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因扎魯特之役:西征途中戰無不勝的蒙古騎兵,為何被萬人全滅?

1蒙古第三次西征——艾因扎魯特戰役的歷史背景

蒙古帝國崛起於漠北草原,短短几十年間,勢力範圍就遍及歐亞廣大地區。1251年,成吉思汗之孫——孛兒只斤·蒙哥運籌帷幄,奪得蒙古汗位。登基後,蒙哥便調兵遣將,出征四方。先後派其弟忽必烈經略江南、大理、吐蕃等地,旭烈兀負責主持西征,幼弟阿里不哥則留守漠北哈拉和林。

1252年,旭烈兀受命出鎮波斯地區,領兵征討未服諸國,先鋒元帥怯的不花率部先行。旭烈兀此次西行的主要目標是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敘利亞和埃及是其西征的進一步擴展。蒙古大軍一路西行,先後攻克了中亞、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地區,1258年攻陷了當時西亞最大的都市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到1260年1月,又佔領了敘利亞的阿勒頗城,後大馬士革長官投降獻城。

艾因扎魯特之役:西征途中戰無不勝的蒙古騎兵,為何被萬人全滅?

阿拔斯帝國

就在此時,蒙古使者送來了一個扭轉了西征進程的重磅消息:蒙哥已於1259年戰死於合川釣魚城下。要知道,蒙古並無像中原王朝一樣的嫡長子繼承製,新任首領要通過舉行忽裡勒臺大會,眾人推舉出來。為了參與爭奪汗位,忽必烈、旭烈兀紛紛停下作戰步伐,班師回朝。旭烈兀自己率領主力軍返回波斯地區安營紮寨,他留下主將怯的不花,統帥少部分軍隊鎮守敘利亞,繼續徵進。

旭烈兀的東返,也為後來蒙古與埃及馬穆魯克王朝(Mamluk)之間的戰爭結局埋下了伏筆,這次戰爭的結果更是對蒙古大軍的第三次西征,甚者說當時世界的格局產生了決定性影響。

在旭烈兀東返之時,蒙古方面就遣使埃及,致函馬穆魯克王朝的素丹忽都思(qutuz),勸其投降。波斯史學家拉施特的《史集》一書中還記載了這封信函的內容,旭烈兀高傲地說:

“偉大的上帝選擇了成吉思汗及其家族,把地上各地區一下子賜給了我們。正如所有人都應該知道的,凡是拒絕歸順的人就要連同其妻子、兒女、族人、奴隸和城市一塊消滅……若果你歸順我們的至尊,你就納貢、覲見,給你派軍事長官……”

面對旭烈兀的軍事威脅,馬穆魯克的忽都思召集群臣商討對策,最終決定正面迎戰蒙古軍。出征前還殺了蒙古使者團,將其頭顱懸掛在城門上以示作戰決心。

艾因扎魯特之役:西征途中戰無不勝的蒙古騎兵,為何被萬人全滅?

拉施特:《史集》

2蒙古與馬穆魯克的軍事實力對比

蒙古大軍與馬穆魯克王朝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在此之前,我們先來大概瞭解一下雙方的軍事實力。

蒙古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愛馬和善騎是其歷史傳統。孩提時代起,他們便學習騎射,三歲就能執索馳騁,五歲就能挾小弓短矢,年齡再大些便可進行田獵,到十五歲從軍時則各備戰馬數匹,成為自幼成長在馬背上的好射手。蒙古騎兵按照十進制法,編制上分為什戶、百戶、千戶、萬戶等,這種軍政、民政的合一組織具有總體動員性,軍民合一,集結力強。

再來看看蒙古馬,這種馬匹身材矮小,頭略大,雖然不及阿拉伯馬漂亮,但對食物的要求較低,且適合高原成長環境和野外生存。蒙古馬耐勞,不畏氣候,擅長長距離不停地奔跑。加之蒙古騎兵通常備有不止一匹戰馬,可以輪番使用,所以馬不致於疲睏。與敵人交鋒時,易馬追擊,具有難以比擬的機動性和速度。而且馬還可以用來馱運輜重,作為食物來源還可提供馬奶,這就使得蒙古軍隊的後勤負擔很輕(後勤簡直就在每位騎兵個人身上),具有長途跋涉、連續作戰的能力,不給敵人緩兵之機。

艾因扎魯特之役:西征途中戰無不勝的蒙古騎兵,為何被萬人全滅?

