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業淘票票未來的發展如何?

大隻的哥哥

昨天淘票票舉行了個戰略發佈會,說了自己未來三年的戰略規劃,從這個發佈會我們可以看到淘票票未來的發展方向。

發佈會上,阿里巴巴影業集團高級副總裁、淘票票總裁李捷發佈了淘票票未來三年戰略佈局,即:成為中國最大的用戶觀影決策平臺,實現用戶運營平臺、片方營銷平臺和大數據平臺三維聯動,推動並實現中國電影的線上宣發智能化。同時,依託阿里巴巴構建的商業生態版圖,為電影片方和宣發公司服務的一站式電影宣發平臺——「燈塔」在現場「點亮」,被正式宣佈啟用。

劃取關鍵詞:「中國最大的用戶觀影決策平臺」,和「一站式電影宣發平臺」。

一個一個聊。

中國最大用戶觀影決策平臺能成嗎?

你在看電影之前會先上哪個平臺看評分?

相信看這篇文章的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會選擇豆瓣。而淘票票這句「成為中國最大用戶觀影決策平臺」的口號,頗給人一種要超越豆瓣電影的雄心壯志感。

打開淘票票的影片詳情頁,可以看到分為觀眾評分和 V 淘推薦度兩項,而 V 淘推薦度則來自多位專業評委的評分。以《頭號玩家》為例,做出評分的觀眾人數達到 165 萬人次。

而貓眼的評分項主要都來自觀眾,其中點入「口碑」能看到具體的觀眾熱評和觀眾畫像,方便用戶通過與自己相似人群的評分來做更好的參考。只可惜,此前貓眼的評分還是分為觀眾評分和專業評分兩列的,不過後面因為一些不可言說的原因便取消了。其中給《頭號玩家》做出評分的貓眼用戶人數超 58 萬人。

再回來看豆瓣,還是以同一部電影為例子,寫下豆瓣評分的逾 37 萬用戶。

儘管豆瓣依然是眾多電影愛好者和文藝青年心中的白月光,但與以售票為主業務的平臺相比,用戶量依然是小巫見大巫。售票平臺的優勢在於,它知道用戶什麼時候剛看完電影,看完哪一部電影。平臺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它能夠在用戶買完票看完電影,走出電影院的那一瞬間彈出通知:電影好看嗎?來順手打個分吧。

點進通知,評個星級,打兩句話甚至不打字,對用戶來說花得力氣並不多,所以淘票票和貓眼的評分量要遠超豆瓣。

據艾媒諮詢發佈的報告顯示,2017 年上半年,有分享觀影感受意願的在線購票用戶佔了 75.2%,而其中 37.1% 的人會把觀影感受發佈在購票 app 之上。

當我們想要看一部老電影或是看更多用心的影評時,選擇的依然會是豆瓣,因為其內容和用戶沉澱程度更強。但脫離我們本身的視角,放到實際售票場景中來看,有許多的人只是想週末看個電影消遣或是逛街經過影院順便消耗時間,對他們來說,打開淘票票或是貓眼,瞄一眼評分選個看著還行的,付款買票,這才是最常見的用戶觀影決策流程。而這些看著不那麼走心的人,恰巧正是票房的主要貢獻者。

從出票份額來看,根據易觀的數據,2017 年 Q3,貓眼出票額佔 52.5%,淘票票出票額佔 34.44%。但從觀眾評分數量來看,淘票票的評分數卻更高,因此我猜測淘票票用戶分享觀影感受或者打分的意願更強,這大概與社區用戶運營的努力有很大關係。

但淘票票也知道自己的觀眾評分在專業度上先天不足。於是它引入了 V 淘,通過影評人或是相關從業者的評分來填補用戶對專業影評的需求。儘管目前來看,V 淘的內容數量還沒有達到我預期,但看得出來淘票票的評分系統在國內已經算比較豐富的了。

而「實現用戶運營平臺、片方營銷平臺和大數據平臺三維聯動」也從側面印證了,淘票票需要做好用戶運營並做更大,因為它已經確定了接下來商業變現的新方向,即為電影片方公司服務,做宣傳發行。

燈塔是什麼?

「燈塔平臺」這個詞聽著有點玄乎,乍一看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不過直接說「一站式電影宣發平臺」就很好理解了。

這就是阿里想提供給電影片方公司的一條龍服務,更好的服務,只為客戶爸爸能砸更多的錢。

這與淘寶和京東的內容平臺誕生過程有些相似,先是作為銷售平臺吸聚用戶及評價內容,再孵化出一個新的內容平臺,鼓勵用戶發佈更多深度的商品體驗內容,並通過這個平臺拿到廠商的廣告投放。不過與淘寶和京東不同的是,阿里的燈塔平臺對內容產出的可控性更高,對於電影發行和營銷的可服務項目也更為多樣化。

我還記得《芳華》上映的那段時間,每次一點開支付寶的淘票票入口,必定會彈出《芳華》的海報;查看熱映影片的時候,《芳華》也列於前位。毫無疑問,售票平臺本身給電影的曝光和資源,對其票房的影響是極大的。

