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rising:亞洲嘻哈文化在美國的“大航海”

88rising:亞洲嘻哈文化在美國的“大航海”

本文編譯自《New Yorker》

編譯:Dewelf

- 1 -

儘管吳亦凡更為人所知的身份是一名演員兼歌手,但曾經一度,大眾眼中這個90年出生、在中國和加拿大都有過生活經歷的偶像卻很少會和嘻哈聯繫在一起。實際上,吳亦凡從很早便同嘻哈文化有了勾連:中學時,他成了NBA籃球和嘻哈文化的狂熱愛好者;2012年,他在韓國作為K-pop男子偶像團體EXO的成員正式出道,定位便是主Rapper;2017年,他以導師身份亮相嘻哈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成功圈粉;現在的Kris Wu則正以嘻哈音樂為“武器”,朝著成為“國際吳”的道路上持續前進……

2016年2月,多倫多,吳亦凡參加了NBA全明星週末(All-Star Weekend),也是在這裡他見到了Sean Miyashiro,開始了和國際知名嘻哈品牌88rising的緣分。

88rising:亞洲嘻哈文化在美國的“大航海”

△ Sean Miyashiro

Miyashiro是88rising的創始人,在和吳亦凡達成合作的幾個月前,公司剛剛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他將88rising的一部分定位為“《Vice》的亞洲文化版”,致力於傳播亞洲嘻哈文化。幾十年來,嘻哈一直被認為是美國年輕人的文化,是“酷”的代表,不過Miyashiro觀察到,近年來這種趨勢在亞洲也變得越來越明顯。至於Miyashiro的野心,他不僅是要單純地記錄這種文化,更想做些特別的事來塑造它。在見到吳亦凡的那個夏天,他就順利促成了吳和歐美嘻哈圈當紅歌手Travis Scott的合作(當時吳亦凡正在洛杉磯製作音樂)。

去年10月,在88rising的紐約辦公室,Miyashiro和吳亦凡還在為即將發佈的單曲《Deserve》做準備。《Deserve》是吳亦凡正式進軍美國音樂市場的首支單曲,同時也是吳和Travis Scott合作的成果。這首歌可以說繼承了Scott的標誌性風格:旋律性強,歌詞聽上去可能不那麼正派,且融合了許多Auto-Tune技術(這一技術吳亦凡曾在《中國有嘻哈》展示過,可以讓歌曲有更多音高變化)。不過儘管有諸多資源的加持,Miyashiro還是有些擔心這支單曲能否被市場接受。“這是一個如何兜售新思想的問題,”他說,“對於Kris來說這是一個機會,對於88rising來說同樣如此。”

Miyashiro的擔心是有理由的。一般來說,亞洲的粉絲很少會看到他們的偶像去“冒險”嘗試一個和本地區有極大文化差異的音樂風格,更不用說還和Scott這樣一個在歐美有著極高知名度的藝人合作。“但是,如果粉絲們看到有人去做這樣的嘗試,那麼將很可能會完全改觀,就像當初奧巴馬成為美國總統那樣,”Miyashiro說道,“現在你真的可以做任何嘗試了。”

Miyashiro相信,只要找準定位,吳亦凡將很有機會打入美國的嘻哈音樂榜單。起初,吳的團隊策劃讓他上類似《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注:1975年在美國廣播公司ABC播出的晨間新聞性節目)的主流節目,但Miyashiro打消了他們的念頭,“老兄,那將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他認為《XXL》和《Complex》這些青年文化指向的雜誌更能對吳亦凡打入美國市場帶來幫助。

《Deserve》最終計劃在Beats 1電臺Zane Lowe的節目上進行首發。吳亦凡開始有意識地在Instagram發一些視頻來配合這首歌的推廣,他也會發一些自拍,對著手機相機不斷找適合自己的拍照角度。在上節目之前,他背誦著節目準備好的臺本,試著讓它更符合自己的表達,Miyashiro也會不時過來給吳一些建議。

節目播出當天,Miyashiro和幾個同事坐在一間小會議室裡。他的助手將打開了30多個標籤頁的電腦投屏到牆上,以便實時監控歌曲在播放過程中,社交媒體上聽眾們的反應。“這兒誰用Apple Music嗎?”Miyashiro問道,“Zane Lowe的節目在哪播?”

