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最後到底是死於器官衰竭還是疼痛?

情澀軟妹紙

癌症真的會疼死人嗎?

可能更多的人會立刻認為答案是疼痛,畢竟癌症疼痛是目前最難忍受的疼痛。在疼痛評估量表裡,很多晚期患者達到7-10分疼痛,即使強效麻醉藥物仍無法緩解疼痛。很多人會哭泣著說:疼死我了,受不了了。家屬只會從患者的言語、表情來判斷其疼痛程度。於是很多家屬認為患者是被活活疼死的。但這樣的觀點,在醫生寫死亡原因的時候是不會採納的,從來不會見到醫生在患者死亡原因認定上寫因疼痛死亡,即使是臨床、文獻記載,也沒有發現患者是因為癌症疼死的。即使是劇烈疼痛引起的疼痛性休克,也不會直接導致死亡,而會導致心肺衰竭,甚至諸多臟腑器官出現衰竭。

其實癌症患者最終都是死於器官衰竭。

癌症細胞最大的特點是:它可以轉移,可以無限制的複製增生,而複製出來的這些異型的細胞卻沒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它不僅沒有功能,還攝取比正常細胞更多的營養物質,並對正常組織造成破壞。就像一個公司,懶惰貪婪的人不斷增多,不做好事,只做壞事,而且還相互影響,壞人不斷增多,還要排擠好人,最終搶奪了別人的功勞。

一般來說,癌症不會立即致死,而是因它的繼發後果或合併症致死,這種情況叫做直接死因。直接死因有哪些呢?比如肺癌病人臨終階段大咯血、痰塊窒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食管癌、胃癌病人消化道大出血引起低血容量,導致循環衰竭;肝癌患者肝細胞大量破壞,肝功能異常,肝腎綜合徵,出現黃疸,腹水、少尿,肝腎功能衰竭,這些情況導致了心臟、肺、肝臟、腎臟等器官的衰竭。全身器官系統是一個整體,當其中一個出現不可逆轉問題時,其他組織器官遲早會相繼出現問題。即使沒有這些情況,大部分病人最終會因為癌症的轉移、擴散,腫瘤細胞的攝取營養,逐漸消瘦,體內各臟器無法得到足夠的營養供應,臨床稱之為惡病質,最終油盡燈枯。可以看出,癌症病人無論死亡前經歷了什麼病理生理過程,大多數都是死於器官衰竭。


胡洋


不可否認,大多數癌症病人在死亡前的日子裡都會經歷疼痛,要吃很多止痛藥💊、打很多止疼針。疼痛幾乎是晚期癌症的標識或代名詞。越接近死亡階段,疼痛越劇烈,所以會給大家錯覺“癌症是疼死的”。實質上,疼痛既不是根本死因,也不是直接死因。況且,現在“癌症無痛狀態”、“無痛病房”等理念,基本上能解決大部分癌症患者的疼痛問題。


腫瘤何大夫

在各類疾病當中,提及“癌症”大家都會談虎色變。近幾年,因癌症死亡人數在各類疾病死亡總人數中的比例也是居高不下。有人說癌症患者最後死於疼痛,有的則認為是死於器官衰竭,那麼到底誰是罪魁禍首呢?今日我們就來談談癌症的真正死因。

在腫瘤科的短短一天,科裡就送走了3位患者。

第一位是男性肺癌患者,64歲。走的時候已經瘦骨嶙峋,肋骨間隙下陷至少有2釐米,顴骨、眼眶都很明顯的凸了出來,很明顯這是疾病後期消耗過度導致營養嚴重不良的一種惡液質狀態,最後因電解質紊亂、全身多器官衰竭而死。

第三位是一個60歲女性,肺癌。放化療後身體狀況日趨下降,免疫功能極度低下,後來出現了高熱神昏,喘息,伴隨電解質紊亂等。最後死於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其實癌症致死其實是多因素的。總結而來大致是由於癌瘤的長期消耗,致使病人呈現惡液質的狀態,或形成水電解質紊亂、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具體到每個病人身上也有具體的誘發因素,不可單獨定性為某種原因。

