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生命的體驗與表達 譚平

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譚平

譚平,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之一。1984年畢業於中央美院,1989年至1994年留學柏林藝術大學,2003年至2014年間擔任中央美院副院長。

我最早接觸表現主義的時候對這個概念還不是特別清晰。當時《世界美術全集》裡面有很多德國表現主義的作品,那時我強烈地感受到德國的繪畫和法國、意大利以及美國的繪畫都有很大的不同。後來,因為學習版畫,我也瞭解了一些德國表現主義版畫,從中看到了德國繪畫的力量。

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譚平《無題》布面丙烯

1989 年我去德國時正好是德國新表現主義最火的時候,無論是美術館還是畫廊,甚至整個藝術市場中,全部都是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的作品。當時德國新表現主義有六位代表大師,都對中國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譚平《素描》炭筆

呂佩爾茨是特別正宗的德國新表現主義,他與巴塞利茲都具備真正的繪畫形式;基弗更多的是使用材料;裡希特的表現更像是通過某種技法做出來的效果;而像呂佩爾茨、彭克等人是直接畫出來的。我覺得這種“直接性”是表現主義當中最核心的點。

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譚平《無題》布面丙烯

呂佩爾茨的畫面給人一種沉重的感覺,他選擇那些與“戰爭”有關的元素,並不是政治和題材的需求,而是畫面的需要。他把這些元素當作一個結構來使用而不是符號。很多年來,呂佩爾茨幾乎沒有變過,他沒有什麼專屬的符號,但我們仍然能夠一眼認出他的作品。

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馬庫斯• 呂佩爾茨《尤利西斯》布面綜合材料

可以這麼說,呂佩爾茨的成功絕不是因為他的符號,而是獨特性。與其他藝術家不同的是,呂佩爾茨沒有在繪畫語言上進行探索,他帶給我們的啟發,最重要的是表達內心最真實的存在,他的繪畫語言天然地承載了其作為藝術家的生命體驗,不管是繪畫還是雕塑,他的生命是一以貫之的,一直保有著一股原始的力量。

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馬庫斯• 呂佩爾茨《渡神 VI》木板、綜合材料

作為德國新表現主義的大師,呂佩爾茨來到中國,為我們帶來了思想層面上的思考,這對中國藝術家具有啟示作用,這其中所說的在畫面中注入的繪畫性,不僅僅是簡單的畫面語言的問題,而是和藝術家本身的關係問題。

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馬庫斯• 呂佩爾茨《渡神 I》木板及紙板、綜合材料


劃重點

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馬庫斯•呂佩爾茨

馬庫斯·呂佩爾茨,生於1941年,曾任德國杜塞爾多夫學院院長長達20餘年。他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藝術創作,並一直保持旺盛的創作狀態,被譽為德國國寶級藝術家。與基弗、伊門多夫、巴塞利茲等人共同作為德國新表現主義最重要的藝術家聞名於世。

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圖書封面

本書從藝術史上的德國新表現主義入手,呈現出代表人物馬庫斯•呂佩爾茨的創作路徑,獲取繪畫的當代方式。同時採訪了八位中國當代知名藝術家,使德國新表現主義、呂佩爾茨與中國當代藝術發生關係,考察德國表現主義在中國的方方面面。

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圖書內文

馬庫斯呂佩爾茨:繪畫的當代方式

圖書內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