開始有嘻哈網站推《Deserve》了。“哦天那!”Miyashiro激動地說,“Pitchfork(注:一家關注獨立和流行音樂的線上音樂雜誌)剛剛推它了,太牛逼了。”這是2017年10月12日凌晨零點三十分,Miyashiro和同事們都在等著幾個小時以後Travis Scott醒來,這樣他的轉發也能帶一波流量。

吳亦凡和他的母親以及經紀人也會用手機監測歌曲的宣傳進展。當《Deserve》登上iTunes嘻哈單曲榜第一的位置時,他們正在一輛Uber上,看到這一消息大家都尖叫了起來。吳亦凡成了第一個登頂iTunes嘻哈單曲榜的中國人,也是繼鳥叔Psy之後第二個取得這一成績的亞洲人(因為2012年大火的歌曲《江南Style》)。至此,吳亦凡也成了國內各種社交媒體平臺上人們熱議的話題。

在88rising的辦公室,Miyashiro因為太累還沒來得及享受這一新的成功——他要監督《Deserve》的全球發行,在各種社交網站上的宣傳推廣,還要不停總結經驗教訓……

此刻他趴倒在辦公室的沙發上,準備用88rising的Instagram賬號發一張圖片,但沒有成功。這太奇怪了,他說,因為公司的Ins賬號在當天早上才驗證過。他把驗證郵件翻出來給我看,我告訴他那其實是一個釣魚網站,也就是說他們的Ins賬號已經被黑客控制了,一群來自舊金山灣區(注:也是舊金山高級住宅區)的匿名Rapper正用88rising的賬號給自己的賬號引流。“這群傻逼壞了我的好事!”Miyashiro怒喊。我問他公司是不是有籤一些網絡安全協議,“靠,”他說,停頓了幾秒, “我們太專注在嘻哈這件事本身了。”

- 2 -

Miyashiro曾經一度不知道該怎麼跟別人解釋88rising在做的事情。

有一天採訪,我和Miyashiro在88rising辦公室附近的一家日料店吃咖喱,說起其他公司,“CAA(注:美國知名經紀公司)有人才,”他說,“他們做的就是經紀代理業務,而像《Vice》則是一家出色的媒體平臺。”採訪間隙,Miyashiro的手機響了,屏幕上出現了Migos(注:亞特蘭大知名三人說唱團體)的名字,他問我是否可以去接個電話。在一通幾乎每句話都以“bro”開頭的簡短交談之後,Miyashiro又立刻切換回了CEO式的語調,“業內人士經常會給我出主意,說我可以做這個做那個,我經常會回答, ‘是啊,這就是我們在做的事,一個綜合性的媒體公司。’”

這是個Miyashiro想了很久之後得出的答案。實際上,Miyashiro的成功也折射了音樂產業正處於裂變期的現狀。儘管唱片持續走低的銷量已經不再能支撐起整個產業,但在這一進程中也產生了其他很多經營和創收方式,一個歌手、一首歌曲能不能在更大程度上創造價值,尤其也和他們的合作對象、或是他們準備打入的市場有關。

以88rising來說,它既像傳統的經紀公司那樣管理著旗下一些Rapper和歌手的事業,又像一家唱片公司一樣有出版發行音樂的業務,它還像一家媒體公司,會為旗下藝人或其他客戶拍攝視頻內容(這些視頻都非常有創意,類型短到一個MV,長到一個紀錄長片)。

Miyashiro從小在美國加州的聖何塞長大,父親是日本人,靠做機械工程師謀生,母親是韓國人,是一名家庭主婦。他的中學時代在硅谷一所非常大且競爭激烈的亞裔美國人聚集的學校度過,那兒的絕大多數學生最後都會選擇升入大學。但Miyashiro卻不是一個好學生,他喜歡和一票他形容為“有理想抱負”的亞裔死黨在一塊閒逛,學校附近一家珍珠奶茶店的停車場經常是他們的活動據點。

後來Miyashiro進入了聖何塞州立大學讀書。最初階段的他有些無所事事:經常開車去學校,繞著停車場轉一圈,如果找不到停車位就回家去。有一天,他發現學校的學生社團會組織一些音樂演出,於是他開始遊走於校內各個非裔美國學生互助會和亞裔基督教團體,在中間牽線組織一些他們想看的演出。不僅如此,他還會在離聖何塞不遠的聖克拉拉舉辦倉庫派對。漸漸地,Miyashiro不去學校上課了,並從一名校園活動的組織者變成了一些校外公司的兼職員工,其中就包括一個他稱之為“專為嬉皮士而建”的社交網站。那段時間,他還幫助《Vice》上線了旗下的電子音樂網站Thump,併為其拉來了不少對舞曲文化感興趣的企業贊助商。

