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建檔立卡戶有什麼標準?

程業鋒

農村建當立卡戶有什麼標準?

所謂的建當立卡就是國家對,貧困戶以及貧困村進行的精準識別,分析致貧原因,狀況,需求,能夠精準的扶貧扶持,建立貧困戶相應檔案,併發相應貧困卡,納入全國聯網統一系統管理。


建當立卡標準,

以2017年為標註,家庭人收入低於3335的家庭(注:各省份都不太一樣一般都在3000左右)

那些人可以申請建房立卡貧困戶呢?

【1】未成年孤兒;身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


【2】發生重大災難,失去生活保障;有重大疾病,失去勞動能力,因病貧困的;

【3】家庭有多子女上全日大專,本科院校;軍烈屬困難戶,困難老黨員,困難老村幹部。


新農村二代

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銜接,也就是為了精準扶貧,對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統一管理。


建檔立卡的目的

建檔立卡就是建立貧困戶的相關檔案,併發給貧困卡,建檔立卡後可以有效識別貧困對象,貧困原因,幫扶措施,可以更有效的做到精準扶貧,儘早脫貧。

建檔立卡戶標準:

1在原先貧困戶的基礎上,完成了相關審批流程,併發給貧困卡。

2以2013年農民人均收入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的國家農村扶貧標準為識別標準。



申請流程

1貧困戶向村集體提出申請

2村集體組織進行民主評議,並進行公示

3村委會審核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並進行第二次公示

4報縣級扶貧辦,複審後進行公告,最後在省級人民政府指導下,研究幫扶方案,制定計劃,填寫幫扶手冊,數據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


三農最美

建檔立卡戶是國家為了進行精準扶貧,對貧困的人員進行精準的識別,對致貧的根本原因進行調查,然後進行建檔立卡進行扶貧。

那麼建檔立卡戶的標準是什麼呢?

其實這個標準就是,以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作為扶貧的參照。

但是國家又規定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各省)在確保完成國家農村扶貧標準識別任務的基礎上,之後可以根據不同地方的情況,因地制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按本省標準開展貧困戶識別工作,納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統一管理,這樣可以系統的進行管理,當達到脫貧的條件之後,則可以調離建檔立卡人員的群體。

可以說農村建檔立卡,這是國家對農村人們貧困戶的一種特殊的照顧,建檔立卡之後可以進行更加精準的扶貧,針對導致貧困的原因進行一對一解決,早日脫離貧困,過上小康的生活。


村食

1,不達到((八有一超))都列為立卡戶。2,有特殊困難的,年收入不達到3600元的農戶都應納入貧困戶,注,((八有一超))指有水,電,路,義務教育,有平均人均18平米駐房,有衛星電視看,有醫療保障,有基本養老的,年收入超過3600元的,對嗎?


自由飛翔161252601

簡單講就是,沒有達到不愁吃,不愁穿,住房沒保障,義務教育沒保障和醫療沒保障且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於3200元。但是沒有達到上述標準的都可以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旦被評為貧困戶,國家就會從上述幾個方面進行幫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