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大咖:蔽於術則離道遠矣

一、蔽於術則離道遠

說實話,現在不想寫文章,特別是營銷領域的文章,因為內心早已厭倦之。但事實是,過去一年,學的最多也最為熟悉而且寫的最多的就是營銷類的文章。

當我從營銷這個魚塘站起來,看到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這個浩瀚大海之後,頓時深感自己的渺小。就好像之前一直在魚塘裡面游泳,完全不知道世界上竟然還存在比這個魚塘大十萬百萬倍的江河大海。

至尊大咖:蔽於術則離道遠矣

一直忙於研究“賺錢”,心每天圍繞著錢打轉,不知道“錢”之外,還有更廣袤的世界。比如一張100元的人民幣,即可把雙眼遮蔽,讓你無法再看到外面的世界。

培訓這個領域,已經失去它的本真,教人以真正有用的應事技能。如今,各種奇技淫巧的培訓大行其道,各種旁門小術層出不窮,僅為套人錢財,惑人心智。

營銷領域的各種奇技淫巧挖掘完畢,每個山頭都有人佔領之後。現在開始深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旁門小術,比如奇門遁甲,梅花易數,小六壬預測等等,名堂玄奧,收費高昂,大賺特賺。

更有甚者,什麼天堂地獄,福報算命,某某能量的,發現一堆狗屎一樣的東西,也不嫌臭,包裝一下,換個能夠忽悠人的概念,就拿出來開課大甩賣,不買是你傻,不學是你笨,自命大師,還大收弟子。

這個魚塘汙染太過於嚴重,分分鐘讓人窒息還不自知。很多人心智不成熟,容易被洗腦,整天沉迷於學習、研究、傳播這些下水道知識,還沾沾自喜,自鳴得意,深怕別人不知道他兜裡揣著的是黃色的、臭的、黏糊黏糊的東西。

一個人,心智被這些小術矇蔽,自然不能看到小術之外的東西,他以為這些小術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道”。實際上離道遠矣,而且走的方向完全反了,越走越遠,這像離家出走的孩子,越走離家越遠,到最後連家的方向都找不著了。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反就是返,往回返的意思。上古之時,道為一,百姓質樸天真,自然而然地生活。後來,道裂為百,出現百家爭鳴,諸子百家。

很多人以為百家爭鳴是很好的現象,是文化繁榮的表現。恰恰相反,這只是一種倒退。百家只是道裂為百之後的一些碎片而已,碎片相加,並不等於道。很多人拿出一些碎片,自以為道,何其愚哉。

周朝之前,真正的道術典籍都藏在國家圖書館,只有得道之人,才能掌管掌握這些道術,比如老子就是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更是天師,天子的老師。後來周王室式微,諸侯做大崛起,到了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以前的官學,王室之學的典籍,就已經散落民間。於是出現百家爭鳴,諸子百家,而這些都只是道的碎片之學。越往後,這些碎片之學離道就更遠了。

至尊大咖:蔽於術則離道遠矣

所以老子說的反者道之動,要得道,正確的方向應該是往回返,而不是往錯誤的方向越走越遠。在往回返的過程中,“為道日損”,把所學所做的不道的東西全部都扔掉,讓自己返回到如嬰兒那般天真淳樸的狀態。

祛邪扶正,去偽存真,把自己所學的偽巧之學都扔掉,讓自己返回到本真的狀態,與天地萬物和諧並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而然地生活。“復歸於嬰兒”,“復歸於樸”。

二、何為道?得道之路如何走?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目前的我並不能給出很明確的答案。但是我知道,答案就在《道德經》中,就在我們中國先秦的古籍中,需要自己身體力行地去明理合道。

我以前以為,道就是規律,後來才知道,這只是最膚淺的認識。我以前以為,《道德經》就是一本人倫道德類似於教人成功的學問,後來才知道,這是世人庸俗化的理解。

《道德經》講的是帝王之學,老子設定的對象讀者就是帝王。然則普通人學習之也能治身治家。

至尊大咖:蔽於術則離道遠矣

道德經

“如果這個世界上,把所有的書都燒掉,只可以留一本下來的話,那麼應該留下來《道德經》。因為它把人身,精神,家庭,事業,國家,宇宙萬物,都徹徹底底的講透徹了。”

我們只有跳出某一個魚塘,學會站在魚塘外面看世界,才能看到哪裡才更適合自己游泳,哪裡的水更清澈。只有看過更清澈的水,才能明辨髒水汙水,心智的矇蔽才能被打開。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只有站在更高的層級系統,才能對更低層級的系統一目瞭然,瞭然於胸,才能做到應事有餘,應物無窮。

三、為何最近寫的文章與之前差別如此之大?

寫文章,實則是內心思想情感的一種自然流露。這篇文章,我想到什麼就寫了什麼,內心有什麼樣的想法,就寫出來了文字。

現在這篇文章,於之前的我而言,似乎是“離經叛道”之作。以前我寫文章,一定要鼓吹營銷有多麼的厲害,多麼神奇,如何讓一個小白窮屌絲化腐朽為神奇,逆襲成高富帥,走上人生巔峰。

也是迫不得已,以前得賺錢生活啊。如果我賣的東西不能讓你心動,你就不會掏錢購買,我就賺不到錢,沒錢的人,哪有心思寫文章呢。

現在呢,我賺到很多錢了,然後開始對營銷不屑一顧了?非也。只是想寫得更真實一些,只是想把一些偽巧的東西儘量去掉,讓自己迴歸到一種真,迴歸到一種舒適自然的狀態。

從營銷的角度來說,我寫的觀點與眾不同,甚至越有爭議,接下來就會越有名氣,不是嗎?這是不是也是一種不錯的營銷策略呢?

營銷,沒有說是壞東西,它只是一種術,看誰用,看其動機與施展後的影響。

不管營銷不營銷,我寫出來的文字,絕對是我自己認同的道理。比如上面所寫,都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能有些地方用詞有些凌厲,但那就是最真實的一種流露,毫無偽裝掩蓋之情。

不知道你是想聽像這篇文章這樣的寫法,還是以前文章的那樣的寫法呢?歡迎我的讀者你的真實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