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又一波漲價潮後,“晚買不如早買,觀望不如行動”是否明智?

陳西

我的回答 早買是明智的!原因如下:



一是房地產商的開發成本不斷上漲,從成本角度來說,房企拿地的價格翻倍增長,水泥、沙子、鋼鐵所有的建築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當然工人的工資也漲了不少。那麼這些激增的成本就要轉嫁的房價上來;成本下不來,怎麼指望房價下跌?



二是,全國範圍內漲價成了趨勢,無論是一二線的中心城市還是四五線的小縣城,房價都在上漲,漲幅還不低。人性中有買漲不買跌的特點,越漲就越想買!再加上深諳客戶心理的開發商不斷炒作,房價漲勢成了共識

有人會說,那麼各個地方都在出臺調控政策,抑制房價過度上漲。沒錯,政策是抑制“過度”上漲,漲幅“過大”!不是抑制房價上漲,這兩個是有本質區別的


正德年間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那就是自住買房什麼時候都不晚。如果是剛需買房,我覺得現在是觀察入手的好時機了。

為什麼這麼說?主要基於以下幾點理由:



第一是,經過一年多全國大規模的限購,現在的房價基本穩定,有些城市還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在限購放開前入手,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買入時機

全國房價經過2015年至2016年的一波上漲,2017年大部分一二線城市都出臺限購政策,這次限購,被稱為史上最嚴的限購,經過一年多來的調整,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基本穩定,不少城市的房價還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所以,這個時候應該是逐步觀察介入買房的好時機。



第二是,房價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緩慢上漲以來,至今已經連續漲了20年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房價上漲的趨勢仍然沒有改變

房價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開始緩慢上漲以來,到今天已經連續漲了20年了。這二十年中,雖然經過多次回調,但是回調之後馬上又報復性的漲回去。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最主要推動力量。隨著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這個力量將會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房價還會繼續保持上漲的格局不會改變。



第三是,從一年多來的限購效應,可以看出目前房價的剛性

這次被稱為史上最嚴限購的政策,已經實施一年多了,應該說效果基本顯現出來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城市房價下跌的幅度不大,有不少城市反而穩中有升,這足以看出目前房價的剛性。也就是說,在這麼嚴格的政策調整下,房價依然降不下來。如果限購一放開,房價一定會繼續保持上漲的趨勢。



第四是,錢貶值的因素,物價一直都在漲,房價反而逆勢下跌的可能性很小

這幾年,大家對於經濟領域感受最深的,就是錢的貶值和物價的上漲,事實上,房價上漲的幅度這麼大,與錢的貶值有很大的關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錢貶值的速度還沒有下降,物價也還在持續上漲,房地產開發的成本也在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希望房價反而逆勢下跌可能性不大。

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大趨勢分析,我連續編髮了好幾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看一看,多一份信息,多一分機會。


財市知透透

我從2017年就開始不斷的說,房產自2018年起將失去投資價值,不管是住房還是商鋪。

所以,“晚買不如早買,觀望不如行動”,這樣的說法純屬胡說八道。不僅僅不明智,反而是很愚蠢,更像是炒房者和房地產商忽悠傻子入場接盤的口號

2017年房價漲勢兇猛,這是炒房群體和城鎮化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共同作用的結果,是違反市場經濟規律的,是埋下巨大隱患的,是透支未來經濟發展潛力的。

辛苦十年工作,不如拆房一套。造就一批拆遷致富的人,對於經濟體來說,真的有利嗎?

所謂的晚買不如早買,放在2010年以前都還說的過去,起碼在這個時間點之前房價還不離譜,更適應經濟發展狀況。但是此後買房,就不好說了,尤其是到了2018年。

2017年很多城市的房價幾個月時間暴漲超過30%,很多地方甚至漲幅超過100%。在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下行趨勢明顯的階段,這種情況極其詭異。

要知道一個點的GDP,意味著近千萬就業崗位。從8%的增速,下降到7%,就意味著近千萬就業崗位消失了。

為什麼會有返鄉潮?為什麼水果蔬菜開始經常滯銷?為什麼農民工很多不再出去打工了?

