環境,請給寶寶戰勝疾病、自我修復的機會。

小C媽媽嘮叨時間:

春節後的第一篇文章,小C媽選擇了免疫力的話題,健康比什麼都重要,而免疫力是健康最根本的保證。

作為父母,只要我們在對孩子的日常護理中多注意一點、再用心一點,孩子的健康基礎就會更紮實一點。

不要怕孩子生病,這是成長的必需,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打造一件堅實的戰衣。

微 信 公 眾 號【小C媽報到】更多育兒乾貨文章和你一起分享


小C媽,本是學經濟的文科女,卻在當媽後熱愛上了與育兒相關的一切,從此找到了人生的正確方向。一邊全職帶娃一邊專研各類育兒知識,現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在讀,力爭在育兒的路上邊走邊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