蒙古騎兵

在戰術上,他們會像圍獵野獸一樣去追擊敵人,採用探哨和圍擊等多種策略。比如征戰開始前,前鋒哨騎會四向搜索戰爭情報,其搜索範圍之大能在數百里範圍之中,勘察地形、刺探軍情,及時彙報給主將進而決定用兵策略。

蒙古軍還特別強調部隊的機動性,以遠距離的包抄迂迴、分進合擊為主要戰術。機動距離常在百里以上,使敵人很難預料和防範。作戰中較少正面衝擊,通常是一小部分騎兵不停地騷擾敵軍,受攻擊後撤退,待追擊的敵軍隊形渙散疲憊時,四面包抄的騎兵蜂擁而至。詐術、佯敗戰術和屯田圍困也是其慣用策略,騎兵或聚或散,使用假象誘敵深入包圍圈。所以蒙古軍常以疾風迅雷之勢,出敵不意。比如拔都出徵時利用冬季河流結冰的契機,一舉拿下俄羅斯地區,待到天氣回暖河水融化時,蒙古騎兵早已跑到歐洲的匈牙利去了。

就裝備而言,蒙古騎兵擁有當時射程最遠、殺傷力最大的組合弓箭。這種複合弓箭拉力在50—75公斤之間,射殺範圍300米,器型短小便於騎兵運用。如果在箭上裝備鋒利的金屬箭頭,則能夠穿過盔甲。配合蒙古騎兵的機動性,先用弓箭把敵人殺傷大半,然後再與敵人近身肉搏,使用彎刀等兵器進行劈砍。後來還引入了回回炮,一種超大型的投石機,進行攻城作戰。

上述只是對蒙古騎兵作戰能力的簡單分析,其複雜、細緻程度遠不是寥寥數語就能講述清的。當然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蒙古西征軍隊的騎兵數量相對較少,投入單次戰爭的人數則更少,遠不及對陣中原金朝時大兵層層壓境的情況,此次對陣馬穆魯克也是如此。

馬穆魯克王朝

旭烈兀的主力部隊東歸後,留下由怯的不花統領的萬人先鋒部隊。他們中除了蒙古重騎兵與輕裝弓騎兵外,還有一些中亞的鄰居士兵們,如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騎兵。單就客觀條件而言,既然主力部隊已經東歸,那麼怯的不花或應該集結屬於蒙古的各部勢力,專心維持其在敘利亞的既得利益。

按照當時情況,除了馬穆魯克,中東地區不存在其他可以與之抗衡的勢力。以萬人部隊的力量進攻,確實略顯勢力單薄,但如能有效組織起來以維持現狀還是有餘的。不知是否因為馬穆魯克方來勢洶洶,怯的不花不想冒險待斃,還是他也有主動出擊的想法和以少勝多的傲氣,總之雙方一北進,一南下,準備正面作戰。

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繼承自阿尤布王朝,是由一批外來的奴隸建立起來的軍事寡頭政權。經過一系列血雨腥風的宮廷政變後,軍事大權掌握在馬穆魯克軍官忽都思和拜巴爾手中。阿尤布王朝留下的軍事基礎比較出色,有“柏爾步兵”“突厥系土庫曼騎兵”和“突厥古拉姆”,種類繁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古拉姆”軍隊——意為“奴隸士兵”,這些士兵雖然在身份上是奴隸,卻深得主人信任。他們非但不是“炮灰”,還是精英中的精英,戰鬥力極強。

軍事強勁的原因在於兵源和訓練上。素丹們會在中東的奴隸市場挑選素質最好的孩童,買下來編入軍事學校。來自格魯吉亞和中亞突厥部落的孩子最受歡迎,因為其體格更加粗壯強健。這些孩童們從小就生活在軍營中,並向其灌輸絕對忠誠的觀念,然後再讓他們進行系統化的軍事技能訓練。成套的騎射、馬術、刺槍、戰術訓練使他們不僅個人能力突出,而且還與同伴有著良好的戰術凝聚力和互相策應力。

作為重型弓騎兵,馬穆魯克騎兵講究靜止瞄準射擊,同時還具備較強的近距離肉搏能力。坐騎是阿拉伯純種馬,速度耐力可圈可點。在戰術戰略方面,他們會先襲擊敵人的坐騎,等敵人靠近時再放箭射殺,以保證命中率。作戰時還會注意用劍和盾牌保護自己。裝備方面,一些重騎兵會身著大片金屬甲葉製成的扎甲,頭盔是用精鋼打造的,戰馬也會使用馬鎧。強弓射程遠,穿透力強,大馬士革彎刀更是如虎添翼。加之嚴明的紀律,馬穆魯克騎兵在戰場上可謂驍勇善戰的典範。

到1250年時,馬穆魯克騎兵已經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敗了第七次東征的十字軍,讓西歐十字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這就標誌著馬穆魯克軍隊已經是一支綜合能力精銳的勁旅了。

3一南下,一北進:開戰

當時蒙古方的軍事實力堪稱一流,馬穆魯克方也非浪得虛名。時最強的兩支騎兵在戰場上相遇,自然會是一場激烈的對決。

遺憾的是,關於蒙古和馬穆魯克之間的這場決定性戰爭——艾因扎魯特之戰(AynJalut),史料記載語焉不詳,而且不同史料間記載差異還很大,尤其體現在作戰人數上。如有的史料說馬穆魯克方作戰人數在1-2萬左右,有的說在12萬左右,相差十倍。所以關於這場戰役的過程,在其他有價值的新材料出現之前,我們暫且只能觀摩個大概。

艾因扎魯特之役:西征途中戰無不勝的蒙古騎兵,為何被萬人全滅?