城市裡工作機會減少,找不到工作自然只能返回農村;

家鄉沒有工作崗位,就只能種水果蔬菜,從事養殖業;

出去打工工資低,生活成本高,落戶困難,欠薪多見;

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傳統行業會沒落,就業崗位會減少。

那麼,未來靠什麼支撐房價?

不差錢的剛需,什麼時間買房都行。

需要貸很多款的投資者,要好好掂量掂量。至於猶豫早下手晚下手的,先看看家庭月收入,是否不到一半的月收入就足以還房貸。當然最穩妥的情況是房貸佔家庭月收入的30%以下。

現在的房價,差不多相當於6000點高位的股市,沒有實力盲目入市的接盤俠,註定檣櫓灰飛煙滅。

問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你現在的高薪工作,能穩定的幹上20年嗎?

最後說一句,起碼三年內,觀望好於行動。


財智成功

先說結論,“晚買不如早買,觀望不如行動”這句話一看就是房地產開發商與炒房投資者忽悠住房剛需者的歪理邪說,大家一定要穩住自己的心態,一二三線城市的居民可以考慮買房自住,但四五線城市的居民現在買房肯定是不明智的選擇。因為房屋目前已經失去投資價值,現在四五線城市房價的瘋漲只是假象

  • 各線城市房價情況

一二線城市目前房價趨於穩定且具有小幅下降的趨勢,住房剛需者可以考慮入手;三四線城市房價雖有增長但總體增幅不大,同樣可以進場買房了;最嚴重的就是四五小城市,進入2017年下半年以來,房價增長就像坐火箭一樣蹭蹭的上升,均價一萬已經常態化,建議剛需者們繼續觀望,泡沫太大。

  • 一二線城市的房價為什麼漲不動了

因為房價風潮波動是有規律的,肯定是從大城市逐步擴散到小縣城,畢竟中心城市的地段、資源、人口都擺在那裡。所以說,現在四五線城市房價的瘋漲,證明一二線城市房價對於開發商以及炒房投機者來說已經無利可圖或者收益不大了,最好的證明就是2018年北上廣深津渝等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漲不動的原因很多,一是房價確實已經高的超出民眾的經濟承受能力;二是炒房收益已經不大;三是政府限購、限貸、限戶籍的政策對炒房者打擊力度非常大。

  • 四五線城市的房價為什麼瘋漲?

一是副省級城市中心圈的建立,將周邊四五線小城市規劃成其副中心城市,行政區域的重新劃分讓這些小城市重新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大量外來企業和務工人員的入駐,必然會帶動房價的進一步攀升。

二是四五線城市房價較低且沒有對買房實施限制政策,讓很多炒房投機者發現了其中巨大的商機。炒房投機者攜鉅款入場的現象必然導致市面上的房源極具減少,再加上開發商的推波助瀾,短時間內的房價瘋漲並不奇怪,畢竟從一二線城市開始他們就是這麼玩的,手段可以說是駕輕就熟。

三是房價瘋漲、房源減少的現象讓四五線小城市原有居民加劇了內心的恐慌,生怕再不買房就更買不起了,所以雖然知道房價極不合理,但是隻能硬著頭皮把房子買下來,而這樣做的結果反而成為了最後吞下苦果的接盤俠,何其悲哀!


