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富不過三代,可這個家族卻整整富了16代

都說富不過三代,可這個家族卻整整富了16代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在中國,最常見的家族興旺和衰落的過程是:上一輩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下一輩老成守業,艱難維持;再下一輩坐吃山空,家道中落。但是有一個家族,卻擺脫了這個“魔咒”,並且可能是目前中國唯一富過16代的家族。

這個家族就是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策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的家族:蘇州貝氏家族。提起貝聿銘,可謂名滿天下,無人不知。

都說富不過三代,可這個家族卻整整富了16代

讓我們揭開這個富了16代的神秘貝氏家族。清朝乾隆年間,貝氏家族由於經營中藥業成為蘇州四富之一。到了近代,貝氏家族以同為第十三世孫的貝哉安和貝潤生兩支最為興旺。貝哉安及其子孫被稱為“金融世家”,而貝潤生則被稱為“顏料大王”。這兩支成就非凡,貝潤生在蘇州留下了一座修繕完整的獅子林。獅子林是漢族古典私家園林建築的代表之一,又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而貝哉安參與創辦了上海銀行,還協助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國旅行社。貝哉安的五個兒子、四個孫子也都從事金融工作,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貝哉安的第三子,也就是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詒。貝祖詒出任過中國銀行副總經理以及中央銀行總裁。此後,貝祖詒做出了一生中一個重大決定:留在美國。若不是這個決定,日後就不會有建築大師貝聿銘了。1962年,貝祖詒出任中國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董事長,直到1973年退休。

都說富不過三代,可這個家族卻整整富了16代

貝氏家族之所以如此輝煌,主要得益於其“詩書傳家,樂善好施”的家教與優良的家族文化。富豪家族多的是,大多隻能算是暴發戶,難得的是富而不驕,樂善好施,才算是真正的名門望族。貝哉安重視子女教育,兒子貝祖詒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唐山工學院,而貝祖詒把兒子貝聿銘送到美國求學。貝聿銘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築學,而他的四個子女們,其中三個兒子和父親一樣,畢業於哈佛大學,從事建築工作,女兒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法律,也非常出色。

蘇州貝氏家族因為出了貝聿銘,讓整個家族的名望達到了新的高度。美國國家藝術館、肯尼迪圖書館、香港中銀大廈、法國盧浮宮金字塔,直到家鄉的蘇州博物館,建築大師貝聿銘的作品每一件都是經典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