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實體經濟十條”發佈以來成效如何?

自去年8月《廣東省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實體經濟十條”)發佈以來,省國土資源廳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要求,針對省“實體經濟十條”中“降低企業用地成本”一條,該廳經過多次調研學習,提出了多項有利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用地成本的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工業用地出讓底價,鼓勵按彈性年期出讓工業用地,推動工業用地租賃市場發展,鼓勵項目提高利用效率,允許工業項目分割轉讓和開展東莞市解決重點製造業企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工作等。

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楊林安介紹,經統計,自“實體經濟十條”發佈之日起,全省共有137宗地享受了優先發展產業地價優惠政策,面積644公頃,為企業節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56億元。同時,全省有51宗地享受了彈性出讓地價優惠政策,面積942公頃,為企業節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36億元;租賃工業用地1宗,面積6.3897公頃,為企業節省用地初始取得成本5625萬元;分割工業物業產權2470宗,分割面積達196萬平方米;辦理高標準廠房產權分割業務1405宗,分割面積為112萬平方米。

依據“實體經濟十條”,省國土資源廳指導東莞試點解決重點製造業企業上市融資涉及的土地資產處置問題、歷史用地補辦供地手續和登記問題。目前,東莞市承擔的重點製造業企業用地歷史遺留問題試點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除了為歐珀等21家企業落實新增用地指標2168畝,還為生益電子等42家企業3219畝工業用地辦理了提高容積率、宗地合併分割等手續,減負6270萬元,以及為五株電子等164家企業辦理抵押登記融資108億元,在給予工業用地地價優惠、補辦歷史用地手續、辦理廠房產權分割登記和轉讓等方面,成績亦可圈可點,為解決全省的歷史遺留問題積累了良好的經驗。

值得關注的是,為加大對低效廠房的盤活力度,省國土資源廳正在研究制定的《關於印發工業企業物業產權分割轉讓指導意見》已進入徵求意見階段,程序履行完畢後,將印發實施。

今年3月,省政府參考南方評估意見,出臺了《進一步推動落實“實體經濟十條”政策工作方案》,該工作方案亦提出加大力度促進“實體經濟十條”土地扶持政策的推廣和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