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著討好別人,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你是今生最美的牽掛

前一段時間,少年成名的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中分享了自己是如何治癒討好型人格的經歷,大家紛紛直呼被戳中。總想著討好別人,可以歸因為自己的討好型人格。在有書君看來,其實都是太渴望別人能喜歡自己了。



討好型人格是什麼鬼?


日本小說家大宰治在《人間失格》這樣描繪這種心理:“我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討好別人。那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表面上,我總是笑臉迎人,可心裡頭,卻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鈞一髮的高難度下,汗流浹背的為人類提供最周詳的服務……而且,無論我被家人怎樣責怪,也從不還嘴。只要被人批評,我就覺得對方說的一點都沒錯,是我自己想法有誤。因此我總是黯然 承受外界的攻擊,內心卻承受著瘋狂的恐懼。”



不愧是大家,描繪的惟妙惟肖,直擊心底。


有書君的一個高中室友,大家叫他大琦。大琦心地善良、有求必應、很懂得換位思考,生怕給別人帶來麻煩,總是把“不好意思”、“謝謝謝謝”掛在嘴邊,格外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總希望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一旦發現誰可能對他有意見,心裡想著要和這個人幹架,然而表現出來的卻是各種討好。他為此很苦惱,明明想活的瀟瀟灑灑,但就是畏畏縮縮。



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他從不表達自己的真正需求。大琦家崇尚“貶低式教育”,從小就是在爸媽口中的“笨”、“沒出息”、“你看看老誰家的小誰”中度過,大琦很少能夠得到父母的誇讚,但又是那麼渴望被認可。直到高考前夕,學校要求寫一份評價手冊中的家長寄語。在臨近上學前的那一刻他才怯生生的把手冊交給父親,父親寫完他接過合上迅速轉身下樓,可還是沒有忍住打開看一下父親究竟寫了什麼。有一句話大琦說他永生難忘,父親寫道:“爸爸媽媽雖然總是打擊你,那是希望你受到“刺激”會更加上進……其實在爸爸心裡,你是最優秀的,你永遠是爸爸的驕傲。”


是啊!誰人家父母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優秀,只不過用錯方式罷了。懼怕在陌生人面前表達真實情緒的大琦,在沒走出單元門就已經哭到“就算全世界都在看我哭也無所謂”,彷彿突然放飛自我,所有積壓在心底的自卑和否定都得到釋懷,瞬間一身輕鬆。他花了太多時間和精力讓別人高興,卻弄丟了自己的快樂。



大學裡的他,試著從小事做起,關注自己的需求。例如和朋友出去吃飯,點兩道自己喜歡的菜,也能開心一整天。也試著不再唯唯諾諾、曲意逢迎,努力提升自己。


有書君後來問過大琦一個問題:不取悅,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大琦答:是活在自己的專注裡,求同存異。對不相干的人,不在意;對不善良的人,不理會;對不理解的人,不糾結。



聽後有書君突然很想從“彪形大漢”秒變小女生做雙手托腮星星眼狀,覺得大琦說的很哲學又很詩意。而有書君只想到之前很熱的一句話:不虧待每一份熱情,也不討好任何冷漠。



有書君想說,不要試圖把自己打造成一件看似十全十美的商品去期待著消費者的零差評。其實啊,當你自身變得有價值時,不用刻意討好,別人也會喜歡你,就像蔣方舟所說:任性,是一種被低估的美德。自我適應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只做輕裝上陣的自己,討好自己,做最真實的自己。希望你也能卸下厚厚的“裝”,迴歸純粹。



最後,有書君想把《小王子》中的一句話送給你——

“星星發亮是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



有書快看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王宏梅:

總想討好別人,是想要得到別人的愛。

自信的人,他內在覺得自己是好的、有價值的、值得被別人愛的,他不用討好別人,別人也會來愛他。

追根溯源,還是得回到養育者身上。最理想的父母之愛應該是無條件的愛,只要你是我的孩子,我就無條件地愛你,不管你長得美還是醜、聰明還是愚笨,我都無條件地愛你;而有條件的愛,是你表現得足夠好,我才愛你;你考試得了一百分,我才愛你;你乖你聽話你懂事,我才愛你。在有條件的愛裡,孩子必須做到父母的要求,才能得到愛,否則就得不到愛。對於嬰兒來說,如果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和愛,他會感到極度的不安全,失去父母的愛對孩子來說最糟糕的境況即意味著死亡!所以在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早早地成熟,會察顏觀色,會看人臉色行事,會處處討好別人,來得到別人的愛。

