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才是創新源泉

文化才是創新源泉

京WORK—北京碼頭創始人 陳 貴

創業(創客)小鎮近幾年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成敗的關鍵在於有無特色資源。而模仿抄襲和政府單方面主導型模式,失敗是大概率事件。

美國有許多小鎮,如航空小鎮、基金小鎮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耐得住寂寞,形成工作型生活方式,是市場自己配置資源的成功案例。時間,是建設特色小鎮的不二法則,政府大包大攬和運動式建設反而適得其反。

特色小鎮的創建需要地理位置優越、宜居、生態和諧的基礎,適合年輕人放鬆,值得年輕人嚮往。政府責任是在環境配套服務和創業環境的建設方面起到引導作用,其他領域只能靠市場配置。

小鎮功能就是孵化器,蛋必須是受精卵。否則,再好的溫度、溼度和呵護,機器也孵不出來,蛋的質量好壞也要靠市場檢驗。

孵化器本質的屬性就是一家企業,生存和盈利能力也是成敗的關鍵。創業(創客)小鎮是新名詞,2016 年才見諸報端。1987 年成立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中心,這是中國誕生的第一家孵化器。1999 年第一個民營孵化器在南京創立的民營創業中心基礎上形成。創業孵化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的“雙創”掀起了創業創新高潮,陸續誕生了創業空間、創業小鎮這樣的概念。

硅谷是世界上最早和最成功的創業小鎮,當然要遵循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成功法則。首先是有斯坦福大學,關鍵有位硅谷之父——斯坦福大學副校長特曼教授,他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創業(孵化)中心。惠普成立當初幾十美金風投、幾百美金房租都出自特曼教授工資。其次遇到美蘇冷戰關鍵時期。美國的海軍情報部門研究半導體、晶體管走向了集成電路,以美國通訊技術創新為核心締造了硅谷。第三是創業的文化土壤。硅谷所處地域文化就是美國西部的牛仔文化、荒蠻文化、肆無忌憚的創新文化,這種文化造就了敢作敢為、敢為人先、不怕失敗、勇敢冒險的精神,才是硅谷奇蹟的核心基因。只因一所大學就能創造科技創新的奇蹟,是對創業創新創客成功要素的誤判。

人,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才,是碩果滿園的種子。

土壤,才是民以食為天的立命根本。

本文摘自《發現》雜誌(企業智庫版)2018年3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