88rising:亞洲嘻哈文化在美國的“大航海”

△ Thump

2015年,Miyashiro離開了Thump,希望能做一些新嘗試。一天,韓裔美國Rapper Jonathan Park(藝名Dumbfoundead)給當時已經是他經紀人的Miyashiro看了一段Keith Ape演唱歌曲《It G Ma》的視頻,儘管音樂還非常青澀粗糙,但卻非常有感染力。對歌曲印象深刻的Miyashiro隨後和當時還在韓國的Keith Ape進行了FaceTime視頻通話,問他是不是願意來西南偏南音樂節做一場showcase演出。很快,Miyashiro也成為了Ape的經紀人,他花了不到一萬美元請到Waka Flocka、A$AP Ferg和Father來給《It G Ma》做重新編曲。

大約也是在這個時候,一次在洛杉磯Quarters Korean BBQ燒烤店吃晚飯,Miyashiro告訴一個朋友他想創業的想法。當天晚上,這個朋友就幫他聯繫上了風投公司Third Wave的合夥人Allen DeBevoise,DeBevoise也成了他的第一個投資者。“bro,這太容易了,讓人不可思議,”Miyashiro對我說,“這次我真的認真了。”

DeBevoise很認可Miyashiro要做的事:提供一個亞洲文化在美國的出口,既能滿足一些長期被忽視的亞裔聽眾的需求,又能成功吸引主流觀眾的注意。“聽完他(Miyashiro)的想法,我說 ‘就是它了’,”DeBevoise回憶說,“可能20分鐘後我就決定投資他了。”

雖然新公司有了啟動資金,但是在長達幾個月的時間裡,Miyashiro、Kwak和幾個員工對於應該把資源投入在哪一塊還是沒有眉目。是應該做視頻還是做文字媒體?內容是做短訊還是做長篇調查?應該做內容產出還是藝人經紀?這些問題讓團隊思考良久。他們曾嘗試搭建了幾個站點,但都沒有投入使用。當時Miyashiro還和身為愛因斯坦醫學院病毒學研究生的妻子住在紐約布朗克斯的一間學生公寓裡,平常他會在家附近的Dunkin’ Donuts甜品店辦公,在他的汽車裡和同事開會。“我們不知道到底該做些什麼。”Miyashiro說起當時的狀態。

- 3 -

對於88rising的發展方向,Miyashiro一直在摸索。

2016年年初,印尼嘻哈歌手Brian Imanuel(也就是Rich Chigga)發佈了歌曲《Dat Stick》的MV。Imanuel有著瘦瘦的身材和低沉而特別的嗓音,MV中的他穿著一件粉色的Polo衫,揹著一個腰包,在《Dat Stick》挑釁的、充滿節奏感的鼓點中,他幻想開著瑪莎拉蒂豪車,能幹掉警察。歌曲營造出的不協調甚至荒誕的美感反而促成了它的病毒式傳播。在後來的採訪中,這個從小在家接受教育、土生土長的16歲雅加達少年表示,他的英語都是從YouTube視頻中學來的(學習的對象正是2 chainz、odd Future等的嘻哈歌手)。

88rising:亞洲嘻哈文化在美國的“大航海”

△ Brian Imanuel

爆紅之後的《Dat Stick》,也給Miyashiro帶來了啟發,即什麼樣的歌曲更能在西方世界流行。然而這首歌也惹來了一些麻煩,譬如歌詞中的提到的“nigga”,在美國文化中是屬於非常敏感的詞,在TVshow上是屬於必消音的詞語,因為它是是對黑人的蔑視,很多情況都只在黑人之間使用,就算是嘻哈歌曲中,非黑人也很少有人使用。隨著歌曲傳播得越來越廣,很快Imanuel就不得不站出來道歉了,表示以後不會再使用這一詞語,同時對於自己的藝名Chigga(Chinese和Nigga的結合詞,意思是喜歡模仿黑人的亞洲人,帶有戲謔含義),他也做了解釋。