討好別人來得到愛,是一種不健康的愛,而健康的愛,是充分自愛,然後愛他人,也能得到他人的愛。

想要改變討好別人來獲得愛,首先要自己先愛自己,無條件地愛自己。愛自己的獨一無二,愛自己的與眾不同。愛自己、接納自己,然後才能愛別人、接納別人。

做到愛自己不容易,從小事做起,在不傷害他人與社會的前提下,每天發自內心地做一件事情而不用在意別人,比如,買一件自己喜歡的小禮物給自己、在不需要時大大方方地拒絕別人、對自己積極關注,每天給自己寫一封信,來表揚一下自己做的好的地方,等等。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自己是如此值得被愛,你有能力也更值得被愛!這個時候,你就完全忘記討好別人了。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心理學家薩提亞將人的人格特點分為五種,分別是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表裡一致型。題主問題中這樣總想著討好別人的人屬於討好型人格。這種人格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表現的很殷勤,喜歡抬高對方,貶低自己,從而尋求別人的認同,屬於較低自尊的人格類型。

討好型人格對親密關係有著過分的渴求,為了維持與朋友或愛人的關係,往往傾向於委曲求全,用自我犧牲的方式獲得別人的關注。他們處理人際關係的思維方式就是:我盡全力讓你開心,也原諒你所有的錯誤,請你不要再責備我了,也不要離開我,即使我做的還不夠好,也請不要再攻擊我了,我希望你們都能愛我。所以,他們在生活中始終讓自己處於弱勢地位。他們並不是想要臥薪嚐膽,而是希望以這樣的姿態告訴別人自己沒有威脅,從而減少別人的嫉妒和攻擊,保護自己。

討好型人格的形成源於從小的成長環境。在兒時,他們必定有一個或幾個不稱職的養育人,這些養育者往往是嚴厲而且刻薄的,需要孩子不斷的去取悅他們,他們才願意提供孩子成長的相對安全的環境。這讓孩子潛意識裡產生了“我是個不受歡迎的人”這樣不良的影響,那麼在他成年後,這樣的潛意識會引導他們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中,始終處於“不受歡迎”的地位中,變成一個尋求親密關係的討好者。

對於一個喜歡討好的人,改變的關鍵是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讓他們敢於在生活中說不,指導生活並不都是靠討好贏得的。


鵜鶘心理陳小康

那些總是試圖取悅別人,把他人的需求擺在第一位,並致力於滿足別人的人在心理學中被稱為“討好者”。他們似乎始終在爭取周圍每個人的認可和喜愛,努力地讓除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高興。

那麼,討好者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呢?

心理學家認為討好者的背後有三個主要的心理要素:討好的思維或心態,討好的行為或習慣,以及討好的情感或感受。雖然一個人的討好模式並非只由某個單一因素導致,但大多數討好者在三大因素中都有一個主導因素,根據這個,心理學家將討好者分為三類:

1.思維主導的討好者

這一類型的討好者沉迷於“必須要讓每個人都喜歡我”的想法之中。這種想法使得他們將自尊和對自己的肯定都建立在自己為他人付出多少之上。此外,他們抱著“我對別人好,別人也應該如此對我”的錯誤邏輯,深信“討好”就能使自己免受他人的拒絕和傷害。

2.行為習慣主導的討好者

3. 情感主導的取悅者

這類討好者害怕被拒絕、被批判,害怕令他人失望。他們既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衝突,也不明白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是正常的,因而在面對、甚至想象那些隨著拒絕或否定別人而來的負面情感時就格外焦慮。此時,取悅他人成為了一種逃避策略,用以保護自己免受情感上的傷害。

事實上,無論是以上哪一種取悅者,他們都沒有意識到,無論他們是什麼樣子,他們都值得被溫柔相待,他們的需求都值得被重視、被滿足。

你並不需要被所有人喜歡,你只需要是你自己。

References:

Braiker, H. (2001). The disease to please: Curing thepeople-pleasing syndrome. New York: McGraw-Hill.

