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美國留學:一人造導彈保衛祖國,一人卻幫美國造導彈對準中國

”梁思禮於1924年8月24日出生在北京,梁啟超五子, 很受梁啟超的寵愛,1927年,梁啟超在給海外孩子的信中說:“每天老白鼻總來攪局幾次,是我最好的休息。”梁思禮是梁啟超最大的精神安慰。1927年1月2日,梁啟超在給海外孩子們的信中寫道:“老白鼻一天一天越得人愛,非常聰明,又非常聽話,每天總要逗我笑幾場。


同是美國留學:一人造導彈保衛祖國,一人卻幫美國造導彈對準中國​梁思禮:


1941年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並隨三姐思懿赴美留學,在普渡大學電機工程系主修無線電,後又學了自動控制。在普渡大學期間,他僅用兩年的時間就修完3年的課程,並於1945年取得了該校的學士學位。隨後,他又獲得了辛辛那提大學(Cincinnati)碩士(1947年)和博士學位(1949年)。1949年10月1日回國後,他被安排在郵電部電信技術研究所和通信兵部電子科學研究所從事技術工作,並參加了國務院組織的“12年科學遠景規劃”起草工作,負責起草我國運載火箭研製的長遠規則。
同是美國留學:一人造導彈保衛祖國,一人卻幫美國造導彈對準中國​1956年,他調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導彈系統研究室主任。此後,他先後領導和參加了多種導彈和運載火箭的控制系統研製試驗。他是我國自行設計並於1964年實驗成功的第一枚地—地導彈的控制系統負責人之一,並在以後改進的型號中領導研製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慣性制導系統;他參加了1966年10月27日在我國領土上進行的震驚世界的導彈核武器試驗;他還是我國向南太平洋發射的遠程液體火箭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副總設計師、控制系統研製工作的負責人;在他的主持下,我國首次把集成電路用於彈上計算機,並首次以此進行全彈自動化測試;他還參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發射遠程火箭的飛行試驗。梁思禮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7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1994年當選為國際宇航聯合會副主席,1996年10月獲“何梁何利獎”,1997年9月榮獲“中國老教授科教興國貢獻獎”。


同是美國留學:一人造導彈保衛祖國,一人卻幫美國造導彈對準中國​此外,他還曾獲“何梁何利基金獎”,擔任過航天工業總公司科技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在“長征二號”的研製中,決定首次採用平臺計算機方案,首次在彈上使用集成電路化的計算機。主持研製成功衛星、導彈計算機自動測量控制系統。對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闢的論點,成為航天質量可靠性工程學的開創者和學科帶頭人之一。他是航天CAD技術的倡導者和奠基人,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重大貢獻。
同是美國留學:一人造導彈保衛祖國,一人卻幫美國造導彈對準中國​ “民兵”III型洲際彈道,是美國第三代地地戰略核導彈。讓人驚訝的是它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中至70年代就已經發展成型,現正仍在服役可謂功勳卓著。但是你可知道他的設計者竟然是一位華人?他就是波音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林樺,還是中國火箭專家梁思禮的好朋友。

同是美國留學:一人造導彈保衛祖國,一人卻幫美國造導彈對準中國​ 林樺他是美國民兵洲際導彈的研發者,他也是一名中國人!新中國成立開始,林樺為了享受榮譽選擇了留在了美國研製軍事武器。後來林樺主要指導研發民兵系列洲際導彈,反之梁思禮就是研究中國東風導彈的指導者。梁思禮在談到林樺時稱,“他乾的導彈是瞄準中國的,我乾的導彈是保衛我們祖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