本期答主:王利民 醫學碩士


杏花島

文/潘戰和@腫瘤專科醫生


個問題其實隱含著老百姓很多想當然的誤區,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很多人認為癌症到最後都是痛死的,不然也不會問這樣的問題。


在醫學專業人士眼中,我們其實最終都是死於器官衰竭。維持生命的基本器官是心肺腦功能要正常,沒有心跳了,不呼吸了,人也就沒了,所以才有心肺復甦,而沒有肝腎復甦,儘管肝腎也重要,生命的存在也離不開肝腎,但和生命直接相關的是心肺,心肺不行了,生命很快就會不行了。當然,心肺不行了,其他器官必然就會不行了,腦缺氧了,腦就會死亡,其他器官也同樣不可能正常存在,所以,心肺功能衰竭是死亡必經的階段。

有人會說,有的人就是痛死的。其實,多數情況下,痛並不會導致死亡,除了極少數的突發暴發性劇烈疼痛,可能導致疼痛性休克,而最終也仍是導致心肺衰竭,乃至多臟器功能衰竭。

心肺衰竭只是一個病理生理過程,是死亡必經的階段,討論這個並沒有太多的意義。要關注引發心肺衰竭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的原因,就癌症來說,隨著癌症的發展,擴散,轉移,各組織器官功能或早或遲,或輕或重,出現器質性問題,功能無法正常運轉,比如肝轉移如果得不到控制,必然會肝功能衰竭,肝腎功能是相互聯繫的,其實全身器官系統本身就是一個整體,當其中的一個出現不可逆轉的問題時,其他組織器官遲早會相繼或同時出問題,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心肺功能衰竭無法維持生命的存在,死亡就來臨了。

很多人對癌症最後會出現什麼痛苦有很多的想當然,比如認為肯定會痛得死去活來,其實未然,劇烈疼痛並不是癌症患者最後必然會有的,有的癌症患者直至走的那一刻,都沒有什麼明顯的疼痛。癌症病人臨終階段的症狀,不同的病人表現不一樣,要看是什麼癌症,有哪些部位轉移。有的確實疼痛明顯,有的則是呼吸問題,有的是由於腹脹問題,有的經歷噁心嘔吐,有的處在厭食狀態,有的焦虛或躁動,有的是逐漸消耗,走得其實很平靜,並沒有太多的痛苦表現,有的可能進入昏迷狀態,什麼也不知道,可以說“無痛苦”。


腫瘤專科醫生


面對這樣的問題,其實我心裡還是有蠻多話要說的!癌症作為目前全人類面臨的一個恐怖話題,大有“談癌色變”的局面。

癌症作為一種惡性佔位、消耗性疾病,帶給病人的不止身體上還有心理上的痛處。病人最終的直接死因往往會歸結於臟器衰竭,特別是心肺的功能衰竭。然而細想來,又是哪些問題誘導了這一過程,加速了這一過程呢?

得知自己患癌後,人們的心理已經出現驟變,在一個心理狀態糟糕的情況下,癌症本身會更囂張,會讓原本可以堅持的身體甚至臟器放棄抵抗。讓生存週期變短。


目前人們對癌痛普遍以忍耐為主,而事實上,本來患者心理上不佳,如果再忍受疼痛的折磨,想必很多人覺得生不如死。

其實,癌症真正的死因是恐懼!!這是很多醫生不願承認的,因為沒有證據和量化指標,沒有一個真正可以說明白的科學論斷。所以,面對癌症,我們要勇敢面對,主動要求減輕痛苦!

另外,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進行死亡教育,去了解和理解死亡,正視死亡。當你能接受死亡時,也許死亡不再是可怕的,癌症也不再是可怕的,帶癌生活會充滿陽光!


段醫生講科普

疼痛和衰竭:一個是癌症痛苦,一個帶來死亡。有什麼值得深入探討的呢?