Everitt, B. J.,& Robbins, T. W. (2005). Neural systems of reinforcement for drugaddiction: from actions to habits to compulsion. Nature neuroscience, 8(11), 1481-1489.


知我心理學

總是想著討好別人,簡單的來看,這是一種與人為善,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內心傾向。希望通過一種讓他人感覺到溫暖(被討好者會有一種舒服的被溫暖到的感覺)的感覺,使他人對自己的態度發生變化,由原來的“沒什麼感覺”轉變到被討好之後的“這個人感覺蠻不錯啊”。就算無法引起別人的好感,但至少也可以避免厭惡感,多多少少可以避開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和誤會。畢竟有句古話說的好——拳不打笑臉人。

所以,一般來說,多數人都是願意在與人最初交往日呈現一個友善甚至有討好嫌疑的狀態的。畢竟人都是喜歡和那些對自己有好感或者同樣喜歡自己的人發生進一步的深入交往。只要不過度,這種討好心理就是一種正常的,甚至是有利於建構良好人際關係的心理。而一種極端情況是,盲目性的討好,想要試圖和對方進一步深入交往的人要討好。不想和對方進一步交往的人也要討好。明明心裡恨不得遠離對方,表面上卻還要誇獎對方。這樣就會體驗到矛盾衝突,久而久之,心理就可能失衡,引發心理問題。之所以會如此,可能是因為過去的成長經歷中,身邊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對自己的態度可能很苛刻,如果自己不對身邊人呈現出一幅順從討好的樣子,就有可能引發斥責與懲罰。所以,日子久了,就漸漸養成了見到人就條件反射般地去討好,生怕對方會傷害自己。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陳嘯


暖心理

討好其他人從行為層面來說,通常表現為順從,不敢提出意見,對他人存在依戀感,從而是自己的安全感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

對愛或情感的極度渴求

總想討好其他人的人通常都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愛或者認可,所以為了避免失去別人的情感和認可他們很少批評或者評價其他人,即使內心有種想要反駁對方的衝動,但由於一旦是去別人的情感就會給他們自己帶來極其強烈的焦慮感和不安感,因此,這種憂慮不安就會將反駁對方的衝動壓制住,所以他們很多時候無法意識到自己唄壓抑的敵對沖動,認為順從就是自己的本意,敵對的思想一旦進入意識層面,也會積極被壓抑。

對安全感的渴求

安全感極度缺乏的人會或者極度依賴其他人,或者隔絕自己與其他人的聯繫,從外界人際關係中抽離出來,以此避免受到傷害,或者說他無法信任任何人,所以會採取這種方式。

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是從小就沒有受到父母的關注,沒有與父母建立很好的情感聯繫,這種模式和需求從而延續了下來。當然,成年期的行為模式並不是幼兒期行為模式的復演,他們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


對實質幫助和的需求

還有一種原因在於,希望討好的對象能為自己提供一些實際的物質幫助,實質性建議或者幫助。有時這種需求就是其實際需求,有時這種實質性需求只是對情感渴望的一種變形。

總體而言,討好他人的人希望自己能夠從對方身上獲得情感支持或者物質層面的支持,這都是對於基本的安全感的需求。


不倒翁小姐

你好,總想要討好別人是一種行為,他背後的心理需要根據當事人的獲益類型進行分析和區分。

就好像下屬拍上司馬屁,這種討好的方式有的時候能夠讓自己在職場上少經歷坎坷,更有甚者會獲得不符合自己所勞的利益,那這又算哪一種心理呢?只能說是根據形勢做出的他所認為的最優選擇吧。

而如果本身你們之間就不存在直接的利益關係,連陌生人你都一味討好,也不知道自己會從對方獲得什麼,那麼我想你可能需要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的這種行為模式了。我們通常說討好別人的結果就是得到他人的認可,這樣自己就會感覺到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欣賞和愛的。

而這種原因說出來真的很殘酷,總想討好別人,是想要得到別人的愛。如果人在早期的生長環境中存在著不被他人認可,父母或著養育著缺少對你的積極關注,你無法從他人對你的反應中體驗到自己的價值的話,在今後是會存在這種不自信的表現,感覺只有遷就別人,讓別人舒服了自己才能夠體現自己的價值。

長久以來這種負擔會讓你的生活不堪重負,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把你的關注都給別人的時候,又有多少精力留給你自己呢?如果一個人都不關注自己,快樂僅靠別人給你的反饋,那麼這種快樂又能持續多久呢?

