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除4座大山 中國光伏直接實現平價上網!

中國光伏行業對補貼依賴中,主要是因為“非技術成本”太高!補貼都補貼給“非技術成本”了!

2018年以來,國家對光伏行業從嚴管理的風聲日緊。個人認為:宏觀層面,能源結構轉型的大趨勢不會變!所以,對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仍然是鼓勵發展的態度。之所以對光伏規模的發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補貼缺口!

全國平均的利用小時數按照1200h計算,

1GW項目的發電量為12億kWh的發電量;

2017年底之前併網的光伏項目,補貼強度約為0.5元/kWh。

1GW項目,1年補貼拖欠金額:6億元!

按4.95%的財務成本,1年財務成本為2970萬元!

存量的140GW未進目錄的項目若全部進目錄,則每年補貼需求約為800億元以上。

然而,光伏產業所獲得的補貼,實際上大部分都交給了“非技術成本”!如果能有效降低“非技術成本”,則光伏項目在大部分地區都可以實現平價!

光伏電量現階段依靠補貼,無法實現評價上網,主要原因被認為光伏電力的初始投資遠高於傳統能源,造成光伏電力的度電成本太高。

光伏電站的初始投資主要分為三部分:

一、設備價格

全球光伏電站都在用中國產光伏設備,中國本土價格應該最便宜。

二、人工成本

作為發展中國家, 中國的人工成本在世界處於較低水平

三、其他費用

一、全世界在使用中國產光伏產品

1、最貴的組件74%來自中國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2017年全世界70%以上的光伏電站使用的光伏組件來自中國,如下圖所示。

移除4座大山 中国光伏直接实现平价上网!

從上圖可以看出,除了多晶硅以外,2017年硅片、電池片、光伏組件環節的產量,68%~87%來自中國。

2、最核心的逆變器

根據IHS的統計數據,2016年,中國的逆變器前企業華為、陽光銷量分別位於全球第一、第二。全世界出貨量前10名中,中國企業佔據7席。

移除4座大山 中国光伏直接实现平价上网!

3、太陽能資源處於較高水平

移除4座大山 中国光伏直接实现平价上网!

從上圖可以看出,中國的太陽能資源雖然不是全球最好的,但全國大部分地區太陽能資源在世界處於較高水平,與美國的太陽能資源相當;遠好於加拿大、歐洲等國家和地區。

4、小結

可見,無論是最貴的光伏組件,還是最核心的逆變器,全世界50%以上的產品都來自中國。

作為光伏產品生產大國,中國國內的設備價格應該是世界最低的。

中國的人工價格又處於較低水平。

中國的太陽能資源、發電量處於較高的水平。

設備便宜,人工便宜,發電量好,基於上述原因,按理說,中國的光伏電價即使不是最低的,也應該是較低的。

二、中國是光伏電力最貴的國家之一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最新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競價分析報告》,到2016年中已經至少有67個國家以競價方式確定可再生能源項目。相比固定的標杆價格,可再生能源競價有效地降低了可再生能源上網的價格。

2016~2017年的國際上部分光伏項目的中標電價已經低於0.2元/kWh。其中:

2016年9月,日本丸紅與中國晶科在阿布扎比報出的2.42美分/千瓦時,摺合0.16元/kWh。

2017年11月,日本三井與中國天合光能在墨西哥項目報出的1.97美分/千瓦時是光伏項目最低價,摺合0.13元/kWh。

為什麼中國企業到國外做項目,用國內的組件、逆變器和技術,就可以實現0.2元/kWh以內的價格,在國內就不行?

表:近期國際光伏項目的上網電價中標價格

移除4座大山 中国光伏直接实现平价上网!

說明:上表中國內電價按照人民幣美元最新匯率價格6.56元計算。

最近完成的領跑者招標項目中,格爾木、德令哈的中標價格已經低於當地的脫硫煤上網電價,白城的項目也僅比脫硫煤電價高出3.7分/kWh。

個人認為,以下4個原因是領跑者能投出這麼低的價格的重要因素

領跑者項目邊界明確,

1)土地成本明確,而且比普通項目低很多

2)送出成本明確,

3)不限電!

4)中標單位基本為央企,融資成本低!

移除4座大山 中国光伏直接实现平价上网!

自2010年以內,隨著光伏系統造價的下降,全球的光伏電價都進入快速下降的通道,而中國光伏電價的下降速度,顯然低於世界其他國家,如下圖所示。

移除4座大山 中国光伏直接实现平价上网!

因此,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報告在評論到中國的光伏價格時用了一個這樣的形容詞:surprising(令人驚訝)!