馬穆魯克騎兵

1260年7月,馬穆魯克方面以拜巴爾為先鋒,率領將士離開埃及,開赴敘利亞。在加沙地帶,他們遇到了由拜答兒統領的蒙古軍隊的先鋒,兩軍發生了遭遇戰。後馬穆魯克軍隊在附近的阿克城城郊紮營三天,進行休整,忽都思在即將迎來的大戰前還發表了演說,以激發士兵奮勇殺敵。

9月初,兩軍在約旦河左岸貝桑附近的艾因扎魯特山谷中狹路相逢。照馬穆魯克方的記錄看,馬穆魯克軍隊人數是12萬,但這很可能是多計了一位數,具體精確數字無法把握,但馬穆魯克人數應該比蒙古軍多一些。

忽都思率領主力部隊隱藏在高地中,拜巴爾則率領騎兵小分隊與蒙古軍周旋,採取了假裝逃跑的策略,怯的不花或許習慣了“打—跑—打”的作戰模式,沒有懷疑繼續追擊,蒙古軍隊陷入了長約6公里的伏擊圈中。

馬穆魯克騎兵發揮“定點射擊”的優勢,箭雨陣陣襲來,兩軍膠著。作戰中,蒙古軍似乎還搶先佔據優勢,衝散了馬穆魯克軍隊的側翼。忽都思迅速重整馬穆魯克軍隊,並對蒙古軍發起反擊,發揮肉搏戰特長,使用重型騎矛壓制對手。

戰事白熱化中,蒙古軍主帥怯的不花陣亡落馬(另一種說法是俘虜後被殺)。關於蒙古主帥怯的不花的勇猛作戰,波斯史料中有相關記載:“在熱情和勇氣的驅使下,他騎馬衝去,拼命砍殺左右之敵,給予敵軍強有力的打擊。人們徒勞地勸他撤退,他不聽這種勸告,說:'寧死不退’。”儘管怯的不花身陷包圍圈中,但他依然奮戰,直至被殺。

主將怯的不花死後,蒙古餘部騎兵本想撤退到附近地方重整再行反擊,但馬穆魯克軍隊緊追不捨,蒙古軍最終失敗,全軍覆沒。艾因扎魯特一戰打破了蒙古軍不敗的神話,第三次西征止步於此,進入北非成為幻影。

軍事上所向披靡的蒙古軍在艾因扎魯特戰役中失敗了,探究失敗原因,或許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旭烈兀率大部隊東歸、小部分留守,是蒙古軍此戰失利的戰略性原因。

其二:如前所述,馬穆魯克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在打敗蒙古軍之前他們已經打敗了第七次東征的十字軍,俘虜了時法國國王路易九世,並殺死其弟。所以在作戰能力上,馬穆魯克即使無法完全與蒙古軍匹敵,但也算是可以望其項背。

其三:旭烈兀大軍的西征擴張嚴重影響到了馬穆魯克的生存安全,這大大激發了馬穆魯克王朝保衛國家的決心和力量,作戰氣勢勇猛,上下一致,團結對外。反觀蒙古方,儘管蒙古人英勇奮戰,統帥更是身先士卒,但卻有敘利亞籤軍首領率部臨陣脫逃,這對人數本來就不佔據優勢的蒙古軍或是不小的打擊。加之之前屢戰屢勝的態勢,蒙古軍難免心高氣傲,產生輕敵心理。不然怯的不花為何不留守在敘利亞,反而率部出擊?在作戰中為何又會輕易地陷入了馬穆魯克設置的“假裝失敗逃跑”的包圍圈中?

其四:在雙方作戰人數上,史料並無明確記載。許多學者認為在艾因扎魯特戰役中,馬穆魯克方的人數無疑是多餘蒙古方的。如果是12萬人對陣1-1.2萬人,那勝算可謂十分分明;如果是2萬上下對陣1-1.2萬人,按照馬穆魯克的戰鬥實力也握有一定勝算。

艾因扎魯特戰役結束之後,馬穆魯克則在埃及和敘利亞地區穩固住了勢力範圍。旭烈兀回到波斯後獲悉忽必烈已經繼大汗位,並與幼弟阿里不哥發生了汗位之爭,遂不再東返蒙古,並向雙方派出使者,表示擁護忽必烈。忽必烈遂將波斯境內的土地和臣民劃歸旭烈兀統治,於是旭烈兀在其封地上建立起了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伊爾汗國。

參考文獻:

(日)杉山正明:《蒙古帝國的興亡》,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徐良利:《艾因加魯特之戰與蒙古帝國的西擴》,《北方論叢》

郭曄旻:《優秀的騎士從何而來?無論遊牧還是農耕,都儘量從娃娃抓起》,《國家人文歷史》,2017年11月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