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 從零起步到衝刺百億 這家光伏企業憑什麼?

5月27日, SNEC各大參展商仍在緊張布展中,尚未開展,光伏龍頭企業通威太陽能卻早已是大動作不斷,吸引了全球光伏行業的目光和媒體的廣泛關注。

5月22日,通威太陽能與上海微系統所、三峽資本正式簽訂硅基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產業化戰略合作協議,由三方共同合作研發成功最高效的硅基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成功應用在由通威自主研發的超高效疊瓦組件上,經成都國家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認證,其正面發電輸出功率高達442W,組件轉換效率高達21.7%, 一舉突破業界72版型組件功率的世界紀錄,成為國家“技術領跑者”中的技術領先者。

回顧通威太陽能5年發展歷程,自2013年通威深度切入太陽能電池片領域以來,背靠通威集團的強大資金、科研、管理等優勢,通威太陽能從零起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行業紀錄。無論是舉世矚目的“通威速度”、“成都速度”、“全球速度”,還是在全行業樹立智能製造標杆;無論是一躍成為全球產能和出貨量最大、利潤最高、成本最低、盈利能力最強的電池片生產企業,還是成都雙流、安徽合肥兩大新項目擴產建設如火如荼、高效推進,通威在新能源領域的宏偉佈局已經躍然眼前。

隨著兩大新項目在今年下半年的相繼竣工投產,通威太陽能產能將進一步提升至12GW,產值突破百億指日可待,從而正式邁入全球光伏行業的“百億俱樂部”。僅僅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從零起步到衝刺百億,我們不禁要問,這家年輕的公司到底憑什麼?通威究竟擁有怎樣的秘訣和土壤,才能培育出這樣一家領跑光伏行業的“獨角獸”?

5年 从零起步到冲刺百亿 这家光伏企业凭什么?

通威太陽能、上海微系統所、三峽資本

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現場

每天進步1%

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曾經說過:“如果成功是偶然,那麼失敗就是必然。”從細節出發,從小處著手,關注每一個環節,重視每一個微小的進步,讓每一次提升都變成必然,再把這些必然複合疊加,從而實現產能規模、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團隊素質均領跑全球,賦予了通威太陽能超強的行業競爭力。

成功是有邏輯的。早在2014年,劉漢元主席就曾指出:“在很長時間裡,我們很難理解為何一個偉大的公司可以快速發展,而一個不太好的公司會被迅速邊緣化,後來我們從數學的角度找到了答案,每天進步1%,一年以後就是原來的38倍,反過來如果每天退步1%,365天后只有第一天的0.025%的規模。”

通威太陽能成功的邏輯,在於篤信“每天進步1%”的科學論斷。凡事從小處著眼,已經深入這個企業的血脈。通威太陽能夜班員工常常在深夜遇到前來檢查的通威太陽能董事長謝毅,不是大張旗鼓地例行檢查,而是一個人悄悄在車間裡明察暗訪。謝毅要看的,是員工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行為舉止和每一個生產細節。

正是對每個環節、每個細節的嚴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累積,通威太陽能才能在不斷地提升中,達成自我超越,步步靠近極致。在產能利用率在100%—120%的情況下,通威太陽能電池片轉換效率、A級品率、封裝損失率、碎片率等技術指標始終保持行業領先水平。2017年,通威太陽能電池產能僅佔全球產能的4%,但利潤卻佔全球電池片行業的80%以上,繼續保持全球電池環節利潤第1,市佔率第1,生產指標第1。公司成立至今,實現連續5年重大安全0事故,重大環保0事故。

這就是通威太陽能的成功邏輯,專注於每一個細節,要求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每天進步1%,時刻追求精益求精,追求行業的最高標準。

時間只是土壤 行動才是養分

在競爭激烈的光伏行業,所有的原地踏步,對於企業來說都是滅頂之災。每天進步1%,既是對每一次進步的肯定,更是對中流擊水,奮楫者進的最好詮釋。劉漢元主席曾經指出,未來沒有留給今天的每一個生產經營參與者全部生存下去的機會,只留給了優秀者、領先者、佼佼者發展下去的機會。

如何應對這種壓力?在通威太陽能,執行力永遠放在第一位。每一個通威太陽能的人,在工作中遇到任何問題,絕不是千方百計去找理由、找藉口,而是千方百計地去解決問題。員工的責任,不是投訴和抱怨,而是解決和執行。在劉漢元主席看來:“時間只是土壤,行動才是自己的養分。只有勤於給自己施肥,你才會茁壯成長。”這既是通威太陽能面對競爭壓力時的強勢回應,同時也是為什麼不管行業處在何種“新常態”,我們依然能夠看到,通威太陽能的團隊走到哪裡就能打到哪裡,走到哪裡就能執行到哪裡!

5年 从零起步到冲刺百亿 这家光伏企业凭什么?

通威太陽能智能製造生產線

三個“決定”的力量

在通威36年的穩健快速發展歷程中,劉漢元主席曾多次提醒通威人,決策環節需要穩健,但在決策之後經營執行的具體操作中,快永遠是必需的,必須緊貼市場,快速反應。沒有了速度,一切企業、組織都將不復存在。兵貴神速、高效執行,是一個成功企業必備的素質。

對於任何一個通威人來說,“細節決定成敗,速度決定生死,效率決定效益”的三個“決定”,一定熟稔於心。它充分彰顯了劉漢元主席對“速度”的深刻理解。

快速、高效,本來就是光伏行業和光伏產品的物理屬性,任何人都不可能讓它慢下來,從事這個行業,只能選擇是適應它。市場總是正確和偉大的,企業只有快速反應、緊貼市場,才不會被市場拋棄。

在這樣的理論指導下,通威太陽能始終做到“堅持直面市場挑戰不動搖、堅持自我批評不動搖、堅持每天進步1%不動搖”。短短5年之內,公司一躍成為全球電池片領域出貨量最大、利潤最高、成本最低的光伏企業,並非偶然。“速度”二字,從始至終地貫徹到通威太陽能發展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2017年9月20日,通威太陽能成都生產基地二期2GW項目,僅用7個月就建成投產,並打造了全球首條工業4.0高效電池生產線,又一次刷新了“通威速度”、“成都速度”、“全球速度”。2018年,隨著成都雙流、安徽合肥新項目的陸續建成,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通威太陽能在電池片領域的世界級龍頭地位,同時也標誌著通威向著打造世界級清潔能源公司的目標穩步邁進。

堅持直面市場不動搖,堅持自我批判不動搖,堅持每天進步1%不動搖,這是通威太陽能這5年高速發展所彰顯出的態度,同時也是通威太陽能從零起步、劍指百億的根基所在。

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清潔化是未來世界能源發展的大趨勢,而這種新的需求將催生出一個千億級戰略新興產業和與之相關的新興市場。過去10年,中國光伏產業實現了從一路追趕、齊頭並進到全面超越的華麗轉身。目前,中國光伏產業已牢牢佔據全球70%以上的市場份額,且在技術、規模、成本上全球領先,從以前的“兩頭在外”到現在很多國家光伏系統、組件依賴中國製造,可以說,中國已經牢牢執住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牛耳,其影響力甚至超越了中國高鐵在全球的影響力。

隨著通威太陽能成都雙流、安徽合肥兩地新項目的快速推進,通威太陽能必將繼續引領光伏行業智能製造發展,繼續推動光伏發電成本不斷下降,同時帶動產業鏈上、下游高效協同發展,推進全球能源革命進程,不斷貢獻力量。

在中國光伏行業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風口之上,通威太陽能的百億藍圖已經初露崢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