三、中國光伏電價為何居高不下?

1、限電成為西部平價上網最大障礙

我國太陽能資源最好的地區,是度電成本最低、最能實現平價上網的地方。然而,由於限電,這些資源最好的地方已經逐漸被投資商所拋棄。

表:2016年全國各地的光伏限電率

移除4座大山 中国光伏直接实现平价上网!

根據之前的計算,發電量下降30%,度電成本會增加50%!

可見,限電是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光伏電站平價上網最大的障礙!

2、土地性質不明,土地價格高企

光伏項目最初由我國西北部發展起來,主要利用戈壁、荒漠等不可利用土地。隨著限電的影響,逐漸向高用電負荷的中東部轉移。然而,在轉移的過程中,很多企業照搬在西部建設電站的做法,忽略了中東部地區的土地性質、土地價格等問題。

1)土地性質

就在不久前,微山6個近300MW的光伏項目因土地性質被要求拆除,將給投資商帶來鉅額損失。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企業因為土地性質遭受罰款。

2)土地費用

今年5月份,某省稅務對省內的光伏項目集中補收了土地使用稅(5元/m2)和耕地佔用稅(21.5元/m2)。

移除4座大山 中国光伏直接实现平价上网!

再考慮到土地出讓金,一個10MW的光伏項目,大約要增加1630萬的初始投資,以後每年增加100萬元的運營成本。

表:一般光伏項目的土地成本

移除4座大山 中国光伏直接实现平价上网!

光土地成本一項,就會使光伏項目的度電成本上升0.1元/kWh左右!

與地面電站相比,分佈式光伏項目的度電成本下降被高額屋頂租金所限。之前,中儲糧屋頂招標時,已經達到10元/m2的價格。

如果按照理想狀態:1萬平米安裝1MW、年滿發小時數為1200h,則僅僅屋頂租金一項,就摺合度電成本0.083元/kWh!

移除4座大山 中国光伏直接实现平价上网!

圖:某光伏投資企業為搶佔珠海銀隆的屋頂資源,報出9.5元/平方米·年的租金,並提供八五折電費折扣。

可見,土地性質給光伏項目將帶來毀滅性打擊;

土地成本大約會使光伏項目的度電成本增加0.1元/kWh!

3、融資成本

目前,在歐盟或者日本,很多光伏建設的資金使用年息約為2%左右,“在國內,根據企業的信用評級,一些AAA級央企的發債年息可以維持在約3%的水平,部分國有企業在6%左右,而綜合整個行業內的企業情況,資金使用年息通常要在7%-10%。而且,槓桿率、擔保力度等都有很大區別,對利率都有很大影響。

即便能夠接受較高的年息水平,很多光伏企業仍面臨著“融資無門”的困境。很多商業銀行對光伏項目的資金投放“瞻前顧後”。 而在分佈式光伏方面,由於項目分散、產權主體多樣、運維專業性不足等多種原因,金融機構對“小型光伏貸”的態度更是慎之又慎。

4、電網接入、送出費用高

按照《可再生能源法》,光伏項目的送出線路應該由電網公司承擔。國外的項目,比如阿布扎比的光伏電站,接入部分的費用都是由當地政府負責的,項目方只需要做好站內的相關工作就好。

然而,目前國內光伏項目的送出,基本都採用:業主自建送出線路、給與電費補貼的形式。

對於大型的集中式電站,電網接入部分的成本還不是很明顯,電站規模大了可以攤薄相應的費用。但在小型特別是分佈式電站上,送出費用將大大增加光伏項目的單位千瓦投資。

按照電網公司的規定,400kW~6MW的項目就要以10kV電壓等級接入電網。即使以最大規模6MW計算,接入電網首先需要一個10kV的升壓站,如果附近條件滿足能夠就近接入電網,這一部分的費用也在400萬元左右。一旦不能就近接入,整體投資還要再增加100-200萬元。而且,即便是企業願意承擔額外費用,出於種種原因,“電網公司也未必會同意”。

四、結語

作為光伏產品生產大國,中國擁有幾乎全世界最便宜的光伏電站系統造價;然而,由於土地費用、融資成本、送出費用等,大大推高了光伏項目總投資;限電大幅推高了度電成本。

限電、土地費用、融資成本、送出費用是壓在中國光伏項目上的4座大山,使中國光伏項目的上網電價遠高於國外項目,嚴重依賴補貼;移除這4座大山後,在很多地區,光伏項目近期都可以擺脫對補貼的依賴。

FR:智匯光伏(PV-perspectiv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