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時節話養生

立春时节话养生

立春时节话养生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在天文意義上標誌著新的一年的開始,我們已經進入了旺旺的戊戌狗年。《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立春之後,天氣逐漸回暖,白晝長了,太陽暖了,萬物開始萌芽,古代聖人養生講求“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此時應該順應春天生髮的狀態,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可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1.調達情志

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在人體與肝相應。肝的生理特點是主疏洩,惡抑鬱而喜調達。春季情緒調攝要心情舒暢,力戒暴怒,忌心情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五行學說認為,肝對應五音中的角音,古曲《列子御風》多角音,聽者從中可領會古人瀟灑飄逸,御風而行的快然心情。

2.緩步慢行

春季日出時間漸早,人們可以早起,適當增加室外活動,使身體的冬藏狀態開始適應春天的到來,

“廣步於庭,披髮緩形”是順應春季氣候變化特點的有效保健方式之一。春天不應讓自己身形收到束縛,衣著宜寬鬆,清晨漫步庭院,呼吸和諧,心怡神悅,全身放鬆,感受春生之氣。

3.適度保暖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溫乍暖還寒,要順應氣候的變化增減衣服。由冬季入初春,氣溫變化較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氣溫波動也是心腦血管疾病在這個季節頻發的重要因素。

4.食宜辛甘

春季陽氣初生,飲食的調養可助升發陽氣,應適當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洩。甘味之品可補益脾氣,避免肝旺克脾。食物可選擇辛甘發散的蔥、香菜、花生、韭菜等,但應少食大辛大熱及海腥類食物,如辣椒、羊肉、海蝦、肥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