傳統的宣發分離模式已過時,打廣告、搶排片這種單一的拉動,無法有效推動觀眾走進影院,欣賞影片……互聯網生態下的電影市場,正在轉型,需要更為智能化、系統化和精準化的宣發模式。

李捷在發佈會上說道。售票服務+推薦資源+大量的用戶數據,這是購票平臺的優勢,淘票票利用了這部分優勢,將其轉化為自己商業化的一條大路。

電影的宣傳和發行方式正在改變,在資本的引領下,觀眾可能會越來越容易被帶著看完預告片、海報和文章分析之後,再被帶著花錢買了票。無需平臺跳轉,簡直一步到位。


愛範兒

可以說,阿里影業目前的地位就像是阿里巴巴集團的掌上明珠,放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而在阿里影業中的淘票票就像是劉禪一樣,一出生起點就比同齡人高,但可惜的是,總是比別人晚來一步。

首先是進入的時間,並不是很樂觀,在淘票票最大的兩個競爭對手貓眼微影合併後,市場份額佔比超過了60%,淘票票受到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票務市場很多時候看的就是市場份額,也就是說,淘票票拼命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夠追趕上整體的市場佔比。

而淘票票也一直很努力,為此推出了一個看上去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不再做入口,開始做平臺。簡單來理解就是,淘票票目前不在意營收,而在於根基的牢固。通過中下游電商平臺大數據的優勢,完善影視行業的基礎建設,最終達到自然循環的盈利。然而在我看來,這也是淘票票不得已而為之的方案。因為可以回憶下,在淘票票剛剛出現之時,口號則是將聯動線上線下、品牌整合營銷、提供影視金融服務、打造娛樂業入口。而如今則是碰到南牆只能另闢蹊徑了。

而在另一方面,阿里影業也是問題重重,近幾年投資的電影基本上收益甚微,阿里影業推出的首部全資電影《擺渡人》成本超過4億元,但阿里影業收入僅1.8億元,這一部居就虧損2億多,更不要提後續的諸多電影作品了。

不可否認,阿里正在高速發展中,但是阿里影業無疑是目前最拖後腿的,如何解決?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你不開心那我讓你開心

大家先來看看阿里影業的股票走勢圖:

只要一看到這K線圖,相信大家對阿里影業的信心一定是不足的,至少大眾對阿里影業的業務還是沒有看到明確的未來

在來看看阿里影業的管理層更替:

張強(1964年-)四川成都人,現任阿里影業聯席總裁。1985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後前往北京電影學院攻讀研究生,於1988年獲得電影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前往峨眉電影製片廠工作。

張蔚,女,1970年生,1989年高中畢業後赴美留學,哈佛商學院MBA,回國後擔任兼職主持人,曾任《對話》《頭腦風暴》等欄目主持人。先後擔任過美國通用電氣及通用電氣金融服務公司的財經專員、貝恩顧問公司諮詢顧問、星空傳媒(中國)業務發展總監、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業務拓展總監、CNBC財經電視臺亞太公司中國區總經理以及阿里巴巴戰略投資部負責人等職務。

樊路遠,花名木華黎。2007加盟阿里巴巴,工號10766。2017年10月13日,阿里巴巴影業集團發佈公告,宣佈從即日起樊路遠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併兼任首席執行官,樊路遠同時接任的職務還有提名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

頻繁的走馬換將說明業務肯定不理想,但是17年阿里巴巴集團把樊路遠放到阿里影業,也是希望樊路遠能把在支付寶的敢打能打硬仗的能力帶到影業去,要知道,支付寶的快捷支付,餘額寶,校園日記等等都是在老樊的掌權期間做出來的。

在支付寶時,老樊就是一個褒貶各佔一半的風雲人物,但是沒有一個阿里人會說老樊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

看公司是否有前景,關鍵看團隊

忘了這是那個投資大佬的話,我相信阿里影業在樊路遠帶領下,肯定會讓阿里影業贏來新的春天


P14有話說

我是一名電商從業者,也曾經有幸去阿里巴巴參觀參加分享會,首先,阿里現在做的有多大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阿里現在旗下的產業有很多,可能阿里影業可能是目前最沒有影響力的產業。但對於未來的發展我還是很看好的,首先其實現在做的好的影業不多,線上購票的APP有不少但是很多人都不太知道,最常用的應該就是美團貓眼 和淘票票了吧。

給大家看一下十大電影票網站的排行榜,淘票票的排行還是很高的,現在的年輕人看電影的次數越來越多,而網上購票相比於現場購票要便宜一些。但淘票票以後的發展還要看領導人定得方向,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心態,其實想要在影業市場上佔領一席地位並不難。要看動懂不懂的運用策略。


電商說

挺好的呀,至少我每次看電影都是去淘票票買。

不過呢,淘票票感覺做的不那麼好了,不夠人性化,優惠也不夠多。

當然, 隨著國內娛樂業的爆發式發展,我還是很看好淘票票的。

加油哦,阿里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