癌症的疼痛並不直接導致死亡。但是它是癌症痛苦、令人生畏的根源。

癌痛的原因,腫瘤直接損傷所致佔絕大部分,有78%左右。常見就是骨轉移、腫瘤壓迫浸潤神經、神經節,以及腫瘤侵犯腦膜、內臟、皮膚、黏膜,導致空腔臟器梗阻、血管阻塞、淋巴管阻塞等。其次癌症相關併發症所致佔6%,腫瘤診療創傷所致佔8%左右,非癌症相關性合併症所致佔7%。

具體疼痛機制有癌症慢性疼痛,腫瘤危急症所致急性疼痛,爆發性疼痛,神經病理性疼痛以及複雜性癌症疼痛。

在終末期病人,疼痛可以達到10級分類法中的10級。患者主訴會是疼痛劇烈,不能忍受。

但是,無論怎樣的疼痛,甚至達到休克,都不會致人死亡。也都有相應辦法緩解。尤其阿片類藥物可以對付任何級別的疼痛。

晚期癌症患者,一定要給予及時的疼痛緩解,而不要考慮這類緩解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了。讓患者在舒適中告別親人是親屬應該做到的,也完全可以做到。

真正讓癌症患者死亡的,是器官衰竭。

死亡在表徵上就是大腦死亡,心臟停止,呼吸停止。心肺功能衰竭是直接原因。而肝臟、腎臟、循環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會導致心肺衰竭死亡。

癌症的進展,就是逐步侵襲相應病變器官,直至功能從障礙到完全喪失。這個過程中,伴隨營養失供,免疫喪失,機體惡病質化,最終崩潰。

從進展到崩潰,除了大家都熟悉的以上病理過程,還有一個在促進死亡方面的重要因素值得關注,就是“應激”導致的衰竭。

應激,是機體受到內外環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所出現的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應。

人類應激反應可以表現在基因、細胞、器官、全身及精神狀態各個層面。它更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幫助抵抗損傷,另一方面有導致機體嚴重疾病!

最初的應激研究,把藍斑-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系統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應激反應表現分為警覺期,抵抗期,衰竭期三個應激過程。

當深度而持久的應激原刺激不能消除,機體能量儲備及防禦機制被耗竭,各種應激激素不再能有機體活力可調動,機體內環境開始嚴重失調,相繼出現一個或多個器官衰竭,最後歸於死亡。

在後來進一步的應激反應研究中,美國心理學家John Mason提出應激首先是心理失衡概念的新認識。並被業界認同。

通過大量臨床觀察,癌症患者無論在哪個時期,很多病例就是處於應激反應狀態。這個應激反應狀態的核心就是嚴重的心理失衡,包括焦慮、抑鬱、絕望!

我們甚至不用考慮理論上怎麼論證的。只是注意到癌症患者確診之後,立即陷入的超級絕望狀態,就知道在他們身上發生的“應激反應”是多麼劇烈!

結合癌症本來是慢性病,無論傷及哪個器官,都要經歷非常長的進展時間才有可能導致器官功能衰竭,但是,有些患者卻確診之後很快崩潰,我們不能不想到,是應激加速了“衰竭”的到來!

並且,這個衰竭,表面上看是腫瘤進展導致的,背後應該就是應激反應為主的多臟器衰竭。

這樣的話,如果有效解除應激狀態,或許腫瘤進展就是另外的進程!或許能夠大大延長存活時間。

回答如上。


春雷滾滾2

佛度有緣人

用地籠捕的一些小魚把它放在水缸裡和放在水井裡,第二天發現放在水缸裡的全部就死了,水井裡的基本都沒有死,這是什麼原因?與長壽有沒有關係還有一個故事,家裡養了一窩小豬拉稀一個小豬倒在地上眼看就要死了,主人害怕傳染給其他小豬就把這個小豬丟在離家比較遠的山上讓他自生自滅,幾個月過去了主人也忘記了這件事,後來附近村民莊稼地經常有不速之客來光顧,村民就蹲守才發現是一頭豬,害怕這傢伙攻擊人全村人都去抓都沒有抓到,最後還是派出所用槍制服了這傢伙。 其實我們應該去農村,還是應該去城市值得深思,我覺得大自然才是最好的醫生,迴歸自然讓身體生息 還有一點長壽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皮膚比較紅潤,白裡透紅證明血液流淌順暢,血乃心之變現, 心態好長壽看來不是空穴來風,身體出現症狀或者想長命百歲的朋友應該改變一下生活方式環境與心態了,人一輩子要那麼多欲望幹什麼?讓我們迴歸自然吧讓清新的空氣與泉水,乾淨自然無汙染的食材。來淨化我們的身體,讓無慾來淨化我們的心靈。