所以說,現在的房價瘋漲已經成為泡沫,一個月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城市,房子都敢賣上上萬元,而且這不是一兩個地方的個別現象,已經成為現在四五線小城市的普遍現象,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理智購房,千萬不要成為別人攬財暴富的工具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從銀行看人生、由財富見成長,我是銀行理財規劃師——銀行小學生。


銀行小學生

大家好,我是銀行人,不立而立, 做房貸客戶經理這八年有一點自己的理解。

下面我說一些自己的分析, 題目所說的晚買不如早買太過武斷,不適合所有的人群,聽起來更像是一個宣傳。



房子的特殊性和價格走勢規律。

房子是一類特殊商品,一直在政策調控之下,不是真正意義的市場化商品。

房價的主要驅動因素在於人們對於房價走勢的心理預期,無論是剛需還是炒房,買不買房主要取決於他對未來房價的判斷或者大多數人對房價的判斷。



導致房價上漲具體分析

一、政策,比如最近的限購、限價、限售,這些都會短期內刺激人們購房的慾望,對房價看漲。一旦政策常態化,勢必回落。

三、大盤品牌效應,這點普遍適用三四線城市,大樓盤的進入會衝擊房價,可以看到,三四線城市大樓盤無往而不利,房價一路看漲。

四、商業用地的稀缺程度、地價。

前面三個決定房價上限,地價決定下限。



階段總結

簡短的說: 一線城市地塊稀缺,地價始終升高,房價下限在上漲,調控常態化,上限在下降,所以投資者慎入,剛需自住者速買。

三四線城市,地價漲幅不大,下限基本不變。大品牌樓盤和基礎項目陸續進入,調控剛到或者未到,預期看漲,上限上揚,炒房者買,剛需有能力可跟風,收入較低者觀望政策落地,等待價格回落。

結論:一點自己的看法,僅代表個人觀點,適度參考,小心中毒。


不立而立

2018年一月,堅挺32個月的一線樓市在調控之下出現鬆動,同時也有部分二線城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二月由於春節的緣故樓市的量價齊跌。三月,剛剛過去樓市成交量突飛猛進,遠超歷年同期。可謂是金三銀四的一波漲價小高潮。

那麼,早買不如晚買,觀望不如行動是明智的選擇嗎?

在購房的這個層面來說,只要遇到了對的樓盤和對的戶型不管是不是對的人都賣吧。人可以換,房子錯過就要多套不少錢了。



因此,早買早好,行動要早。就拿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們做個比較。且不說房價的上漲,單單是今年年初利率的上浮就給2017年觀望猶豫的購房者帶來了100萬貸款多還27萬利息的慘痛代價。僅僅是晚了幾天就需要多出這麼多得購房成本,這對於購房者來說還是很難接受的。


為什麼房價這麼堅挺呢?專家們預計了十幾年還是不見下跌呢?

很多購房者在十幾年前是具備購房的能力的。但是,專家預測房價要降,結果漲了。第二年想買專家又說泡沫太多,結果又漲了。第三年想買已經很吃力了,一部分人不顧家人的反對買了房子現在資產翻了幾番。一部分人相信事不過三就告別了買房的機會。



房價的堅挺其實有規律可循,這個規律就是拆舊建新。房子一般二十年就破敗不堪了。不論外表怎麼粉飾,住宅的內部都不可能全部重新裝修。因此,在幾十年後現有的房子已經過時、落伍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房產。更符合當下的審美、功能的房子。自然價格也就不一樣了。

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可供開發的更是少。既然有限那就會在拆與建時間循環。而在循環之下土地價格都是不會下調的。因此,房價也就由此堅挺了下來。


房產老J

晚買不如早買,觀望不如行動,絕對是對的,房地產絕對是抗通貨膨脹的最高投資途徑,環觀這些年來,看過買房子的變窮人了嗎?(沒錯有開發商倒閉的)但是買房者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富,人民幣每年貶值,房屋不僅有居住功能,還有出售、租賃、抵押等功能絕對是值得擁有的一個理財渠道。


厸皛

“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這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客觀規律,

是不可抗拒的。既然房價已經一路飆升到幾倍甚至幾十倍了,最明智的方法,我認為應該是靜心觀察,耐心等待,等到時機到了再出手。你又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