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王傑之王傑的校園生活(二)

十二歲以前王傑先生的家是不完美的,甚至可以說是殘缺的。如果說十二歲那年王傑先生因為父母離異而感到一種解脫,那麼十二歲以後的校園生活將是他看透人生的開始!也是他浪子生涯真正意義上的開始!就像他自己歌裡面說的“回首天已黃昏,有誰在乎我……”那麼,現在的王傑實在沒有幾個人在乎。


我看到的王傑之王傑的校園生活(二)

父母再也不會在來看你了!再也不會出現在生活的每個角落!那個以前拿皮鞭抽他的父親,那個對王傑先生漠不關心的母親也消失了。在此之前父母把他寄託在一個美國辦的基督教教會學校裡!從此開始,浪子王傑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平常人家的孩子,而是一個浪子!十二三歲的浪子!

我不知道,如果是我自己本人,我會怎麼過!因為離開父母的同時,也就意味著沒有了經濟來源,所有的一切只能靠自己。而那時的王傑先生只有十二三歲,一個人在學校學習,一個人扛著生活的種種。在這種殘酷的生活中王傑先生體會到了苦的味道。
我看到的王傑之王傑的校園生活(二)

他開始了求生之路是不得不奮鬥的人生,開始學會用自己弱小的生命去接觸生活的各種冷冷暖暖。還好,那所學校還可以,王傑先生放學以後就在學校裡找活幹,幫學校刷碗洗餐盤以此維持生活。除此之外,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王傑先生的出身是童星,所以偶爾王傑先生還是會去片場拍戲,當替身,通過各種方式賺零用錢。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他還那麼小那麼年輕,為什麼就承受了那麼多,為什麼就比別人還要累?這些都是他的特殊家庭情況造成的,當然了,這些也是他自己的選擇。

據王傑先生回憶,在學校期間,還是有溫暖的情況發生的。除了學校的帶來的各種理解和方便,還有就是一個遠房親戚的幫助。那個遠房親戚寄錢給他做學費,幫助他的生活,可想而知這些對於十幾歲的王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可想而知人性還是有美好的一面的。王傑先生也一直沒有忘記這位親戚,一種感激他的幫助。
我看到的王傑之王傑的校園生活(二)

如果說學校和那個親戚的幫助可以讓王傑在冷酷現實裡面找到一點點溫暖的話,那麼別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在這個十幾歲的王傑眼裡就是一種諷刺,更是一種幸福。可惜這種幸福,不是他的!在熱熱鬧鬧的遊戲裡面,沒有王傑的身影,那些熱鬧那些開心幸福的生活都是別人的,而他自己什麼都沒有。那個美國辦的教會學校裡,也有孤兒,王傑呢?!他父母健在,本來應該是幸福美滿的,可是現在的自己和一個孤兒又有什麼不同的呢?
我看到的王傑之王傑的校園生活(二)

我想,當王傑先生看見別人的父母帶各種好吃的東西來看自己的孩子時;當王傑先生看見他們父子母子之間的情意綿綿;當吃東西時某個母親為他的孩子擦臉,告訴他的心愛的孩子慢點吃的時候;當他們和自己的的孩子分別時候的依依不捨和叮嚀……這一切的一切,當王傑看到這生活的溫馨的場面,他也會問自己“我的爸媽呢?”,“為什麼沒有人來看我?”,“我餓了誰給我東西吃”,“為什麼……”……我想,王傑先生心底應該是酸酸的吧,某個難眠之夜裡當他想到自己的父母,會哭吧。當他又想到別人的幸福生活,也會傷心吧。是的,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為什麼會承受那麼多東西……
我看到的王傑之王傑的校園生活(二)

他回過頭看看那些孤兒,會不會不禁問問自己“我和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呢?”他們沒有父母,可是我呢,我有父母,那又怎樣呢?今天的我和一個孤兒又有什麼不同!永遠的一樣的孤獨,一樣的面對現實的殘酷,一樣沒有人送東西,沒有人噓寒問暖。這些都是很多人在王傑先生成名以後所不知道的,這些都是王傑先生的人生的一部分,我想許多年以後當他回憶這段往事的時候也會笑,含著淚笑吧。

也許是這樣的生活影響了王傑先生的性格,改變了他的世界觀,但確確實實是在在以後我們小小的王傑先生變得沉默了,說話越來越少,缺少父母,缺少家庭的陪伴,他變得孤獨沉默。在一天天等著父母看自己的日子裡他說話越來越少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想到這裡總是有一種心酸。因為十幾歲的時候正是最喜歡說話,最需要語言的時候,卻因為沒有了家而孤獨,可是我想這種生活對於他的以後的歌路應該是有影響的。
我看到的王傑之王傑的校園生活(二)

以後的《一場遊戲一場夢》《安妮》《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這些經典的作品,歌聲裡孤獨的聲音應該是和這段往事有關吧。浪子王傑的人生路就是以這樣的方式開始了,心酸而又無奈。離開了學校的王傑還是延續了那種孤獨和沉默,可是他的苦又多了…………

(附:本人有想寫一系列關於王傑的文章,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在此謝過!且文中內容觀點僅代表本人)
我看到的王傑之王傑的校園生活(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