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看了讓人心疼!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經典詩作,它也是李白表達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首佳作。這首詩表面上是寫李白獨遊敬亭山的情趣,實際上抒發了李白遺世獨立般的孤獨。這位永遠矗立在中國古代詩歌巔峰的詩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思,讓我們看到了境界奇高的孤獨,只是看了讓人心疼。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看了讓人心疼!

這首詩是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到宣城,爬上敬亭山時所作。當時的李白在經歷了安史之亂、蒙冤入獄、帶罪流放後,早已經是歲逾花甲之年。再也沒有往日親朋如雲、迎來送往的場面,也沒有北樓縱酒、敬亭論詩的瀟灑了,有的只是《獨坐敬亭山》的萬分孤獨。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看了讓人心疼!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詩的前兩句既描寫了李白眼前之景,又把李白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的鳥兒遠走高飛,直到再也看不到身影;遼闊的天空僅剩下一片白雲,也慢慢飄遠,彷彿這世間萬物都在遠離李白,盡顯李白心靈上的孤獨和寂寞。一個“閒”字寫出了孤雲離去的狀態,也寫出了李白內心對孤雲的不捨和無奈。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看了讓人心疼!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詩的後兩句則是李白一貫地浪漫主義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賦予其個性。結合前面兩句,當鳥兒和雲朵遠去時,李白卻沒有回去,而是持久地凝望著敬亭山,敬亭山也在凝望著李白。這兩句詩表達了李白和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

我們常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掛在嘴邊,李白這首詩裡的唯一知己就是敬亭山了。實際上當李白把敬亭山人格化並賦予情感的時候,山愈是“有情”,人則愈是“無情”,襯托出了李白橫遭冷遇,孤獨淒涼的處境。對於此時的李白來說,要說誰最懂他?只有同樣孤獨的敬亭山了。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看了讓人心疼!

“東臨宛溪,南俯城闉,煙市風帆,極目如畫”,這是對敬亭山秀麗山色的描寫,說明並不是沒有景色可寫。只是在李白的筆下,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思,借景抒情,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李白內心深處的孤獨之情。同時李白一生的坎坷遭遇和懷才不遇,都蘊含在這短短的幾句詩中了。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看了讓人心疼!

綜觀李白的這首詩,字裡行間流露出了孤獨、寂寞和無奈的心情寫照,也可以說是李白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託。自古以來,詩人寫山、寫水、寫花、寫月,最終都逃不過“孤獨”二字,而這首詩正是一個時代的絕世詩人的孤獨。讀這首詩,眼前便浮現了一個畫面:彷彿在千百年後的今天,謫仙的身影在敬亭山上依稀可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