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語文者得高考,善親子閱讀者得語文!究竟會不會親子閱讀太關鍵

家教智慧

最近關於教育部出臺教材改革的信息,核心的一條就是對語文能力的重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將來的中、高考,得語文者得天下,高考的閱讀量也會提高,用溫儒敏主編(語文教材總主編)的話說,要讓15%的學生來不及做完高考試卷,可見那些閱讀速度,寫字速度慢的孩子會被提前淘汰掉。

當然我們現在不能等高考前才總是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語文是個慢功夫,必須從小培養起,而確切地說從幼兒時代的親子閱讀開始是一個比較務實的方式,這一點也得到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的理解和實踐。

得語文者得高考,善親子閱讀者得語文!究竟會不會親子閱讀太關鍵

那麼,在親子閱讀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呢?時不時拿本書給孩子,然後他看他的,我看我的?還是有什麼講究?

這確實是一個好問題,親子閱讀能夠帶給寶寶的益處有很多,引導孩子提升理解力等,從中還能增進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不過在進行親子閱讀時確實有一些要領需要提醒父母注意一下。

首先爸爸媽媽都要參與其中。在愛的氛圍裡閱讀。溫暖的懷抱能使孩子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孩子喜歡的就是你的體溫、你的氣息、你的聲音、你的撫摸。他不僅能感受到你深深的愛,更能在愛的氣氛中對閱讀本身產生興趣。無論你的國語是否標準,都比錄音帶裡的那個叔叔阿姨講的好聽多啦!不僅僅是媽媽,爸爸也要抽時間給孩子讀書,爸爸的聲音會給孩子帶來一種剛強堅毅的體驗,爸爸選擇的故事也可以更為冒險,但不要恐怖。

得語文者得高考,善親子閱讀者得語文!究竟會不會親子閱讀太關鍵

其次爸爸媽媽要朗聲讀給孩子聽。正如日本著名的圖畫書之父松居直說過的,想要使兒童喜歡書,靠的是他們的耳朵。孩子在幼小時識字能力和閱讀速度都是有限的,可以通過父母的朗聲或者有情感的讀書讓孩子的這些能力得到有效的鍛鍊和提高。

第三同一本書可以反覆讀,隨著年齡的成長,每讀一遍,孩子都會有新的理解,不僅僅是孩子,成年人也會隨著閱歷的提升對於過去讀過的文本再讀一遍也有新的體會。隨著誦讀次數的增加,父母可逐漸減少自己的語言,鼓勵孩子也一起來講,從複述,到互相提問,自己進行擴充,慢慢的孩子的語文能力就得到提升了。

得語文者得高考,善親子閱讀者得語文!究竟會不會親子閱讀太關鍵

最後在閱讀中,善於通過提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孩子,促使孩子理解。比如,“你覺得畫面上的人們正在幹什麼呢?”“你覺得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樣的提問比簡單的“是”或“不是”更能促進孩子的觀察和思考,有利於發現有趣的問題,得到多樣的回答。我記得兒子小時候,我們在一起閱讀時會不斷提問,然後拓展,大家都覺得閱讀是一個有趣的過程,不斷打開眼界,看到更遠的地方。

孩子閱讀的興趣,語言能力的發展是需要積累和浸潤的,父母不可急於求成,急功近利。雖然知道高考語文很重要,但不能太早的灌輸給孩子這些應試理念,過度緊張的對待孩子的閱讀會適得其反,容易使孩子失去興趣,覺得語文枯燥無味,心裡很恐懼就麻煩了

得語文者得高考,善親子閱讀者得語文!究竟會不會親子閱讀太關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從0歲到4歲進幼兒園之前基本都在父母身邊長大,要相當有耐心、恆心才行,要懂得堅持好的方法,不是一次兩次的親子閱讀就能明顯感到孩子的變化的,就像一根樹你想讓其長大,只是澆灌一兩次水就能變成參天大樹麼?不可能的,年輕的爸爸媽媽們要在一次次的親子閱讀中自己感悟對孩子的影響,同時自己也變成一個喜歡閱讀的人,那就更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