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為了修大運河,罪在當代,功在千秋,一代聖君

楊廣:為了修大運河,罪在當代,功在千秋,一代聖君

都說徵高句麗修運河致使民不聊生,個人覺得但從這兩件事上,煬帝沒錯。可惜他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帝王和優秀的戰略家,但是政治上低估了世家的力量,高估瞭望族的節操。至於宮廷爭鬥和個人作風問題——不知道多少史實多少演義,不做評價。

楊廣:為了修大運河,罪在當代,功在千秋,一代聖君

當時的隋帝國,完全有能力修運河和東征高句麗。但是當時的中國是一個世家主導的帝國。一個王朝不過幾十數百年,一個名門世家可延續千年。這些家族早就形成一個上至朝堂、下至鄉紳的龐大階層(煬帝自己都是漢太尉之後,弘農楊氏家族出身),牢牢握著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特別陳群創九品中正制,世家的力量達到巔峰,可以說完全掌握一個王朝的興滅。

楊廣:為了修大運河,罪在當代,功在千秋,一代聖君

楊廣修運河,原因之一(不管是不是主要原因)就是

北方世家的力量過於強盛,希望引入南方的經濟力量制約北方集團,而開科舉則徹底讓楊廣成為孤家寡人,成了整個帝國精英階層甚至包括他自己家族在內的敵人。

楊廣:為了修大運河,罪在當代,功在千秋,一代聖君

世家顛覆一個王朝的手段,潤物無聲,你大張旗鼓的東征,好,我只要在下面稍稍推那麼一把,在當時的低效的通信、運輸手段和脆弱的經濟體系下,輕而易舉就可以讓百姓民不聊生,餓殍遍野,你自然成為窮兵黷武的暴君。四處烽煙四起,一個帝國轟然倒塌。

楊廣:為了修大運河,罪在當代,功在千秋,一代聖君

而世家,並不在乎誰登位代言,反正上位後都會在世家利益和皇室利益之間走鋼絲,只要不觸碰世家的地位就相安無事;也並沒有在乎兵災會帶來多少生離死別生靈塗炭,反正農民起義毀掉一切後仍舊是世家登場扮演救世主。直到武周,這位鐵血女皇帝則完全相反,雖然在對外戰爭中並沒什麼太大作為,但是在對世家的戰爭中卻給世家體系出現以來最沉重的打擊。頂級世家被趕出朝堂,拉起新貴對抗千年世家,發展科舉重用寒門。再後來外族入侵,世家集團的力量再也沒能重現魏晉時期的輝煌,到明代短暫的登場,本性沒變,但格局手腕早不復當年,不再是翻手為雲的幕後主宰,而變成了一群能撈一筆撈一筆的政治投機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