Miyashiro也在想辦法如何化解這場爭論,但他始終相信一點,“不管人們是不是喜歡,這是全球文化的一部分,沒有人能阻止別人喜歡一樣東西。”他在給我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如此寫道。

在這之後,Imanuel原本想要再發一首新歌《Hold My Strap》,但Miyashiro覺得《Dat Stick》的問題還沒完全解決,更聰明的辦法是拍一段主題為“Rapper們如何評價Rich Chigga”的視頻。於是,在人們紛紛在網上爭論《Dat Stick》是否冒犯了黑人種族的時候,Miyashiro卻找來了一撥黑人Rapper坐在鏡頭前,拍下他們在聽到這首歌時的反應。“哇哦,這尼哥好樣的,這小子有前途。”Jazz Cartier說道。“他們是認真的嗎?”當Imanuel和他的朋友在MV裡揮動著槍的時候,21 Savage笑著問道。不過,在歌曲結束之後,所有參與拍攝的黑人Rapper幾乎都已經把Imanuel當成自己人了。“這首歌超殺的,我都想籤他了。”布魯克林嘻哈團體Flatbush Zombies的成員Meechy Darko驚喜地說道。

近兩年也誕生了更多想要連接亞洲和美國音樂文化的創業公司,不過在這股浪潮中,因為對嘻哈文化的足夠理解和對互聯網趨勢的準確把握,88rising始終獨樹一幟。在“Rapper們如何評價Rich Chigga”的視頻發佈一年半以後,這家公司也終於從只是記錄這一地下文化成為了這一文化的一部分,這一過程也讓公司積累起了品牌信譽。88rising開始尋求和一些新Rapper的合作,譬如XXXTentacion、Ski Mask the Slump God和Killy等等。儘管很多新人還是會借用黑人文化裡的一些詞彙,但他們表達的意思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和街頭文化有所分離;相反,他們更多表達出了一種文化融合的趨勢。

嘻哈文化是88rising的核心,但它的外延也在不斷拓展。隨著日本動漫、K-pop音樂和韓國電競在全球範圍內的流行,88rising也在嘗試和這些亞洲文化輸出內容的結合,譬如在視頻當中加入更多此類元素,亦或者和一些明星進行合作。除此之外,今年Miyashiro還會開始代理R&B歌手AUGUST 08的的經紀事務——他也是88rising合作的第一名非亞洲藝人。

雖然在文化溝通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88rising還是不免會面對質疑的聲音。有趣的是,Miyashiro說88rising最嚴厲的批評者通常都是亞裔美國人。“尤其我這個年紀的亞裔美國人最恐怖,”他對我說,“當有一些新事物萌芽的時候,比如我們,不管是什麼原因,他們都是持最多懷疑態度的。”考慮到流行文化中,和亞裔美國人相關的文化相對較少,其實也不難理解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這樣的情況也並不只存在於嘻哈文化圈。他們中的很多都會擔心某件新出現的事物是否能真的代表他們自己、是不是會對大眾產生誤導。Miyashiro有些不快,“他們給人的感覺就像,我們不應該冒犯任何人,我們就應該待在舒適區。”

Miyashiro的助理、一個來自紐約皇后區的23歲年輕亞裔女孩Cynthia Guo告訴我,“我覺得在我的成長中,一直被人灌輸的概念就是亞洲文化是一種不酷的文化。”她的辦公桌上放著幾本關於亞裔美國人的歷史研究書籍,其中就包括Ronald Takaki的《Strangers from a Different Shore》和美籍華裔女作家謝漢蘭(Helen Zia)的《Asian American Dreams》,這些都是她在大學時讀的書。當看到88rising在招募實習生的消息之後,她形容那種感覺就像夢想成真了,“直到88rising出現之前,我都不覺得有哪些品牌能真正代表亞洲的酷文化。”

李嘉誠旗下風投公司維港投資的顧問Phil Chen也是88rising的早期投資者之一。他對我說,起初他並不看好88rising,因為他們所關注的亞洲文化範圍太窄了。“我覺得88rising想要讓亞洲文化打入美國主流文化圈的目標並不現實。”他說。然而,在看到Keith Ape和Rich Chigga被越來越多美國非亞裔聽眾接受的時候,他有了改觀。現在的他每到美國打Uber的時候,都喜歡給司機播放一段88rising旗下藝人的音樂。“他們都瘋了,”他說,“作為一名亞洲人,能夠聽到別人對我們文化的讚美,這對我來說太有趣了。”