嘗試著去拒絕別人,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你去討好的,但是每個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對別人說不對對方也是一種尊重,當你減少自己去討好他人的做法的時候,你或許會發現生活沒有你想象的那麼惡意,你會發現即使你不討好對方,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依然會對你笑臉相迎。


鵜鶘心理


我們誰沒有討好別人的心理呢?每個人從小就在討好父母,討好同伴,討好老師,討好權威人物等關係中體驗著討好的好處:被表揚、被重視、被獎勵、不被指責、不被怪罪、不被懲罰等等。這是人在成長時的無奈,也是人成為社會人所需的啊。

討好別人有雙重含義:一是功利性的,即通過主動討好別人而達到自己某種目的;二是防禦性的,通過討好別人而達成情感聯盟,避免樹立攻擊對象,為自己取得寬鬆的生成環境。所以,討好別人有著它的積極作用。不過,過分“討好”又會給人帶來無窮煩惱,在不得不“討好”的背後掩藏著一種內心衝突,存在著人際交往的不安全感。

討好別人的人,人際關係看起來很好,他總是熱心助人,口碑好,別人喜歡找他“麻煩”,可內心苦水只有自己吞。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社交焦慮。不會拒絕也不能自如地提出要求,又怕被別人拒絕的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上稱為“被拒敏感”。

這種人是活在別人的印象中,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評價上的,其個性決定了他在人際交往時,會高度關注他人的行為反應,包括他人的需求。如果他在意了別人和滿足了別人,自然會獲得別人的好感,好的態度和好的評價,自己就會感覺被重視,覺得自己做得很對,很有成就感!

由於“討好”是以壓抑自我為代價,他必然會逐漸感覺是在為別人而活,會逐漸產生拒絕別人的願望,但他欲拒不能。因為他內心的弱小與不安全感,使他無力承受“萬一被拒絕”的後怕,他潛意識的“討好”慾望,使他還不願喪失他人的好評和好感,惟有“討好”能感覺自己是好人,也惟有實現“討好”才能免除他社交中的焦慮。當然他的心理現實是,要麼顧了自尊(面子)委屈了內心自由,要麼顧了內心自由而傷了面子(自尊)的矛盾衝突。但一般情況下,他寧願忍辱內心而不願丟失面子。看看那些吃酒席的人就知道“面子”何等厲害:本來不勝酒力,但為了在朋友中撐面子他可以“寧傷身體不傷感情”,可以豪情壯舉到爛醉如泥,甚至肝硬化、肝壞死。中國的酒文化就足以說明人際社會中人“拒絕”人難啊。

不會拒絕的人,雖然很想拒絕人,但潛意識仇視拒絕。因為拒絕和被拒絕對他而言都是一種傷痛,他不自覺地會選擇遠離拒絕。“討好”便是遠離被拒傷痛的最好補償。

要不受被拒敏感的困擾,能夠自如地拒絕和提出要求,最根本的還要從改善和培養個性做起。被拒敏感,是一個人缺乏自主性、自我概念弱、自卑等個性因素的存在,才使人在人際交往中需要反擊性回應時,顯得沒底氣沒自信的緊張反應。因此,練就開放性個性,才意味著解放自己、獲得人際自由。


熊玲心理諮詢

在生活中,我們能夠觀察到一類人:他們總是喜歡對著別人說好聽話,即使那個被說好聽話的人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優秀。

問題來了,那這些總是喜歡莫民奇妙討好他人的人,都是怎樣的心理感受呢?

