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4年屈辱的“良民證”現在還在用嗎

在很多抗戰電視劇中都會提到“良民證,”那麼它到底是什麼證件呢?


中國14年屈辱的“良民證”現在還在用嗎

“良民證”是日軍侵華期間,為避免社會流民、所謂匪盜及抗戰人士等對日軍活動的破壞、干擾,確保佔領區的安全,並用於表示佔領區人民對“大日本帝國”效忠的一種身份證明證件,也稱“身分(份)證明書”,15歲以上的人均需領取。良民證是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百姓的一種居民身份管理。由居民當地保長確認。日本人為了維持佔領區安全,確定人員身份,進行了工程浩大的居民身份管理,為每一位佔領區百姓發放良民證。
中國14年屈辱的“良民證”現在還在用嗎

最早是在東北發放良民證。

1931年9月,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由於張學良希望保存實力,他命令關外將近20萬軍隊撤進關內。在幾個月的時間裡,1萬多關東軍佔領了東北全境。但是東北地區並沒有安靜下來,沒有撤走的東北軍和一些地方武裝組成了抗日義勇軍,他們四處襲擊日軍。為了圍剿義勇軍,日軍在增派部隊的同時,也開始實行新的戶籍管理制度。日軍開始在東北地區辦理良民證,想出門辦事沒有良民證根本不行。日軍還會經常進行突擊檢查,沒有良民證就會被當成抗日分子。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代表中國14年屈辱的良民證也隨著日本的投降而退出政治舞臺。
中國14年屈辱的“良民證”現在還在用嗎

現在在中國有很多地方還在用良民證,在臺灣,官方稱為警察刑事紀錄證明書;在香港則稱為無犯罪紀錄證明書。在香港,良民證的作用是證明當事人從來沒有刑事犯罪紀錄,用途純粹是為了到(某些)國家旅遊、移民或留學之用。

近年來,中國人在辦很多事的時候,都被要求出示《無犯罪記錄證明》,這是怎麼了!難道一個良民證真的就能證明這個人就是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