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聽聞“偷香竊玉”,你可曾知道背後的愛情故事

偷香是出自典故“韓壽偷香”。

西晉初年,晉惠帝的老丈人賈充徵召了韓壽做了他的幕府,這個韓壽長得相當帥氣瀟灑。賈充每次召集手下的官員議事,賈充的小女兒賈午都要從窗戶偷看,一眼看到了韓壽,立刻被他的帥氣征服了,過後就天天想念韓壽,以致於口中不停地吟誦韓壽的名字。賈午的一個婢女到韓壽家裡,把賈午的情況講給韓壽聽,還說賈午長得很漂亮。韓壽聽後也動了心,就請婢女暗中致意賈午,並且約好前往相會的時間。韓壽身手敏捷,到約定的當日夜裡,翻牆跳入賈府與賈午幽會,賈府之中無人知曉,彼此韓壽與賈午經常私會。過了段時間,賈充覺得賈午開始喜歡打扮。後來他召集手下官員相會時,聞到韓壽身上有一種奇異的香氣,而發出這種香氣的香料是外國進貢的,一沾到身上,就會幾個月不消失。賈充暗想,晉武帝只把這種香料賜給了自己和陳騫,其它人家是不會有有,因而懷疑韓壽與自己女兒私通。但是府中院牆高大,門戶重重,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於是就假裝府中失竊,派人檢查院牆。負責檢查院牆的人回來道:"其他地方沒有發現異常情況,只有東北角的院牆好像有人爬過的痕跡,但是院牆很高,人是不能夠爬進來的。"於是賈充喊來女兒身邊的侍女審問,侍女就把實情說了。賈充只好順水推舟,把女兒賈午許配給了韓壽。

只聽聞“偷香竊玉”,你可曾知道背後的愛情故事

這件事非常符合傳奇性質,簡直就是書生和千金小姐私定終身的原,因此韓壽偷香就成了偷情的代名詞。

竊玉的說法就比較多了。一是說“鄭生竊玉”,但是具體故事並無流傳。二是指“相如竊玉”,三是指“楊妃竊玉”。

相如竊玉的故事: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擊劍,被漢景帝封為"武騎常侍",但這並非其初衷,故借病辭官,投奔臨邛縣令王吉。臨邛縣有一富豪卓王孫,其女卓文君容貌秀麗,風姿綽約,素愛音樂又善於擊鼓彈琴,而且很有文才,但不幸丈夫先死,成望門新寡。

司馬相如早巳聽說卓王孫有位才貌雙全的女兒,他趁一次作客卓家的機會,借琴表達自己對卓文君的愛慕之情,他彈琴唱道,"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豔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這種在今天看來也是直率、大膽、熱烈的措辭,自然使得在簾後傾聽的卓文君怦然心動,並且在與司馬相如會面之後一見傾心,雙雙約定私奔。當夜,卓文君收拾細軟走出家門,與早已等在門外的司馬相如會合,從而完成了兩人生命中最輝煌的終身大事。當初的卓文君畢竟是一塊美玉,那麼司馬相如偷偷與之攜手私奔,便無異於"竊玉"之舉。因此後人便把私奔暗指 "竊玉",於是,"相如竊玉"就成了千古流傳的一句著名典故。

只聽聞“偷香竊玉”,你可曾知道背後的愛情故事

這一故事後面一段司馬相如發達後背棄糟糠之妻,才女卓文君拯救愛情的故事,並在文學史上留下來一段數字詩。

司馬相如作為文學史上首屈一指的辭賦家,久居京城,賞盡風塵美女,加上官場得意,竟然產生了棄妻納妾之意。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卻。哪裡還記得千里之外還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獨守空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寂寞的生活。

終於某日,司馬相如給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明的卓文君讀後,淚流滿面。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豈不是表示夫君對自己“無憶”的暗示?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卻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不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憑欄,九月重陽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焚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紅如火,偏遭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已心寒,忽匆匆,三月桃花流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歎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這首詩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數字詩。

值得一提的是“韓壽偷香”“相如竊玉”“張敞畫眉”“沈約瘦腰”合成古代四大風流韻事。

楊妃竊玉:唐玄宗經常與兄弟們共處,這就使楊貴妃有更多的機會和眾王相見相處。諸王中的寧王落拓不羈、風流倜儻,喜愛音樂。這一點頗得楊氏之意,暗生羨愛,得機便與寧王拋媚眼、送秋波,關係頗為曖昧。寧王有一極愛之物紫玉笛。有一次,卻被楊貴妃偷拿了去。玉笛之事絕非意在玉笛,而是意在探試。有張祜詩云:梨花靜院無人見,閒把寧王玉笛吹。楊貴妃與寧王的形跡使玄宗動怒,借玉笛之事幾近將她置於死地。

只聽聞“偷香竊玉”,你可曾知道背後的愛情故事

愛情這回事,既要有不顧一切的勇氣,也要有長長久久的經營。哪怕是那些流傳千古的愛情裡也免不了磕磕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