其實,這樣的人,表面上看,他們和和氣氣,覺得任何人他們都想用好聽話去拉攏、討好,但其實,他們不過是在用這種討好人的方式,去提升這些人對他個人的好感。

而這種目的的出發點是各式各樣的。

有些人的目的是功利並且直接的,他們希望對方給自己留下好印象,從而以後的事情能夠更順利的進展。但有一些人做出這樣的討好行為,是一種比較單純的。

為什麼會有那些看起來吃力不討好的討好別人的人?

其實正是因為,在這些人的成長過程中,少了對於愛與關注的獲取,所以為了在長大後彌補這些愛,所以他們想要採用先給他人讚美的方式,以此來得到他們對於自己的關注。

所以,當一個人在某一方面傾注太多的時候,其實也在另一方面說明了,這個人在這一方面缺的太多。

以上。


柏燕誼心理諮詢師

“誒,你在幹嘛呀,可以幫我帶個飯嗎?” “好”

“誒?我今天要早點走,你幫我加個班好嗎?” “好”

···

雖然做這些事情會給自己帶來或大或小的麻煩,或許做這些事情還要加班加點,獲取做這些事情還會耽誤自己工作,或許做這些事情內心還是很委屈,但是,既然你拜託我了,我還是要儘可能的去幫你完成!

這就是討好型人格的一種典型情況——很難拒絕別人,即便知道對方的要求不合理也會習慣性的硬著頭皮滿足對方的需求。在不得不拒絕了對方的情況下會覺得非常的愧疚與惶恐,即便他完全沒有任何必要為此道歉。

除此之外,討好型人格還有以下特徵:

1、內心敏感脆弱,富有同理心,對他人的情緒覺察很快,很會為他人著想,但總是會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給別人“添麻煩”,在獲得別人的幫助的時候,會驚喜萬分,同時會害怕,怕自己承擔不起別人對自己的好;

2、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因此很少會表達出自己的真正需求和性格,傾向於營造被大家所接受,所歡迎的性格角色,比如:平和、大度等“沒有攻擊性”的性格角色,甚至為了在社交關係中營造和諧的氣氛,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

3、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的很奇怪,因為時時刻刻都要擔心自己會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印象,說的話是不是會讓對方不舒服等等,反而讓自己無法在交往過程中真實的表達自己;所以會讓人覺得捉摸不透,難以言表;

4、很多行為都是為了達成對方的目標和要求,而不是來自內在動機的驅動,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誇獎為目的;自己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對於事物、結果的好壞,無法做出相對客觀的評價,“好與不好”,你說了算。

造成討好型人格的原因就要追溯到小時候了:

小時候在和養育者的關係中,得到的愛都是“有條件的”,“你聽我的話,我就帶你出去玩”、“你考試進前100名,我就給你買你想要的”、“你考上什麼什麼大學,我就怎麼樣怎麼樣”,只有當你聽話的時候,父母才會表揚你;如果做的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或者做的事情不符合父母的心意,父母會不滿、埋怨;當做的事情未被父母意願的時候,會被責備、甚至懲罰。

長此以往,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注、父母的愛,就會試圖變成一個“乖”孩子,這也就意味著,要壓抑自己內心的真是需求、剋制表達真實的自己,轉而去實現父母對他們明確提出的、或隱含的期望。

漸漸地,他們就學會了通過迎合別人來獲得愛,同時也形成了錯誤信念:我是不可愛的(unloved),我不值得被人無條件地關愛。

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往,會發現,這種溝通模式,會對自己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不僅是自我感受不舒服,更是會影響親密關係,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抑鬱,所以,該如何改變就成了一個重中之重,那麼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誒,首先,要承認並瞭解,自己就是討好型,在人際交往中記錄下自己在什麼場合、怎樣的方式討好別人,並且自己當時的內心感受是什麼,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是找回自己的第一步;

其次,要學會拒絕,樂於助人和討好,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助人而有底限,哪些要求自己可以達到,並且只是順便,那助人也無妨,但是,如果幫助別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甚至會讓自己不開心,那就嘗試說“不”,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你的一次拒絕而斷絕朋友關係,如果有,那就絕交;

最後,要對自己好一點,多關注自己的需求,關注自己的內心,想笑就笑,不想笑也沒關係;不想跟別人說話就不說,總之,就是對自己好一點!


文:高晶

主編:劉瀅

【瀚思心理】:瀚思十二年,專注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