- 4 -

深色印花定製T恤,帶有熒光條紋的棒球帽,在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都喜歡穿極簡風街頭裝的時代裡,Miyashiro的打扮稍顯成熟。儘管已經36歲,精心打理過的有型鬍鬚還是讓他看上去要更加年輕。工作的時間,他經常會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不時詢問一聲工作進展,比如看一眼正在設計的logo字體。“我希望它看起來像一個全息圖,就像New Era帽子上的那樣。”他會這樣告訴設計部的同事。在日常交流中,你常常還會聽到他用“天才”等等的詞語誇獎別人。

僅僅經營了兩年時間,88rising就在洛杉磯和中國上海分設了辦公處,併成為了亞美兩洲流行文化跨地區交流的重要力量。這家年輕的公司知道應該如何將類似吳亦凡的亞洲藝人推向美國聽眾,同時,它也在不斷報道輸出著亞洲的“酷”產業(如音樂、時尚等等)。Jonathan Park(上文有提到)告訴我,“誰都想了解亞洲這片市場。”Miyashiro也承認,自己率先注意到了這一點,並且一直努力“使美國觀眾接受 ‘亞洲夢’”。

“他的這種樂觀精神是會傳染的,”來自環球音樂旗下知名廠牌Interscope Records的高管Jeremy Erlich如此向我評價Miyashiro,“我認為,很多西方的音樂公司已經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潛力,並且真的在想辦法進入這個市場。”

88rising:亞洲嘻哈文化在美國的“大航海”

在Miyashiro的辦公室地上,數字“88”和漢字“上升”(rising的中文翻譯)組成的霓虹燈logo顯得非常醒目。在中國,88是個吉祥數字,意味著雙倍發財(雖然在一些新納粹分子眼中,這個數字等同於在說“希特勒萬歲(Heil Hitler)”)。他有一張很長的透明辦公桌,長到只能剛好在辦公室放下,有趣的是這張辦公桌上沒有一張辦公用紙,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夥計,我們為啥需要紙呢?”

辦公室牆上,掛著經過裝裱的公司旗下核心藝人的照片:Joji,一個日本出生的歌手,也是YouTube上的知名網紅,他優美哀傷的音樂風格和他YouTube上的滑稽喜劇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Keith Ape,一個韓國Rapper,以粗暴、尖銳的風格而著稱;Brian Imanuel,一個印尼Rapper,他的藝名“Rich Chigga”或許更為人所知;當然還有中國的海爾兄弟(Higher Brothers),想必對嘻哈音樂有所涉獵的讀者一定都聽過他們的那首《Made in China》。

88rising:亞洲嘻哈文化在美國的“大航海”

△ 海爾兄弟

Miyashiro一直帶領著88rising探索著更多可能。我問他現在88rising是否已經盈利,他想了一會說,“在這場遊戲裡,很多人都很看重以價值為基礎,而不是以項目為基礎。我並不覺得在這個階段盈利是要重點去考慮的事。”

去年臨近聖誕節,我和Miyashiro又在他上東區的家中見了一面。我們在他公寓樓下的大廳等了一會兒,因為他的一個同事很快會送一株聖誕樹過來。臨近年底,88rising旗下藝人Imanuel、Joji、Keith Ape和海爾兄弟的亞洲巡演也已接近尾聲——他們的票房成績都非常不錯。

對於2018,Miyashiro想做的事還有很多。不論是在舊金山、洛杉磯還是紐約,88rising在今年開票的演出幾乎都已經場場售罄;公司還在策劃一檔電視劇、製作一張名為《88 Degrees and Rising》的歌曲合輯;除此之外,88rising還打算主辦自己品牌的音樂節,其中計劃落地的城市就包括中國。現在,Miyashiro不再像過去那樣親自運營公司的社交媒體賬號了。

我問他怎麼看待88這個數字在中國文化語境中“發財”的含義,他說,“我從來都沒想過要變得多麼富有,這也不是我們的出發點。問題的關鍵是:我們應該怎麼保持品牌的純粹性?”Miyashiro幾乎為88rising付出了所有,他從來不會在推特或是Instagram上推銷自己,相反,他把自己所有的表達都傾注在了88rising——不管是他的風格、品味還是他的幽默感。“如果不做這個我寧願狗帶,”他笑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