在農村的都見過,冬天爛地瓜,一般都是從有傷口的地方開始,還有就是天氣冷容易爛,如果暖冬就不容易爛。如果爛了一點點你把爛的地方削了你會發現爛得更快。小夥伴可以做實驗看我有沒有說假話,那有人要問了怎麼可以阻止地瓜繼續爛下去,首先我們要觀察觀察是什麼原因引起地瓜爛,其實很簡單就是氣候與存放環境,還有就是人為因素做好這幾點基本上就不會爛了。哪怕已經有一點點爛的地瓜放到適宜的地方也會減輕甚至會結疤從已經爛了的地方癒合,我用地瓜與癌症作比較其實癌症就像地瓜爛一樣,一個人得了癌症首先應該找出來為什麼得癌,看看現在癌症村很多,難道癌症與我們們生活的環境木有關係嗎?難道癌症與我們生活方式木有關係嗎?難道癌症與人為因素木有關係嗎?以上幾點不變癌症只有像地瓜一樣爛完,要治好癌症必須改變那些錯誤的生活方式,改變環境減少人為因素。農民都知道提前挖的地瓜不容易爛,因為挖來儲存的時候沒有受傷,如果等待天氣冷了挖的地瓜基本都放不久都會爛,所以還沒有病之前就應該改變自身,比得病去挽回容易得多。地瓜總有一天也會爛只是會保養的人會把地瓜存放很久很久。

如果你認真看完以下文字說明你在尋找一種治癒疾病的方法請關注我吧有一起探討生命的真諦,還原生命本源。讓自身免疫性來對付癌症。其實癌症就是免疫力低下。只有提高免疫力癌症才會康復。其他藥物都是沒有用的。就像艾滋病無藥可救的原因因為他傷害了人體免疫力。


讓疾病自然的康復

癌症晚期的病人確實會感到疼痛,用中醫理論來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就很好理解這一現象了。

癌症晚期患者的最大特點就是“轉移”,轉移的意思就是渾身都是,到處搶奪正常細胞器官的營養,所以到處都疼。

經過我媽的事情,才讓我意識到,有一種活著叫做煎熬,有一種死亡叫做解脫。到了癌症晚期,早死早解脫,存活毫無樂趣可言。

到了最後,我媽陷入昏迷,大夫明確告訴我們,腎臟肝臟完全衰竭,沒有搶救價值。是的,一個器官負責解毒,一個器官負責排毒,二者都罷工,就是注射藥物也無力迴天。眼看著昏迷中的母親揮舞著雙臂,血壓從一百二降到一百,七十,乃至五十,經過一個夜晚,清晨五點半,母親的心臟不再跳動,而距離她的腦死亡,大概有十個小時。

不幸中的萬幸,我媽疼痛的時間很短,就兩天,比一般人的倆個月,少了諸多折磨。不敢想象那些因為疼痛而獨自一人渡過漫漫長夜的癌症患者有怎樣的心情。

總的來說,癌症患者死於器官衰竭。造成器官衰竭的元兇就是癌細胞,它霸佔了其他細胞的養分。


錢淮28

癌症最後也就癌晚期,癌細胞擴散全身,骨頭,各個器官衰竭吃不下飯疼痛而死!


莫亞軍1

癌症晚期雖疼痛難忍,但是死於器官衰竭,父親16年9月22因腹痛查處直腸癌伴肝轉移4期,今年8月份走的,期間化療了,12次,靶向藥用了三次,中藥喝了四個療程,今年四月初父親一個月時間從117斤瘦到90斤,最後一次住院是7月底,住院前出現了腹水,但精神可佳,飲食可以自理,一週後出院,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看著心疼,止疼藥自始至終沒停過,嗎啡用了兩針,杜冷丁用了一針,臨終前三天出現肝昏迷症狀,糊塗,口齒不清,說胡話,臨終當天,完全失去意識,處於昏迷狀態,只有呼吸和心跳,打120,醫生也回天乏術,直至下午6點左右還是走了,臨終56歲,每每想起都特別心痛,我是16年9月20結的婚。但願父親在那邊能過好,會好好照顧母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